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且说金融机构的不务正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09:05 证券日报

  东方智慧证券研究所 黄 硕

  在“混业经营”的大旗下,金融机构们都很喜欢“不务正业”,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赚得心花怒放,银行也动心直投业务,再保险公司则把心思花在保险领域。呵,大家纷纷捞过界,在牛市里,赚钱赚得不亦乐乎,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工行直投阿里IPO

  本周一,最令人诧异的便是工行也对“直投”动心。2007年10月15日新浪科技在《工行首次涉足新股投资市场 认购阿里巴巴股份》中称:“10月15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国工商银行拟入股阿里巴巴成为基础投资者,这也是工行首次涉足新股投资市场。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将引入5名基础投资者,将总计斥资约1.45亿美元入股。这5名基础投资者分别为工商银行、新鸿基地产、台湾鸿海集团郭台铭、九龙仓吴光正以及美国雅虎,上述5名基础投资者的禁售期为两年”。呵,当A股市场上的券商直投业务都尚在光打雷未下雨的阶段,而工行已经绕道香港市场投身于阿里巴巴的直投业务了。说起境外直投,不由得想起今年5月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购入了美国黑石集团近10%的股份。虽然大家也知道需要锁定四年才能出售,依据目前的波动来判断该笔投资的盈亏意义不大,但听说“近日黑石集团的股价低于发行价35%以上”的消息时,大家还是会肉痛的。

  保险公司发财在A股

  2007年9月底的《证券市场周刊》刊登的《国寿PK平安 谁是直接投资王者》一文让我们充分领略了保险公司在A股市场上、尤其在直投领域中的大手笔。文中提到:2006年中报显示,国寿股权型投资527亿元,其中可供出售314亿元,平安权益型投资271亿元;2007年中报显示,国寿股权型投资1280亿元,其中可供出售1052亿元,平安权益型投资627亿元。可见,2006年中期时平安的权益投资与国寿可供出售股权投资持平,而到了今年中期,前者则比后者少了400亿元……在2006年,国寿对工行、中行、大秦铁路广深铁路的战略投资分别达到40亿元、6.8亿元、5.4亿元、3亿元,参与非公开增发11笔,投入26.4亿元,其中尤以22.5亿元包揽中信证券5亿股增发获得浮盈暴利而出名。2007年,除了和平安一起动用54.48亿元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外,还动用了7.9亿元参与交行首发的战略投资,以及其他10笔定向增发。由于资金量要小于国寿,获得战略配售的机会就要相对较小,因此平安的战略投资和定向增发投资占比约在50%左右,低于国寿。但平安在大额配售上善抓机遇,以2006年浦发银行增发为例,平安获配近14亿元,大大超过国寿的1亿元,在整体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了局部优势的胜利。

  中再集团侧重副业

  虽然国寿与平安都醉心于证券市场,但不等于说保险领域无人在意。2007年10月14日《经济观察报》在《主副业倒置 中再上市面临业绩魔咒》中称:“国内惟一一家国有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再集团)在北京举行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这意味着中再集团的上市步伐日渐紧迫,公司注册资本金361.49亿元人民币。上市后,基于公司盈利要求,中再可能会更加偏重副业的发展,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中再集团将40亿美元中的10亿转注入旗下的大地保险,而大地保险获得注资主要是为应对业务高速增长对公司承保能力的压力。一般而言,国家希望支持中国再保险市场,因而给予注资,并非用于其直保业务,这可能有悖于资金用途本意。但是,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此举又未必欠妥,眼下大地直保业务效益明显,逐利的资本自然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注资大地会扩大规模效应”。

  再保险公司瞄着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瞄着证券市场、尤其热衷于直投银行股,而银行股呢,开始迈出国门投资港股的IPO,怎么看怎么有点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景呢。呵,这都是大牛市带来的效应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