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寨报告崛起网络 民间智慧叫板专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 06:5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邬敏

  “我基本上不看券商的研究报告,我会选择自己去上市公司调研,然后在网上找一些人交流,网上有很多不是券商行业的人写的分析报告。”资深投资者小林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做的投资客不少,并且已经在网络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圈子。

  小林并不知道,这样的研究报告已经被冠上了一个时髦的词汇———山寨,而且,山寨研究报告以及山寨研究员,已借力网络的渠道日渐盛行。近期,某网站做了一个征集“山寨版”金股活动,反响颇为热烈便是一个佐证。

  “意见领袖”成就山寨研究

  “以前按券商的研究报告买股票,上过当。”小林在丽江古城已经走了10年,前面8年是以福建生意人的身份出现,由于对投资很有兴趣,最近两年他干脆放下了茶叶生意,专职炒股。

  近两年,小林一直在关注环保能源行业,他最常登陆的就是一个能源网站。他说,这里的论坛里有很多“同道中人”,经常有人贴出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以及各种角度的分析。小林说,几年下来,他和一些ID已经建立起了频繁的互动,对这些人提供的数据和分析比较信任。

  事实上,在一些培育时间较长的论坛里,有些ID已经获得了“意见领袖”的地位,就像现实生活中一些券商的专业研究员的影响力一样。

  近年来,民间投资力量日渐庞大,也孕育了各种风格的投资路数,这一情况同样也反映到网络上。例如,一位发家于深圳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的王先生,他的风格就是看技术面,短线追高;手上共操作着6个大额户头的石先生的路数则是看重上市公司基本面,经常自己去企业调研。

  在某知名的小众论坛,记者看到,最为活跃的一个ID除了不定期发表他对个股的分析以外,几乎每个交易日都会发表他的午盘解读,行文格式如十四行诗,跳跃简约,坛子里应者众多。

  无疑,这些风格鲜明、操作成功的投资者,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上都有一批拥趸。在很多时候,他们在论坛上留下的只是几段话,但也有人会严谨地把自己的观点做成“研究报告”的形式,与人分享。

  挑战来自民间智慧

  从记者手上的一份山寨分析报告来看,它没有专业研究报告的格式和程式,但上市公司历年的经营数据以及分析等内容一目了然。小林说,他已经很习惯这种“拧干水分”的报告。

  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券商研究员含蓄地指出,卖方分析师的观点有可能会受基金、上市公司的影响,“这可能是一些投资者对券商行业研究报告信任度下降的原因所在”。

  一位券商行业研究员透露,他在听说网上的山寨研究报告之后,也上网浏览过一些论坛,他分析认为,其中有些人可能本身就是某个行业的从业者,有些是涉猎甚广的资深投资者,有一些则是纯粹的生意人。有的山寨分析报告明显带有撰写者的从业特色,有些则已经十分综观、全面。

  “他们中间的确不乏能人智者,有一些真知灼见。”上述行业研究员指出,虽然很多山寨研究报告在分析方法上值得商榷,撰写报告的行文以及格式也异于专业的研究报告,但这股力量的存在不容忽视。

    相关报道:

    不满足公开数据山寨研究员勤调研

    网友不满机构预言屡失误 自创山寨版投研报告

    山寨版股市报告明年看高3800

    股民散户PK券商投行 山寨版研究报告征集中

    山寨版研报09年A股四猜想:沪指1500-2800点

    山寨版研报首度直面挑战汽车行业最佳分析师

    通过宏观经济看市场 山寨版研报附送25金股

    山寨版09年A股投资研报:1660点是重要底部

    山寨版研报第四期:个股行业通吃的高手

    数据分析显真功 首份山寨版行业研报出炉

    透过数据看问题 山寨版研报精耕细作基本面

    山寨版研报第一期:仿真派高手的个股研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