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股改深水区将再现重组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16:11 广州万隆

股改深水区将再现重组潮

  提要:股改进入深水区,以亏损公司为主的股改困难户集体浮出水面。对于这类上市公司来说,支付资产重组对价几乎成为其通过股改的华山一条路。游资枕戈待旦、厉兵秣马,期望在重组行情中一展身手。谁将是第二个ST恒立?

  据报道,本周一,第28批上市公司启动股改后,两市股改公司的家数、市值正双双逼近“七十”大关。值得注意的是,本批启动股改的仅有16家公司,是今年年初股改加速推
进以来最少的一批,仅略高于第17批启动股改的13家公司。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股改已进入攻坚阶段,接下来一些前期尚未触及的棘手问题也将破题。

  目前每轮股改家数正在以一定的速度下降,这是因为股改开始进入深水区,靓女先嫁后困难户集中,其中亏损严重和治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已经成为了股改困难户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连年亏损,违规担保过多,难以用支付对价的方式来满足流通股东的要求是这类公司股改难以跨越的门槛。这样的股改钉子户如何破题股改将成为股改收官阶段的一大难点,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股改是否能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总体上来看,这类公司即很难通过送股来完成股改对价,因为上市公司的股份本身已经是毫无价值的破铜烂铁;也很难通过支付现金或者权证等金融创新的方式来进行,唯一的出路将是以重组方案作为对价。否则的话将很难通过股改,结果很可能是直接被边缘化直至退市,这是上市公司本身、投资者甚至当地地方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最合理的对价方式仍是重组

  我们看一下,股改迟迟没有办法启动的上市公司中充斥着像ST国瓷、ST黑龙、ST托普这样的绩差公司,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均为负数,甚至是负几元钱的净资产。这样的情况下,因为其

股票本来就一文不值,送股补偿也就形同虚设了,很难为投资者认同,所以只能通过资产重组从根本上来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可以说支付重组对价已经成为此类上市公司顺利过关的华山一条路,流通股东很难接受其他的对价方式,不如此则可能只有走向退市的深渊。

  外部政策环境支持通过重组的方式来完成股改

  在广州万隆网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改办发布的第七号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备忘录指出,存在并购重组事项的上市公司向上证所提交股改方案,上证所将把公司名单转给
证监会
上市部。上市部将根据上证所提供的名单,将在审公司列入审核"绿色通道"。上交所为购并重组类的上市公司公司大开股改绿灯,自然是为了加快此类公司的股改进程,另外一个方面也大大简化和加速了重组类公司的股改和资产置换等手续和进度,这无疑将成为绩差公司完成重组的催化剂。

  其次,证监会重拳治乱世,争取年内解决大股东欠款的决心,也让部分受累于大股东欠款的绩差股看到一线生机。中国证监会在深圳召开了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中国证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范福春在会上指出,要按照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要求,落实责任,严格执法,群策群力,深入开展"清欠"攻坚战,年内必须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问题。

  很多亏损严重的上市公司,如湘酒鬼、ST轻骑等就因为大股东欠款,造成其经营迟迟无法恢复正常,成为困扰上市公司良性发展的主要障碍。相信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能够快速促使和推动上市公司的清欠重组工作。

  地方政府往往也通过介入绩差上市公司重组来调整经济结构布局

  资本市场的重组历来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青睐。2002年,上海、深圳、广州等政府纷纷把当地上市公司的重组作为主要经济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当时资本市场上的一波重组炒作风潮。地方政府介入重组的意义在于通过不同资源整合,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使重组后资产运作效率大幅提高。地方政府热衷并积极推动以不同资源整合为内容的重组,普遍认为是生产力布局重新调整的需要。

  尤其是股改将绩差类上市公司逼到退市的悬崖之际,仍然具备稀缺壳资源价值的上市公司将得到地方政府的相当重视,其重组进程也将因为地方政府的支持而更加顺利。

  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历次上市公司的大规模重组出现都能造就一波来势汹涌的重组炒作,如当年的深圳本地股,上海本地股的炒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地方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重组基础上的。在股改前一阶段,资产重组也不乏催生了譬如ST恒立这样的大牛股,为乌鸡变凤凰中潜藏的暴利做了最好的演绎,股改收官倒逼的重组潮中应该将出现更多的ST恒立。

  另外,从资金挖掘热点的角度上来讲,正如广州万隆网昨日文章所述,目前新进场的各类资金如券商资金,游资等由于前期主流板块的涨幅过高,需要开掘新的热点。而这类资金的性质相对基金等也比较适合于去发掘重组行情,不排除他们借助股改进入深水区的契机,充分发现股改困难户的价值,从而推动重组潮的到来。

  广州万隆 成长投资顾问群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