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是值得我们认真记取、认真回味的一年,也是留给我们极大精神财富的一年。中国经济领域、金融领域、资本市场领域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也激起了太多的情感;每个人都有新的收获,也可能留下一丝遗憾。
回顾是为了进步,深思是为了明年走得更好。值此岁末之际,本报推出《2008年财经大盘点系列专题》,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
本期推出的《八大预测人物》,是从众多作过预测的人物中遴选出来的。应当说,这些入选者在各自领域所作的预测都有其道理,有的道理甚至不为众人所深刻了解;他们所作出的预测,不管对错,都是一种公民表达,都是一种对公众的贡献。
盘点他们的预测和结果,并不意味着对他们个人进行全面评价,而是对客观形成的事实进行梳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参照。
“最偏离预测者”周小川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从2003年起,周小川一直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问题高度关注。至2005年,CPI逐步走高的趋势也应验了他的预言。
2007年连续6次加息,10次上调准备金率,实际上已在实行偏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实行从紧货币政策。
到今年3月份,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从紧货币政策执行的力度、节奏、重点方面提出建议。同时,人们对因国际资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已有新的认识,担心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会伤害到中小企业的经营。
但是,从2008年初直到7月份,周小川“抑制通货膨胀”的调门不断调高,一直坚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无论是年初南方冰雪灾害,还是5·12汶川大地震,都没有改变他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认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央行要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5月10日,周小川在上海陆家嘴(600663)论坛上演讲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反通货膨胀。
进入7月,国务院连续召开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由“双防”转变为“一保一控”。宏观调控方向悄然变化。同时,从CPI数据走势上也可以明显看出,该数据在今年2、3、4三月维持8%之上运行后从5月退回到8%以下,并开始进入下行趋势。此时,周小川还认为“提高利率仍然不失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一种选择”。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8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继续认为“目前引发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通货膨胀形势要高度关注”。
9月16日起,央行迈出了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步伐。至今已经连续4次降息,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最新的11月CPI数据已经下降到2.4%水平,而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成为首要任务。此时,周小川关于提高利率对抗通胀的表态被连续大幅度降息无情地淹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