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妙文 > 正文
 

王吉周:投资圈的博傻循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 14:19 中国经营报

  作者:王吉舟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把这句话套用到今天的投资圈,我们可以说:幸福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

  中国的数百万家企业中,能成功上市的不超过1%,而未能上市的却有99%。那些成功
的企业,从来不愿说起自己的成功从哪里来,而那些未能上市的企业却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他能,而我不能?”

  是的,理论上说,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他有他的优势,我也有我的长处。大家都是聪明人,谁也不比谁傻多少,投资圈里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在一起比赛,反而就成了博傻。

  因为,命运女神总是只眷顾其中的1%。

  为什么在99%的聪明人都很不幸的时候,投资银行们却总能一次次地化腐朽为神奇,维持着繁荣昌盛?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认真思考。

  大家都对打

麻将不陌生,一家赢三家输,叫“一卷三”;三家赢一家输叫“三吃一”。

  “一卷三”的牌局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输的人占绝对大多数,大家平均了损失,谁也不至于输得肉痛。而且,风水轮流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四个人中最聪明的那个,每个人都觉得,下一把自己能“一卷三”,把输掉的都赢回来。所以牌局永远不会崩溃,大家其乐无穷。

  而“三吃一”的牌局很快会崩溃。为什么?输的那位是绝对少数,他血流满地,成为苦主,哪里有实力再陪各位老大玩下去?逃跑或者输光走人是他的必然结局,少了一个人,牌局自然无法继续,大家都没的玩。

  投资圈的奥妙,就在于这里永远是一场“一卷三”的游戏。赢了的极少数,光芒四射,给所有的人希望,鼓励着大家前赴后继,力争成为下一个赢家。

  可悲的是,我们总是在牌局结束后,把打过的牌一张张仔细排查,不惜为此耗尽心力,力图寻找赢家的秘密,排出葵花宝典之一、之二、之三……直到搜肠刮肚。仰融时代我们如此,黄光裕时代我们如此,牛根生时代我们如此,李彦宏时代我们依然如此……

  无锡尚德是这一局麻将最新的赢家。施正荣时代,我们又在做同样的事情。

  而那真正的葵花宝典,与其说是这群赢家创业中一系列洞烛先机的精确布局,不如说是一系列见招拆招的命运安排。我想,施正荣先生也一定不会反对这一点:这个世界上和他同样聪明,具有同等条件,正做同类事情的人,绝不只有他一个。然而,在创业充满未知、见招拆招大潮中,那些人或于此或于彼的犯了一些致命错误,而施正荣没有。如果回到三年前,大家再来玩一局,赢牌的未必就还是施正荣的无锡尚德了,甚至可能是一家韩国公司,亦未可知。

  投资圈的魅力也就在于此——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幸运儿是谁——既然大家都猜不到,那为什么不可能恰好是自己?既然可能恰好是自己,为什么不博一下?人生有限,机遇不多,我们的悲哀就在于,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生命中成就无限的辉煌,所以就有了永远不会停下的麻将局——投资圈。

  对于江苏省将以行政手段干预光伏市场的做法,在下不敢苟同。能被政府干预的,事实上已经不需要干预;不能被干预的,即使主动干预,只怕也将事倍功半。与推动投资圈运转的“一卷三”规律相比,行政强行干预的做法显得幼稚——你能干预韩国吗?连河北都不买你的账。

  但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有些你认为天经地义、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确实是就有人不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大多数投资失败、极少数投资辉煌的开放市场。但对于我们来说的常识,在有些地方就未必普及。

  在中国,“小儿科”也自有一套小儿科的规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