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钱在股市,“最困难时和同学聚会,我们竟然掏不出100元来。”
抗战八年,时间到了2006年,股市新的一波牛市又到来了!
周围的人都开始笑逐颜开。她那10多只股票,到2007年的最高点时终于市值达到4万元!
高兴的笑不拢嘴,但是没抛,想继续涨。
结果……股票市值从4万步步走低到了16000元。
她的故事:
这两年有一句话很流行: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是的,有人不是说你可能跑不过刘翔,但不能跑不过CPI吗?看着身边热血沸腾的80后同事飞蛾扑火般毅然跳入股海,我的心情亦是波涛汹涌。
其实,比较近两年入市的新股民,70后的我应算一个老股民了。有时我想,假如当初没有买该死的股票,生活中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尴尬和不快了。工薪阶层的我,炒股十年,得到的是痛苦和煎熬,这一切都是股票惹得祸!
大概是99年吧,我所在的XX公司股票上市时,公司员工人人可以发行价认购500股,在身边老师傅们的劝说下,我认购了500股。没有享受到有的公司那种1元钱的内部价,但这以发行价认购的500股其后却让我赚了700多!在当时,这是我这个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老公说,股票卖了,你就老老实实地上班吧,别老想着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了!我逗老公好歹我们算知识分子了,虽然不是经济专业毕业,低买高卖总会吧,身边的“大老粗”师傅都能赚钱,我就不信这个邪!那时的股市正赶上世纪末“5、19”那波大行情,随便一只股票每天似乎都在向上,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一股暴富的神话,我义无反顾地再次杀了进来。
但我和老公那时每月每人六七百块钱的工资,上班不过五年,也没太多积蓄。而充满泡沫的股票价格又是高得离谱,记得当时四川长虹、青岛海尔这些绩优股都是四五十元,我根本买不起。在看了无数的股票类书籍后,自以为“武装”起来的我天真地相信股评家的建议:新股没有套牢盘,而不想新股的高市盈率,于是紧盯新股操作。一发工资,留下生活费后,就立即用来买新发行的股票,在上市第一天就买,而且都是买一两百股,因为从书上看到这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分散风险!这样,到2001年初股市牛变熊时,我分期投资在股市上的资金已达2万元,涉及福星科技、亚星化学、工大高新、上海汽车等近10只股票!可是这时的股市已是步步回落,不死心的我坚信只要不卖出,就不算亏损,不想也不去止损!又凭着股票杂志和报纸上介绍的方法,机械地再入资金当”救兵”,以求摊平成本,结果是越陷越深,最后被深度套牢。真是本本主义害死人。到2002年底,我投入股市的资金3万多,市值却只有1万块了。
这时,房价在我处的这个小城开始飞涨。2000年出生的女儿也面临着入托的问题。于是老公决定不再住单位的筒子楼,必须买下商品房,可是几年来的钱都被我押在了股市上,房子的首付款竟然1分钱也拿不出来!老公给我下了为期一个月的“执行令”,在这段时间内必须清仓。我看看我的这些股票,价格都跌在了地板价上,卖了就赔死,于是只好回老家借钱,一通折腾后终于付了首付款,接下来办好房子贷款后,我们的工资只余下800元了!这在小城正是偶家一月的生活费用。女儿又三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幼儿园的费用偏又涨了上来,这样除去银行月供和孩子的入托费用,我们的生活费用立即捉襟见肘,最困难时和同学聚会,我们竟然掏不出100元来,"寒冬"中的我们真是体会到了弹尽粮绝的悲哀!那时只要说到股票,老公对我一定会暴风骤雨!我除了沉默,别无选择。这时三岁的女儿总会说:“妈妈,你的的股票又赔了!”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