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报告摘要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11:4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一)法定中文名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 法定英文名称:BANK OF CHINA LIMITED (简称:BANK OF CHINA) (二)法定代表人:肖钢 (三)注册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 邮编:100818 国际互联网网址: http://www.boc.cn (四) 其他相关资料 首次注册登记日期:1983年10月31日 首次注册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001000134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B10311000H0001 税务登记号:京国税西字110102100001342 地税京字110102100001342000 本报告分别以中、英文编制,在对中英文文本的理解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本报告所有数字均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编制。 二、财务概要 12003年财务比率相关数据已剔除出售中银香港部分股份获得净投资收益71.54亿元。 2拨备前利润 3总资产净回报率=税后利润÷平均资产,平均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4权益净回报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所有者权益依据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计算。 5本行2003年接受政府注资并实施相关财务重组,2002年与2003年财务数据不可比。因此,2003年权益净回报率以年末所有者权益为计算基础。 6成本收入比率=业务及管理费÷(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 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概述 2005年,中国银行集团各项业务稳定发展,实现营业利润647.44亿元,净利润275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12%及31%。总资产净回报率和权益净回报率分别达到0.72%和12.62%,较上年年末分别提高0.11个百分点和2.58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为39.30%,较上年年末下降0.7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05年末不良贷款下降到4.62%。拨备覆盖率80.55%,较上年末增长12.5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0.42%,较上年末增长0.38个百分点。截止2005年末,本行共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269.37亿元。 面对激烈竞争中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银行确定了资本约束优先、质量控制优先、效益考核优先和战略重点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本行业务优势。公司业务方面,继续拓宽业务空间,成为境内首家获准为客户提供外汇资金集中管理服务的银行,企业网银客户超过2万家,托管与基金代销业务方面连续三年保持机构客户资产托管市场第一的位置。个人金融业务方面,继续加大理财中心的建设力度,共设立了120多家VIP客户理财中心,拥有2,000名理财顾问。 2005年,本行顺利完成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并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准备工作,努力加快公开发行上市步伐。2005年,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确保董事会各项工作高效、运转顺畅。期间,董事会组成进行了调整,Patrick de Saint-Aignan先生和Fred Goodwin爵士加盟中国银行董事会,分别担任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杨志威先生出任本行董事会秘书。 按照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中国银行继续推进了财务制度、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改革。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成功转换了2002-2004年度财务报告,从财务制度上切实保障本行的持续稳健经营。实施授信集中审批和风险分类集中认定两项风险管理改革,上收授信审批权限,调整授信审批流程,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监控和管理,并开始探索使用国际通用的市场风险管理指标。加强了内控体系建设和反洗钱工作。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建立了多元化的职位体系、竞争性的聘用制度、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强化了绩效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2005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通过不断优化和改善资产和负债结构,集团净利差从2004年的2.05%扩大到2005年的2.21%,净息差也从2004年的2.15%扩大到2005年的2.32%,集团净利息收入达到1,004亿元,同比增长154亿元,增幅18.1%。2005年,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156亿元,同比减少4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3.5%。非利息收入减少主要是受到人民币升值和美元利率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集团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在银行卡业务、信用承诺及贷款业务和结算与清算业务发展的拉动下,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92.47亿元,同比增加6.90亿元,增长8.1%。但是受人民币升值因素的影响,集团净交易收入仅为45亿元,同比下降43亿元,降幅48.8%。中国银行通过与汇金公司签订外币期权合同等方法,积极有效地控制了外汇风险,部分弥补了因人民币升值所形成的外汇损失。2005年集团投资亏损2.5亿元,同比下降13亿元,主要由于2005年美元市场利率持续上升,债券收益率曲线扁平化,集团调整债券投资组合,在当期承担了债券调整的成本。 2005年,集团业务及管理费456亿元,同比增长37亿元,增幅8.8%。业务及管理费用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实施薪酬改革,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推动了业务费用增长,2004年评估增值落账补提折旧及加大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力度等。在2005年,集团进一步加强了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集团2005年成本收入比39.30%,同比降低了0.72个百分点,运营效率得到改善。 截至2005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47,4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6%。