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把炒股当益智游戏 设计数学模型玩成绩斐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 12:40 深圳特区报 | |||||||||
中小投资者里,除了最主要的一类以赚钱为目的的股民外,还有一个人数不算多的群体,就是把炒股作为闲情寄托的一小部分人。记者几个月前在采访一位老股民被券商欺骗的案例时发现,一些生活相对宽裕的退休老人把炒股当成了保持年轻心态的手段。他们去营业部主要是为了会会老朋友,上网交易则是浏览新闻之余“捎带”做的工作。 维权可不能含糊
新股询价还没开始的时候,一天编辑部领导收到一位秦姓老人的投诉,说自己在深圳某家证券公司开户炒股,不久前被券商禁止交易,还把账户给冻结了。经过记者再三询问,才弄明白这件蹊跷事的来龙去脉。 2004年上半年,尽管老秦的账户里已有一百多万的股票市值,但还是在大市调整前又买了1000股其他的股票。后来看着大市暴跌,买的1000股也悉数被套。经过一番“盘算”,他在买进1个多月后选择斩仓出逃。后来看着市场进入盘整,又买了某只钢铁股。结果大市稍作休整后继续掉头向下,新买的那只钢铁股跌了一块多钱。老爷子一算账,前后亏了两千多。 不过,在国庆后的一次交易中他又发现,自己在电话下单买入时,被电脑提示资金余额不足,未被受理。查询资金余额,却发现现金还剩好几万,买这只股票足够了。经过与券商热线咨询,才发现自己在上半年买入的那1000股,营业部没有从资金账上扣款,在卖出时又划了现金到资金账户里。营业部表示必须把那笔钱还上,才能给他的交易解冻,否则就不准继续买卖,也不给办转托管。 后来经过几番磋商,老人和营业部最终达成妥协。记者在采访之余好奇地问,看着大市不好,为什么自己的账户里已经接近满仓了,还要继续买股票呢?老人很直率,说自己研究过了,不应该跌的,还把自己做的“功课”拿出来。在一本记事本上,每页都绘着不同股票的波浪曲线,空白处是高等数学的模型。老人说,这都是自己根据数学模型推导的。 听股评不如自己动手 原来,退休前老人是一所高校的教授,几十年从事数理研究。退休后,孩子们有的出国,有的整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和老伴。于是孩子们每人出了一份钱,给老两口开了股票账户,让他们退休后有点事做。老人开始对股票不感兴趣,觉得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有赌博嫌疑。后来在孩子买来的“短线是宝”,“扫除股盲”一类的书里发现,原来数学的应用还挺多。老人家的兴致来了,开始认真研究起来。几年前行情火爆时,老两口也跟其他散户一样,挤着听股评报告会。后来老人发现,股评家,特别是那些自诩技术派的,对自己的疑问往往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随口胡说。有的动辄江恩如何,可基本的数学原理都搞不清楚。老人家凭借自己工作中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在国外从事金融工作的孩子把比较新的技术模型传过来,自己要好好研究一下。 就这样,老股民把炒股当成了工作,而且每天按时上下班。每周到营业部遛一圈,跟那里的老朋友交换一下心得。平时在书房自己动手,把重点关注的股票分门别类,运用自己坚实的数理基础,为每只股票设定了买入卖出价格区间,对大市也专门搞出了风险控制模型。让老人家自信的是,靠着模型,有几次的确很神奇地算对了时间,而且买股时点把握得也挺准。比如长安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000625)的操作上,利用模型提供的价格曲线与交易量的关系,在2002年4月和11月之间,老人家频繁出入,高抛低吸,如鱼得水。在11月后,长安B(资讯 行情 论坛)成了重点关照对象,从2003年4月到7月的4个月时间,老人家躲在家里避“非典”,又大吃了3个波段,在7月该股展开大幅拉升前,老人家提前跑了,后来说模型不支持后边的大行情呀,怎么会忽然涨这么多呢。 进入2004年,老人家的模型也搞得越来越复杂,主要是可选的股票越来越少。用他的话讲就是,对付垃圾股经常挺灵,但就怕公司的事给曝光,得不偿失。基金重仓的股票多数不行,主要是股性不好。不过也有例外,山东一家造纸企业,被老人家瞄上后正掀起大浪,于是老人家抓住连做了几波,后来由于大市转弱,在亏了最后一个波段盈利后与之再见了。 设计炒股模型挺好玩 秦老提起自己的投资失误就有点不服气,毕竟自己的炒股水平还算不低,可怎么后来赚钱的次数越来越少呢。记者不是学理的,也搞不懂那些炒股模型,不过对老人家的炒股做法还是觉得很新鲜。有意思的是,尽管老人家近一两年炒股赚钱的时候不如往日多,但他的资金安全性似乎比别的散户高不少。从这几年的情况看,10个散户炒股,赚钱的也就是一两个。而且能够连续赚钱的人少之又少。新股民不断加入市场的表面现象,掩盖了老股民的淘汰。而那些懂得及时止损的股民,尽管也可能输多赢少,但被套到“脖子”上的其实并不多。老秦说自己的亏损面远低于周围的朋友,这几年亏的钱跟一台微型车价钱差不多。大概老人家动用数学模型的效果就在风险控制上吧。不过老人家并不这么看,反倒觉得自己仍存在亏损是因为模型设计的还不够火候。 当然,孩子们对老两口“沉湎”于股市没表示反对意见。曾经有一次国内的孩子提出把股票卖了,去买多一套房子。不过老人家不同意,觉得房子没有股票炒来炒去更有意思。不过现在算算账,如果当初买了房子,再在2004年卖掉,老两口账户上的钱差不多能涨一半。老伴提起这事就有点后悔。不过在国外的孩子总安慰他们,毕竟炒股这几年,老两口耳聪目明,思维依旧敏捷。虽说炒股赔了些钱,但比起那些因为套牢,资金从几十万变成几万、先后退出股市的老朋友,他们还算是成绩不错的。 不久前,记者得知老人家把近两年在内地股民中颇受青睐的台湾一位投资顾问的短线操作法纳入了自己的模型。老人家说,去年大市不好,没用上。今年大市如果能够摆脱颓势,自己新摸索出的模型应该能够提高盈利水平。不过,秦老承认,尽管自己的模型不断改进,但还是没法完全适应市场,只能活到老学到老,就把炒股票权当是老年人的“益智”游戏吧。 作者:本报记者 王轲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