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莫谈调整:谋大利要彻底否定熊市情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7:34 广州万隆

莫谈调整:谋大利要彻底否定熊市情结

  提要:大盘暴涨成交巨大,部分人又提出著名见顶论,其实成交量急剧放大是大牛市“一碟小菜”,天量又天量是大牛市基本规律。管理层不会说股市过度投机。后市离顶部还很远。彻底否定熊市才能谋取大利润。

  大盘连续大涨几天,成交量天量复天量,今天再放705亿巨量,个股连续两天涨停版超过一百只。尤其是今天大市收出小阴线。市场又有一些人谈调整了,部分人又十分“善意
”地说,要卖股票了,阶段性顶部到来了。其实这完全是五年熊市情结的反应,是熊市思维在作怪。目前大盘离阶段性顶部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加速上升阶段刚刚拉开序幕,离阶段性调整还很远很远。如果我们不彻底否定熊市,不从灵魂深处彻底否定熊市的思维,是无法在大牛市中谋取到暴利的。

  一、大升几天就看调整是熊市的思维在作怪,是熊市的潜意识在起作用。

  面对大盘暴涨,成交巨大,部分人又提出了近期十分著名的“见顶论”,其依据主要是:

  1、成交巨大。昨天放出605亿的巨量,今天又放出705亿的巨量。熊市情结最深之处:成交巨量恐惧症,又发作了!又认为是天量天价了。

  2、近期管理层出台的加息、恢复新股发行措施,被部分怀念熊市的人认为:是管理层认为股市过度投机,而作的反应。认为是“见顶”的主要依据。

  3、补涨股上升,市场见顶了。部分熊市情结很深的人认为,昨天、今天低价股上涨,属于补涨,是鸡犬升天的迹象,是见顶了,要逃顶了。

  二、从大牛市的角度看,这些只不过是顶部迹象的捕风捉影。

  从大牛市的眼光看,这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顶部的迹象:

  其一,成交量的放大,是大牛市中很正常的现象。由于场外资金大规模介入,社会三百六十行的游资全都涌进一个行业——

证券市场中。所以成交量急剧放大,在大牛市中是“一碟小菜”,天量之后又天量,是大牛市发展运动的一个基本规律。真正的天量,是远远超出市场任何一个人估计的天文数字。所以在大牛市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今天”急剧放大的成交量错误地判断为”天量”。结果用不了几天就被新的天量所盖住了。这不,昨天605亿的天量又被今天705亿天量打破了,还超了100亿。谁敢说过第二天不会又有八百亿、九百亿的天量呢?

  天量决不能成为见顶的依据,这是大牛市中一定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其二,管理层并没有说现在的股市是过度投机。加息、恢复新股发行都是客观经济和证券市场必须作的事情。无论股市升还是跌,宏观经济到了目前的发展阶段都是要加息的。而股市要恢复新股发行是无论如何都要做的事情。把他们和目前的股市上升拉在一起,讲成是因为投机过度,管理层才出此招,好像是“熊市思维”的人一种创举。毕竟中国股市已经跌了整整五年,全体投资者都亏损惨重,才上升了短短的几个月,就说是过度投机,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是绝对没有理由的!任何的证监会主席都不敢出此言。

  其三,补涨还是轮涨关键是从什么角度看。低价股上升,熊市心态的人认为是补涨,而牛市思维的人则认为:股市轮涨是一个规律,一批

股票涨多了,轮到另外一批股票涨是天公地道的事情。而且上一波行情“二八”现象十分明显,现在才刚刚启动一些冷门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冷门股还没有起来,等到他们轮涨的时候,大盘还有相当一段的升幅。把轮涨判断为补涨并不合理,是戴熊市有色眼镜看问题的结果。

  三、后市离阶段性顶部还有很远的距离。

  我们认为本周大市步入加速上升行情,全新的疯狂加速上升行情刚刚拉开序幕,本周只是第1浪,后面还有加速上升的第3浪、第5浪,而且是1浪加速的特点更明显于1浪。现在才刚刚突破原来上升轨道,后面还有很长的加速上升行情。现在谈调整是把半山腰判断为顶部,是一种拒绝暴利的、重大的方向性错误。

  当然,大牛市中也是会有一些洗盘的,今天的小震荡,充其量不过是2浪反抽,没有必要管它。

  四、必须从灵魂深处彻底否定熊市才能谋取大牛市的大利润。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全面步入大牛市,在大牛市中一定要用牛市的眼光去分析、预测市场。十分遗憾的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思想仍然停留在熊市中,仍然不自觉地运用熊市的思维、习惯、操作方法应付牛市,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无法谋取大牛市的暴利。所以我们建议广大投资者,一定要从灵魂深处彻底否定熊市,彻底铲除熊市的情结,彻底抛弃熊市的操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新的大牛市行情,才能谋取大牛市的大利润。

  (广州万隆 成长投资顾问群)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