各类贷款余额为22,35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占资产总额的47.12%。其中,境内机构继续大力开拓消费信贷市场,消费贷款增长显著,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方面。2005年,集团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资产质量,新增不良贷款较2004年大幅下降,贷款减值损失也较2004年大幅度减少52%。2005年末,集团债券资产16,69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2.94%,较上年末增长3,601亿元,增幅27.5%,其中可供出售债券增长2,465亿元,占新增额的68.4%。集团债券资产主要集中于政府及政府担保债券、金融机构债券以及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其中,政府及政府担保债券占47.7%,金融机构债券占28.4%,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占15.8%。截至2005年末,集团客户存款余额为37,0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13亿元,增幅10.8%。 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本行分别向国际投资者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定向溢价发行约315亿股面值为每股人民币一元的人民币普通股。截至 2005年末,集团所有者权益为2,338亿元,同比增加285亿元,增长13.9%。 业务回顾 商业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是本行的传统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公司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资金业务。 截至2005年末,境内行人民币公司存款余额9,9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7亿元,市场占有率为8%,较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10,9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76亿元,市场占有率为9.5%。境内行外币公司存款余额17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23.7%,比上年末下降5.7个百分点;外币公司贷款余额401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27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3.3%,比上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截至2005年末,境外机构外币公司存款余额283亿美元,外币公司贷款余额359亿美元。 截至2005年末,境内行人民币金融机构活期及定期存款余额为1,4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6亿元;外币金融机构活期及定期存款余额为8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7亿美元。全年共实现保险兼业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40.8%。 2005年,本行托管总资产规模近1700亿元,同比增长50%;代销基金金额逾300亿元,同比增长40%。本行叙做了国内首笔企业资产证券化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托管业务,首批为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提供代销和托管服务,开办了信托资金托管业务,并首家为企业年金提供规范的托管服务。 2005年,境内行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包括贸易和非贸易)5,249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1,071亿美元,增幅达25.6%;境外机构共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83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本行推出了信用证沉默保兑业务,开发了对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及风险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出口全益达”产品,开展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中长期应收账款买断业务,并推出进口付汇产品组合业务。 2005年,境内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4,1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21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0.0%,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截至2005年末,境内行外币储蓄存款为325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67亿美元,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53.6%,比上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境外机构储蓄存款为66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亿美元。境内行外币储蓄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导致居民持有外币储蓄存款的意愿降低。 截至2005年末,境内行个人贷款余额为3,8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6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15.6%,比上年末上升了0.1个百分点,其中住房贷款余额为2,8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62亿元。境外机构个人贷款余额为17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亿美元。 2005年,我行境内行推出“理想之家”综合贷款服务品牌,创新推出“直客式”营销模式;在境内各大城市设立了120多家VIP客户理财中心,全国理财中心数量达到200家以上,拥有2,000多名理财顾问;推出中银理财全国服务和中银理财亚太区统一服务;与中银国际、中银证券、中银基金联合推出财富投资管理服务;与中银香港合作在国内率先推出海外财富管理服务。 我行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05年末,境内行累计发行长城人民币借记卡7,910万张,中银长城卡670万张,各类贷记卡140万张,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10%和53.3%。外卡收单交易额实现1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长城人民币卡直消额实现9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 2005年,本行在资金业务创新方面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市场地位,叙做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第一笔做市商交易、国内第一笔人民币对外币货币掉期交易,成功担任第一批企业融资券的主承销商。