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叶股份38亿买981个公众号 每4个人里就有一个粉丝?

瀚叶股份38亿买981个公众号 每4个人里就有一个粉丝?
2018年06月21日 08:19 新浪证券综合

新浪财经第四届金牌董秘暨上市公司网络影响力评选正式启动,谁是你心中的金牌董秘?谁是你心目中的行业美誉典范、榜样大咖?你的一票,最有说服力! 【点击投票】

  来源:阿尔法工场

  今年4月末,A股上市公司瀚叶股份(600226),闹出了大动静。

  根据彼时资产重组预案公告,瀚叶股份拟作价38亿,收购深圳市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这个量子云,作为一家依附于微信公众号的媒介运营商,号称管理运营着981个公众号。

  这一事件,被公众戏称为“38亿买981个微信公众号”,量子云则被渲染为“微信生态第一股”。

  时隔两月,就在日前,瀚叶股份发布了修订后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修订后的方案中,量子云估值遭下调6亿元,降至32亿元。

  作为今年以来A股江湖众最有看点的一场收购,其最终能否闯关有待观察。

  但量子云这家公司的成色如何,是否配得上如某媒体所言的“新经济业态龙头”这一称谓?我们则可以通过瀚叶股份方面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有所检验。

  01

  商业模式大起底

  量子云对自己的未来的业绩可谓自信满满,预测自己2018年—2022年的净利润将可达到2.31亿元、3.65亿元、4.95亿元、5.69亿元、6.26亿元。

  这样的业绩承兑,已经足够秒杀大部分的A股上市公司。

  但我们不能由得它“嘴炮”一打,便听之信之;小心翼翼地拆解其商业模式,进而求证该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才是正道。

  量子云的主营业务分为移动互联网推广和微信生态中的社交广告。

  据量子云称,基于这两种业务,其盈利模式为CPS(Cost Per Sale)。

  所谓CPS模式,即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换算广告刊登金额。通俗点说就是,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按照广告点击之后产生的实际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销售提成费用。

  移动互联网推广商业模式

  在实际运营中,流程是这样的:

  我有近千个微信公众号组成流量矩阵。

  你的客户有什么传播需求,我给你列个文案提纲;你看了有没有问题,你发给你客户;

  如果你客户没有问题,请你先付清我的写稿成本;

  完稿以后通过我的流量矩阵发布;

  最终你看过流量数据后,确认我的传播服务收入;

  等到你的客户满意后,我们再分享你的客户订单佣金。

  这里的”我“是指量子云,”你“是指广告客户的代理商。当然,某些时候,广告客户也会绕过中间商,直接与量子云建立合作关系,变身直客,这时候的流程会相应简化一些。

  另外要指出的是,其发布的大量广告文章,往往并非自己原创撰写,而是来自客户供稿。

  这就是量子云的商业模式:基于微信公众号流量矩阵,提供广告传播服务,与代理商分享互联网流量推广的蛋糕。

  在这个模式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保持与优秀头部代理商的稳定性合作关系。但通过上图可见,除了来自腾讯仍是其第一客户,其他的主要客户在过去两年中变动很大。

  即使是排在第一位的腾讯,营收贡献额虽相对稳定,但献占比亦存在非常大的降幅。另外,整体而言,前五大客户的营收贡献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客户变化大,意味着量子云的代理商很不稳定,故而其间的变数尤其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再说一件事关量子云估值变化的事件。

  上图可见,整体来看,量子云在过去两年ARPU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其中也发生过一次收益率陡崖式下降的现象,即2016年12月—2017年3月这三个月间。

  虽然很难追溯当时发生了什么,但期间一件事关估值变化的大事,正在此时发生。

  正是在这一大幅波动发生后,量子云在此后的三个月内,引进了新的投资人,其估值则从6个亿变成了20个亿。

  ARPU明明是在下降,估值却能斗翻3倍,依据何在?我试图从他的营收数据变化上寻求解释,但似乎很难讲得通;而根据其他公开信息,则亦难以看到具体的解释。

  02

  公众号文章透漏的玄机

  说完了商业模式,我们再来看他的产品,也就是公众号那些相册和鸡汤。

  据量子云披露,其某主号的粉丝人数为757.51万人,虽与此前号称的上千万相差甚远,但这个数目也不可谓不壮观。

  再来看看其价目表:头条报价129340元,二条70980元,三条以后51780元。

  这价格似乎在这个行业内评估也不算贵,看看咪蒙的报价都已经70多万的头条,这价格看起来很良心很实在了。

  不过,即使如此,推敲过后,我们却能仍发现,这里的水分仍很大——即,量子云的实际广告价格距离报价相差很多。

  2016年—2017年,广告主供稿分别为2148和6422篇。但是别忘了这两年量子云营业收入才10262.60、20786.40万元。

  也就是说,这两年,平均每个广告主单篇为公司提供收入分别为4.78万元、3.24万元。

  而且,这还不包括职务推广类等这些创收类内容;此外,在创作类文章中是否存在付费内容,亦不得而知。

  03 

  业绩承兑和估值间的秘密

  说完了商业模式和产品,大多数人已经对量子云这家企业有了形象的认知。接下来,我根据它的业绩预估和估值逻辑,再谈一些具体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量子云对未来五年内的业绩预判,很明显具有相当的阶段性特点。

  从增长率角度来看,如果说2018—2019年二年为业绩的爆发期,那么2020—2021年这二年就是很明显的出现了第一次业绩滑坡,而2022年则会出现第二次业绩滑坡。

  同时鉴于量子云自称其未来五年净利润预估分别为:2.31亿元、3.65亿元、4.95亿元、5.69亿元及6.26亿元,我们就很有必要,对业绩承兑中的营收预期与利润预期之间的“显性矛盾”进行深度讨论。

  2018—2019年量子云预估自己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44.57%,但是净利润同比增加高达58.09%,同期量子云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4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17%。

  就这样的数据,敢问量子云管理层,有什么充分把握在这两年期间内获得营业外收入,使净利润得到大幅增长?

  另外再做一组“恐怖”的数据对比,似乎更能揭示问题的玄机。

  2016年10月前后,量子云自称旗下拥有151个公众号、1.5亿个粉丝,按照当时3亿元的估值计算,平均每个粉丝身价为2元。

  到2018年4月,量子云自称旗下拥有981个公众号、2.4亿个粉丝,按照采用动态市盈率估值后的38亿元计算,平均每个粉丝身价达到了15.8元,较两年前的身价涨了近7倍。

  如果这一幕真的是事实,那么2018年,应该中国每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量子云的公众号的粉丝;再结合上图的预期来看,而到了2022年基本上中国每一个拥有微信的人,都是他们的公众号粉丝。 

  这是何等的“壮观”与“荣耀”!量子云简直就是超越中央电视台的存在了!

  但,这样的故事,你会信吗?

  何况——笔者不得不说的是——量子云本身账目便就十分混乱,迄今今仍然没有公开其财务数据“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场收购案最终如何收场,所谓的“微信生态第一股”最终能否登上A股舞台,且让我们“师母已呆”。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