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炒股热进校园 实习不去工作不找只为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6:29 解放日报

  炒股热蔓延进校园,有的大学生——

  专家:学生炒股有利有弊,老师家长应正确引导

  本报实习生 尹 婧本报记者 栾吟之

  近期股市红火,股民投资热情高涨。记者采访发现,炒股热蔓延到校园里,不仅许多大学生加入炒股大军,甚至一些中小学生也在班里四处打探消息,然后“遥控”家长买卖股票。

  大学生股民:

  追捧投资学,冷落文史哲

  不久前,本市某高校一学生记者社团花数周时间随机走访了500名本科生,调查结果显示:正在炒股或有炒股经验的占8.9%,23.3%的人随时准备入市;超过70%受访学生认为炒股是好事,能帮自己学会

理财投资;大部分学生股民承认,炒股导致成绩下降。

  该校网络论坛投资板块版主小陈告诉记者,前两年他主持的投资板块通常只有十来人在线,如今每天下午四五点,在线者多达七八十人。他还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起校园里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投资学、当代经济理论等选修课格外受欢迎,上课时座无虚席,一下课学生就围着老师要求推荐

股票,相比之下文史类选修课则少人问津。

  物理系学生小赵每天上课时都“全副武装”,带着

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股票机、两部手机等,常常在课堂里上网进行股票交易,有时还忙着发消息指挥其他同学买进卖出。股指下跌时,他索性逃课,在寝室专心研究,尽管上学期“挂了”两门功课,但他毫不在乎。“我准备抓住牛市机遇,挖到第一桶金后再找工作,或者自己开公司。”

  一名班级辅导员忧心忡忡地说,他带的班级已经大四了,有好几名学生既不去实习,也不找工作,整天就琢磨股票,“简直是走火入魔”。

  中小学生股民:

  一知半解“遥控”家长买卖

  几天前,在一所小学四年级某班教室里,记者听到两名女生这样对话。“今天大盘调整,你怎么办?”“我建议我妈减仓一半再说。”“下周看好哪个板块?”“丽丽说钢铁板块利好”……

  其中一名女生告诉记者,她最近把所有压岁钱都投入股市,请妈妈帮她操盘,选股等重要决策则由她亲自作出。另一名女生则说,她每天和父母一起收看股评节目,懂了不少专业术语。她们口中的“丽丽”是最近班里的大红人,因为她爸爸在金融机构工作,所以不少同学都找她打听消息,然后“遥控”自己的父母炒股。

  据班主任彭老师介绍,班里出现一个新的小圈子,每天中午都有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谈论股市,最近成绩下降最明显的就是他们几个。几天前的一个中午,一名男生神秘兮兮跑进办公室,塞给她一张写着股票代码的纸条,让她马上买进。彭老师哭笑不得,当晚就打电话给男生的母亲,劝她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不要分心。

  采访中,不少股民家长都认为,在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让孩子尝试炒股没有坏处,反而有助于他们尽早树立理财观念。周女士就坦言,念初二的儿子对炒股兴趣很大,而且颇具天赋,几次帮大人选股都很成功,现在她和丈夫干脆手把手教他选股、看K线图。“我们想好了,今后就让他读金融专业。”

  专家提醒

  学生炒股应有“度”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学生炒股,有利有弊。对大学生来说,炒股有助于学习经济知识,积累经验,但炒股不能教会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只炒股不就业的想法不可取。因此,大学生必须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炒股。

  至于中小学生,则应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应该过早涉足股市,因为股市的投机性容易让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