此外,本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与商品、股票、黄金、石油挂钩以及投资美国国债的“美债一号”等理财产品,推出“四季远期”、“信用花园”等自主创新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投资银行业务 2005年,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大力推进业务发展和创新,成功完成了建投能源、唐山钢铁、博瑞传播等股份制改革项目,以及北京银行引资财务顾问、交通银行上市财务顾问、中化香港和珠海市政府财务顾问等项目。2005年,中银国际股票现货交易额保持香港市场前六位。 2004年,中银国际通过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保诚”)提供广泛的资产管理服务。截至2005年末,中银国际保诚基金组合资产总额达254亿港元。2005年,中银国际保诚推出了澳洲收入基金,并与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保本投资保险相连基金,总销售额达8.4亿港元。中银国际保诚强积金计划的投资表现位居香港市场第四位。 内地业务方面,中银国际在内地设立的基金公司成功发行了中银货币基金和中银中国基金,其中中银中国基金首创“主题投资”,获得机构投资者的广泛认同。中银国际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割总量和现券交易总量均在内地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一,在记账式国债承销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的基金业务销售评比活动中获选为“2005年度基金销售优秀券商”。中银国际证券作为独家主承销商成功发行了亚洲开发银行境内人民币债券,作为联合主承销商发行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债券,并担任了兴业银行金融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 保险业务 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集团保险” ) 于1992年7月在香港设立,截至2005年底拥有六家分公司和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集团人寿”)与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保险”)两家全资子公司。 2005年,中银集团保险实现毛保费收入13亿港元,税前利润为1.3亿港元;中银集团人寿实现毛保费收入36亿港元,比上年增长55.8%,税前利润为1.4亿港元。截至2005年末,中银集团保险资产总额为39亿港元,中银集团人寿资产总额为95亿港元。在内地市场,中银保险主要提供财产险、责任险、水险和意外险等产品,2005年实现保费收入6,172万元,较上年增长了9.7%。 在2006年4月,本行的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与中银香港控股签订协议,据此,中银集团保险有条件地同意向中银香港控股出售其中银集团人寿的51% 股本权益,出售价格为9 亿港元,以现金支付。交易将促使中银集团人寿成为中银香港控股集团的一部分,并带来更大的协同效益,并提升本行保险及银行业务与香港的合作。交易容许中银香港控股发展更具成效的保险相关产品,并有助于中银香港控股事先成为全面金融服务集团的目标,拥有全面的产品(包括保险)生产能力。新架构亦有助中银集团人寿凭借中银香港的客户基础,通过中银香港的销售及市场网络,更有效出售保险产品。 风险管理 2005年,本行稳步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高风险管理集中化、专业化水平。本行遵循适中型的风险偏好,并按照“理性、稳健、审慎”原则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本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监管部门、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对银行稳健经营要求的前提下,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在信用风险方面,对公司授信业务,中国银行继续坚持以独立的尽职调查、民主的风险评审、严格的问责审批和后评价为内容的“三位一体”授信决策机制。个人授信方面,本行在境内一级分行建立了个人贷款中心,将个人质押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以外的其他零售贷款均集中到一级分行进行审批。 2005年,本行全面开展客户评级集中管理,上收客户评级认定权限,全行A、B类客户的评级认定工作集中到总行和一级分行;总行和境内一级分行对所有境内一级分行和一些境内二级分行实施监控措施,确保在满足所有贷款发放条件后方可放款;注意加强大额授信监控及风险预警,强化重大风险事项报告制度,规范了押品管理程序。在组合层面,本行通过定期监测信贷组合的风险和回报对信贷组合资产质量进行整体监控,定期发布信贷审批政策在行业、客户类别、产品类别和地理区域方面的量化指引。 2005年,本行特别注意加强关注类贷款的管理,将关注类贷款进一步细分,并对大额、高风险关注类贷款逐户提出具体管理措施。本行关注类贷款的总体风险程度已有较大改善。截止2005 年末, 集团不良贷款比率为4.62%, 较上年末下降0.5 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集团贷款质量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在市场风险方面,本行针对利率风险定期监测缺口状况,并利用缺口数据进行压力测试,同时,密切关注本外币利率走势,紧跟市场利率变化,适时调整本外币存贷款利率,努力防范利率风险。本行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地做到资产负债在货币上的匹配,通过合理安排各货币资金来源和运用控制风险。同时,本行正在考虑通过主动套期保值措施来规避外汇利润和海外机构投资的汇率风险。 本行流动性管理贯彻一级法人管理原则,总行对全行的流动性风险负责。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所有行/机构能够保持适当的流动性,以便满足正常的业务需要,以及在出现业务发展机会时或有紧急情况时,有足够的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融入资金,保证对外支付。本行的流动性管理力求实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努力做到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尽量降低流动性成本。2005年,本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平稳健康发展,流动性状况良好。 四、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 (一) 本集团2005年度财务报表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注册会计师周忠惠和吴卫军签字,出具了“普华永道中天审字(2006)第826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 本集团2005年度财务报表按照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及其他适用于本集团进行会计核算和处理的相关财会法规编制,包括财政部《关于债券资产会计处理问题的批复》(财会函[2004]61号)等。 (三) 本集团和本行的财务报表列示如下: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百万元) 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 2005年度利润表 2005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005年度现金流量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