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师为何就吃得开 皆因国内投资者心理迷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 08:13 证券时报 | |||||||||
□孙森林 近日,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以投资顾问的身份加盟汇添富基金公司,并扬言要在鸡年抄A股市场的大底,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预言。一时间,罗老先生成了市场上的热门话题,其豪言很快获得了一批拥趸。
罗杰斯不是唯一判断中国股市见底的专家,笔者接触的市场人士中,就有一些与罗杰斯观点一致的,也在公开场合讲了多次,但是没人当回事。但是话从罗老先生的口中说出来,份量就不一样了。不仅迅速形成了一支坚定的“股市见底论”队伍,而且媒体也大肆渲染。看来,这“洋大师”就是吃得开,影响力就是比“本土派”大。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话放在证券市场同样适用。例如巴菲特去年买入中石油,就引起了香港市场的“石油热”;盖茨基金进入A股市场,无论买哪只股票,总能掀起跟风潮。一些人总认为从发达国家进口过来的东西就是好的,买衣服夸法国牌子,吃饭爱日本料理。其实,说起吃饭穿衣,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水平绝对一流,何必硬要吃那半生不熟的东西呢?“洋专家”未必比“本土派”专家高明,未必比“本土派”专家更了解中国国情,把罗杰斯的只言半语当作投资圣经,多少有点崇洋媚外的味道。 崇洋媚外也罢,人们不喜欢“本土派”也是有理由的。一些所谓“专家”常常今天说东,明天说西,要么反复无常,要么模棱两可,让投资者无所适从,真正对投资者有用的建议不多,更有甚者,与庄家串通一气,误导投资者。所以,这么多年来,“专家”的口碑一直不太好,时间长了,人们也就对“专家”失去了兴趣,对他们的话也就充耳不闻了。实际上,“本土派”专家里头还是有不少实力派人物的,也不乏真知灼见。但可惜,投资者被假专家吓怕了,真专家的话也没人信了。 话说回来,罗杰斯也是真有两把刷子的。他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他在量子基金的10年里,量子基金的复合收益高达37%;上世纪80年代,他分批买入西德股票,在短短4年时间里获得3倍利润;1999年投资中国B股,后来获利数倍。业绩如此骄人,让人不崇拜也难。更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先生的观点不会轻易改变,从去年5月,他就认定未来4-16个月中,A股市场会见底,观点始终如一,这比国内的一些“墙头草式的专家”确实强多了。 不过,如果因此认定罗老先生说的预言一定会实现,可就错了。罗老先生即非神仙,也不是圣人,他说的话只是他自己的看法而已,有时难免会犯错。去年,罗老先生说中小板的第一批股票会带来赚钱机会,可实际上中小板的“新八股”上市就跌,至今还有没解套的。还有,这位老先生居然预言中国因男女比例失调、男多女少,女性地位将会不断提高,并由此得出为女性服务的产品会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升值潜力的结论。到底准不准,也得等等看。 说到底,迷信“洋专家”的现象,反映了国内投资者迷惘的心理。在一个技术分析、基本分析统统失效的市场,专家争论不休,投资者看不清中国股市的方向,渴望找到指点迷津的“金杖”。信奉“本土派”也好,迷信“洋专家”也好,都是这种心理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