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戏说股市 > 正文
 

中国股市融资≈圈钱(争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2:4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皮海洲

    【编者按】

    本报1月10日第2版的专栏文章《股市“圈钱”文化的考证与批判》发表后,一些读者纷纷对我国资本市场融资体制改革发表看法。其中,皮海洲的来稿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股市“圈钱”特征还将继续存在下去,现予刊出,也欢迎广大投资者继续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来稿信箱:zht600278@yahoo.com.cn

    传真:021-68547187

  1月10日的《国际金融报》上发表的《股市“圈钱”文化的考证与批判》一文,引发起笔者对中国股市融资与“圈钱”问题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里,该文作者董少鹏不仅介绍了“圈钱”一词的由来与真实含义,还提出把股市里的融资行为与“圈钱”行为区别开来,主张“不能因存在圈钱行为而把

证券市场上所有的筹资行为一律看作‘圈钱’”。在股改速度加快,G股再融资日益临近,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即将重新唤醒之际,董先生认为,有必要对“圈钱”文化正本清源,还融资以公正的地位和名义。

  仅从理论上讲,董先生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不过,仅从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对董先生的观点不敢苟同。也许笔者基本上就是董先生所言的那种“把证券市场上所有的筹资行为一律看作‘圈钱’”的投资者。因为在笔者看来,中国股市里的融资(含再融资,下同)基本上就都是“圈钱”,用公式表示为:中国股市融资≈圈钱。

  为什么说中国股市里的融资行为基本上就都是“圈钱”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一些特性决定了的。这其中,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最大的特性就是造假。在这里,董先生所列举的蓝田股份、黎明股份、银广夏、通海高科不过只是造假上市的典型而已,实际上在我们的上市公司里,造假上市的岂只是这几家公司?这也正是造成一些公司上市后业绩出现“变脸”的主要原因所在。而在再融资的时候,一些公司往往是采用“做账”的方法,以便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达到再融资的条件要求。因此,面对上市公司这种包装上市与做指标的做法,其融资行为不是“圈钱”又是什么?

  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第二大特征就是高价发行。不论是IPO还是再融资,高价成了其明显的标志,以至新股的发行价格早就透支了

股票的投资价值。在这里,高价发行固然打上了
股权分置
的烙印,但它更是上市公司圈钱心理的真实写照。

  第三大特征是资金使用缺少效益,甚至乱花钱。在融资时,一家家公司都把投资项目吹成了聚宝盆,但项目上马后,效益有限,甚至变成了公司的包袱。而变更资金用途的现象那更是屡见不鲜。有的干脆将筹集的资金变成了长年的银行存款;有的拿着资金去炒股或做其他投资,结果造成企业的亏损;甚至有的公司,把筹集来的资金变着法儿地向大股东输送,最后变成了收不回的欠款。可以说,这些公司根本就不缺钱,也不需要花钱,但出于“不圈白不圈”,“白圈谁不圈”的心理,也就想着法儿地从股市里圈上一笔。

  第四大特征与第三大特征有关,即低回报,甚至无回报。除极少数公司外,绝大多数公司的投资回报率甚至比银行利率还低。投资者投资这些公司,还不如把钱存到银行里吃利息。

  第五大特征是融资密度大。有资料显示,美国上市公司平均18.5年才配股一次,增发数量也极少,时间间隔也相当长。而国内的上市公司每年都想着再融资,今年搞增发,明年搞转债,后年搞配股。只要符合融资条件,它们一次都不愿放过。

  正是基于这样一些特性,因此,笔者以为,把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视为“圈钱”是合适的。当然,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或多或少将会有所收敛。

  不过,鉴于股改后的公司股权并未真正进入全流通状态,原非流通股的可上市流通还有数年的过程,这就影响了股市定价功能的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在未来的数年里,中国股市的融资仍然将被打上“圈钱”的烙印,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