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遭遇意大利悲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6:02 第一财经日报 | |||||||||
侯宁 揭幕以来一直闷骚的世界杯球赛终于在6月18日凌晨“浪”了起来。非洲黑马加纳以行云流水般的配合,把两盆水泼入了捷克队的大门,而“新兴力量”美国队则靠着不屈不挠的勇毅,让老牌劲旅意大利嗅到了死亡的气息。谁说美国足球只能做篮球的“陪练”?而意大利在昨晚却真的成了“忧郁的巴乔”,连解说时一向缺点幽默感的刘建宏都说了地道的俏
当然,“拖泥带水”其实并不足以描述“托尼们”踢球的风格,在我看来,和中国股市一样,意大利足球本身便带有浓厚的悲情色彩,被美国队逼平一点不冤。作为中国股市十多年来跌宕沉浮的缩影,我们有晚节不保的“股市老人”——“悲情阚治东”,而意大利球星中最能感染国人的,便是退役的“忧郁王子”——罗伯特·巴乔。这支出身于流行浪漫的巴尔干半岛的球队却以“钢筋混凝土”防线而著称,仅此一点,便注定了意大利足球或许会浪漫一时,但常态的宿命却是悲情多多。因为由帅哥、美女、玫瑰、水城、吉他组合成的“意大利浪漫派幻象”和铁桶阵一般枯燥的龟缩防守本身,便是一对不着边际的巨大矛盾。和巴西人奔放性格与灵动足球的组合相比,意大利足球的“特色”显然和民族性相距甚远。这就像一个不擅长数学的语文天才,选择了会计作为职业一样,其命运的悲情实在是“难以言说”。 与意大利足球类似,中国股市的悲情色彩也是浓重的。当年活跃在一线的“股市老人”一批批倒下不说,万国、南方、华夏等声名显赫、语义铿锵的券商竟也像“秦淮八艳”般空留艳影,悲剧收场,令人唏嘘不已。而更悲情的投资者则在一阵狂欢后便被抛入了号称“四年熊市”的泥坑,上万亿资产转瞬间灰飞烟灭。当年笔者一曲《股殇:中国证券市场的“罪与罚”》可为见证,就更遑论那些炒股炒到心脏病突发的“殉票者”了。 谁让中国股民传承了祖先中庸和忍耐的美德呢?不到“最危险的时候”,便不会“发出最后的吼声”,所以才让监管层不断“试错”。此时,场内大多数人选择了“忍”,成了套牢族;少数人选择了“叛”,成了唱空股市的打手,而场外的人则充分发挥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美德”,对“破股市”不闻不问。 终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1000点被称为“政治底”了,中国股市才在去年6月8日绝地反击,一举收复失地,并成功站上了“千三”高地。直到这时,有些人才认识到了“三年免谈大牛市”的“不识时务”,转而“投靠牛市”,并本着“赶英超美当旗手”的精神,把鼓动的嘴巴张到了“一万点”。而场外的“逍遥人”此刻也一改漠不关心的老态,以每日两万户的速度加盟到“股改大军”中。 恰恰在此时,央行的宏观调控开始了,大额票据连续发放不说,存款准备金率也上调了,新股发行更是“三步并作一步”跑,最终让大盘在冲击1700未果后选择了“跳水”,给监管层、新入场的、“变节”的,都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因为照此态势,这“牛市中的调整”,其力度也小不了的。 事实证明,事实也必将证明,没有诚信的监管会贻害股市,不忠实于股市的股民会受害于股市。不是吗?笔者认识的一位记者朋友是今年新入市的股民,刚开始还问我炒股荐股,我说“小心为上,自己摸索”,但其后不久,他便开始发挥国人的“投机特色”,“试盘权证”,买入“发展”,“哪儿有危险哪儿有它”,如今当然少不了去体验被套的“悲情”。 是的,中国股市当今遭遇的,正是典型的“意大利悲情”,或不至于铩羽而归,但调整和反省却绝不应该、也决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否则,“悲情性格”永在,又岂能指望股市在全球资本市场上过关斩将,傲视群雄? 继续看球吧,因为那里还在“踢人”,会让我们这些“炒股”爱好者从意大利悲情和加纳舞步的激荡中体验到更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