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德隆、格林科尔和国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1:55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刚刚收购了大中的国美,再度出手,辗转腾挪向上市公司三联商社发起了进攻,并最终以超过5亿的天价夺得了三联商社大股东的宝座。至此,国美已经完成了对永乐、大中、北方电器、三联商社等多家企业的收购,随着国美在家电零售领域巨无霸形象的快速确立,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神秘感也是越来越强。

  大中曾经拥有着号称北京城最赚钱的门店——大中电视塔店,可是最终还是混不下去了,把自己卖给了曾经的死对头——国美,此举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都道是大中经营不善,可是,逛逛大中、国美、苏宁的门店,在消费者眼里,除了门口的招牌,也很难看出三家企业在经营上有多大区别,所售商品的价格更是所差无几。为何几乎相同的地段,相同的货品,单单就是大中在京城居之不易呢?难道60岁的北京人张大中真的就玩不过 39岁的广东人黄光裕,难道张大中惨淡经营大中电器28年,只是为了“养猪”,而不是“养儿子”?非也,张大中对大中电器的感情的确很深,也是一直像养儿子一样在经营着这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企业,并没有打算像养猪一样计划着有一天会卖掉,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不久前大中还费尽周折去收购永乐。

  大中电器的标识是一口钟,张大中到了还是把这口钟送给了黄光裕。为什么?因为他对家电的卖场不再看好了,就像股市里的俗语所言,看大势者赚大钱,一句话,张大中对家电卖场的大势不看好了。不过,这倒不是说张大中多么有远见,因为这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着的,只要你任意走进大中、国美、苏宁这三家企业的任何一家门店,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到,若非是搞了什么优惠或者白送之类的噱头,一般情况下卖场里相当冷清,售货员比顾客少不了多少,甚至会更多,当年那种人头攒动的抢购场面已经很难看到了。

  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家电产品的饱和度已经相当高了,人们再次消费的需求更多的是更新换代,而不是当初的填补空白了。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中国的家电业的布局,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分别在空调和彩电领域风光无二的春兰、TCL,如今已面临退市的窘境。

  很多曾经的家电品牌,甚至是一线的家电品牌,已经和正在这场消费结构的调整中黯然离场,家电厂商由春秋到战国的变化,自然也影响到家电卖场的格局。

  春秋时代的家电厂商,由于诸侯割据,各自为战,对于掌握着渠道的家电卖场缺乏话语权,因此也不难理解,当年作为渠道商的国美为何能屡屡如武林盟主般,召集各家家电厂商的一把手们来开会。

  随着一个个家电厂商纷纷倒下,剩下的厂商们的话语权逐步得到了集中,有些厂商比如格力甚至另辟蹊径,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这些变化,作为卖场的国美自然看在眼里,家电厂商们话语权的集中,倒逼着家电卖场的话语权也必须集中,否则,卖场们的优势就将失去。因此,在家电厂商加快并购的同时,卖场间的并购步伐显得更快。

  然而,家电行业毕竟是一个降价的行业,国美主打高端产品的鹏润电器不久前的尴尬收场就是例证。厂家的日子难过了,渠道的日子也不可能好过,垄断所形成的话语权在消费结构调整的面前,能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因此人们有理由质疑,国美这样疯狂的扩张,真的只是要搭建一个家电卖场的巨无霸吗?疯狂的背后是不是蕴含着某些紧张呢?

  也许是巧合,几乎是在国美斥巨资收购三联商社的同时,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所掌控的ST金泰也在停牌近5个月后复牌了,并在随后几天放出天量。这两者之间究竟是否有关联,有哪些关联,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国美大家庭已然构成了一个“国美系”,在资本市场中,“系”是一个充满风光,代表着神秘和势力的名词。再度巧合的是,这个系中的两位重要角色的前世,分别是中国股市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两只股票——琼民源和郑百文。

  十年前,中国股市最风光的是德隆。

  三年前,中国股市最风光的是格林柯尔。

  今天,中国股市最风光的是国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