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公司上市时做假账,欺骗广大中小股东掏腰包;在配股或增发时做假账,骗广大中小股东继续往股市里扔钱。这类典型的股市造假术,被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用到了极致。
蓝田股份在上市时就曾有过造假存单和假土地证的历史,上市后继续造假。公司1996年至199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927万元、14262万元、36259万元、51303万元,在到2000年才
有所下降,净利润为43163万元。其业绩神话主要来自鱼塘。蓝田股份领导人称,在洪湖可开发的养殖水面中,蓝田股份已开发30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面积只有1万亩,这种精养水面亩产值可达3万元,是粗放经营的10倍。蓝田的高额利润正是根据这样的产出水平计算的。而同是湖北的武昌鱼公司,6.5万亩鱼塘养殖收入每年6000万元,亩产值不足1000元。蓝田股份粗放经营的亩产量是武昌鱼公司的3倍,精养水池的亩产量是后者的30倍。其中的造假是显而易见的。
银广厦的造假更是胆大妄为。从1999年以来,银广厦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从而虚构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事情败露后,连续15个跌停板,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跌至5.92元,累计下跌78%,近70亿元流通市值在15日内被“蒸发”一空,投资者损失惨重。
根据证监会立案调查,麦科特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98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其中1997年虚构利润4164万港元,1998年虚构利润3825万港元,1999年虚构利润1331万港元;为达到上市规模,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转为实收资本,以及仿制会计凭证、会计报表、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
步麦科特后尘的是华纺股份。华纺股份刚一上市就公告其第一大股东华诚投资管理公司持有的全部股份已被法院冻结。然而事实真相是早在上市数月前,该大股东就因欠债未还,而被冻结所持有的华纺股份5800万股股权,但华纺股份的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均未对此有任何批露。
从蓝田、银广夏、麦科特到华纺股份,上市公司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的手法也越来越高明,规模越来越大。虽然国内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上几乎是公开秘密的弄虚作假、内部交易和各种形式的股价操控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像蓝田股份、银广夏这样有组织、有预谋、有系统、大规模而且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来长期造假的案例仍然让人目瞪口呆。银广夏案已经涉嫌证券犯罪,公司高管人员等7名涉案嫌疑犯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在两年内,银广夏共虚报利润7.45亿元,可以说创造了中国股市之最。这些造假案不仅在年轻的中国股市前所未闻,在整个世界资本市场上也属少见。
用“疯狂”二字来形容中国上市公司大规模造假行为,实不为过。
透过这些造假大案,让人看到怎样的一幅图景?大股东与广大中小股东的关系,类似于狼与羊的关系。让这样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一起合股办公司,不是等于将狼和羊关在一个羊圈里吗?
(注:本文为蔡慎坤先生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严禁转载!)
谁来拯救中国股市(连载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