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7年老股民挥笔今生不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13:31  大众网-齐鲁晚报

17年老股民挥笔今生不股

  "今生不股",写完这四个大字,郑建国将毛笔一扔,向后退了一步,呆坐在椅子上。

  今生不股--对一位伴随着中国股市一起走来的老股民来说,能够写下它,并立字为据,这种心情,外人是很难想象到的。7月3日,济南是个难熬的"桑拿天"。有着十七年股龄的老郑,这一天宣布彻底告别股市。

  1992年征战股市

  说郑建国是老股民,一是年龄,郑建国今年61岁,是老三届大学生,现在正式退休在家;二是股龄,郑建国1992年入股市,股龄已经达到17年。“我这股龄,在济南,甚至在山东,绝对是大哥大级别的。”郑建国对自己老股民的身份很自信。

  郑建国的自信是有依据的。因为沪深证券交易所最初营业时间,均在1990年12月份。在两家证券交易所开业的一年多时间里,山东基本被排斥在外。因为当时通讯基础条件差,全国能够报单“有跑道”的证券营业部寥寥无几。一直到1992年,济南有了证券交易营业部,郑建国找到在这家证券公司干老总的同学,拿着条子排了一上午的队,才开了一个账户。

  为何那么早就开设了股票账户?这与郑建国从事的工作有关。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郑建国在省直经济部门工作,并做过许多金融方面的研究。当时许多人,甚至国家一些决策者,还在为是否该设立股票交易讨论的时候,这位财经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宣传股市和股票知识。

  那时,由于“跑道”少,普通股民到证券公司开户,几乎不可能。老郑的这个账户,在随后几年中,成了同事朋友的“香饽饽”。每一轮行情起来,都有众多的熟人拿着现金找老郑,把钱存到他的账户里,买什么股票老郑给决策,什么时候卖也全权委托给老郑了。最终进行决算,盈利的都要请老郑撮一顿。老郑的股票账户,成为他自豪的基石。

  17年忙得不亦乐乎

  自己熟悉证券金融知识,又有了难得的股票账户,十七年来,老郑在股市里忙得不亦乐乎。先是从炒作沪市中的老八股开始,后来炒四川长虹、深发展,再后来炒科技股等等,十七年下来,整体算账,可以说在股市上收获颇多。

  “至今最能代表中国股市量化指标的是上证综指,1990年12月19日基础点数是100点,最初的发布日1991年7月15日的133点,当年底是292点。我进股市,正好赶上沪深交易所第一波行情,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放开,上证综指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收盘的1334点。正是这次暴涨,开始调动全国人民关注股市了。

  “十七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太多的变化。1992年深圳出现了‘8·10’抽签表认购事件,1996年‘3·27’国债期货事件,都是可以让交易所关门的事件。中国股市恰恰顶着困难过来了,我认为,中国股市2008年以来的走势,完全有能力过去。”说这话的时候,还是2008年年初。

  这轮行情摔得很重

  在过去的两年里,老郑无疑是个赢家。2006年年初,老郑股票账户里面,还有几只品牌股票,五粮液2000股、深发展1000股、青岛海尔2000股,这些股票的股价在4元-8元之间,算是当时的高价股。因为连续三年的下跌,市场人气极度低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