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质疑公司“博眼球”,董事长表示提名独董的正常流程被曲解夸大;昔日味精“大佬”如今业绩不振
业绩久无起色的老牌上市公司莲花味精,近日因为一起人事变动事件备受市场关注。
12月1日,莲花味精提名习银平、邢战军为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其后又火速取消提名习银平为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
此次提名除了带动股价在两天之内连坐“过山车”之外,更令外界质疑公司借此“博眼球”。这家主营产品已被大众淡忘的上市公司,因其突如其来的“曝光度”而再次为人提及。
独董事件风波
提名习银平等人为公司独董,次日股价涨停,随后又火速取消其提名,公司股价以跌停开盘
老牌上市公司莲花味精近来“话题不断”,继11月初的“骗税门”之后,上周再陷“独董风波”。
12月1日晚,一则看似普通的上市公司公告,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被“刷屏”,而公告内容仅仅是这家公司提名了新的独立董事:来自莲花味精的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更换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习银平先生、邢战军先生为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
同时,莲花味精还发布了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公告,习银平声明表示已充分了解并同意作为莲花味精独立董事候选人。
12月2日,莲花味精开盘封死涨停,这被市场解读为提名独董一事的影响。但时隔不到一天,事情出现了变化:当日盘后,莲花味精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议取消提名习银平为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并将尽快提名新的独董候选人。
新的公告立刻引发莲花味精股价震荡,次日,莲花味精股票以跌停开盘,期间曾反弹至涨幅超3%,最终报收于8.39元,下跌2.33%。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近年来业绩平平以至于快被市场遗忘的莲花味精,做出此举或为博取眼球。
12月3日,莲花味精董事长夏建统通过个人新浪微博回应独董事件称“对事情过程深表歉意,本没有大家臆想的各种故事”,夏建统认为,“一个意在完善治理结构包括独董制度的上市公司提名独董的正常流程被曲解夸大。”
事实上,这已不是莲花味精近期首度成为舆论焦点,仅2015年以来,莲花味精已经多次因公司业绩之外的“是非”引发关注。今年9月,莲花味精筹划多时的重大资产重组临时变为定增引发质疑;11月,莲花味精被媒体爆出骗取5000万出口退税。并曾为避免ST而虚增利润。随后该指控被公司予以否认。
与围绕其话题的热度相对照的,则是这家老牌调味品龙头企业渐趋没落的现实。
昔日大牌仅成“年代记忆”
莲花味精201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4.84亿,同比下降274.95%
莲花味精是中国人厨房里的“明星”,但那已经是大约二十年前的事了。
上世纪80年代初,莲花味精诞生,成为河南的“骄傲”,也在此后多年内霸据国内40%的市场,1998年,莲花味精在上交所[微博]上市。鼎盛时期的莲花味精出口数十个国家,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味精“大佬”。
如今,85后的赵辰光对莲花味精的记忆已经淡去了至少十年。“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做饭用过莲花味精,再后来就一直是用鸡精了。”他说,莲花味精的透明塑料袋包装已经十多年没有出现在自己视线里。“买味精做饭的人应该越来越少了。”
赵辰光的直观感受也在超市的货架上得到了某种印证。在北京通州区一家大型超市的调味品货架上,新京报记者发现,以黄色包装为主的各大品牌鸡精占据了大部分货架的位置。莲花牌味精虽依然在售,但与其他各品牌的鸡精、蘑菇精相比,显得毫不起眼。
新京报记者询问该货架理货员是否有莲花牌鸡精出售,该理货人员表示“没听说过”,并建议记者购买其他品牌的鸡精。“莲花是出味精的吧,鸡精你最好还是买××,或者是×××(某品牌)的。”她告诉新京报记者,调味品货架上,鸡精的销量是味精的两倍到三倍,“现在人们都觉得鸡精更健康,有的老年人可能还会买味精。”
除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过时”,莲花味精在行业内也成为“落后”的象征。早在5年前,味精行业的过剩危机已经显现:来自2010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国内味精的产量已达到256万吨,而每年味精消费量仅有140万吨。
2013年7月,工信部对外公告了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以味精为主营产品的老牌企业莲花味精名列其中。被淘汰的产能约占公司当时生产能力的20%。
莲花味精的201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亏损 13.58亿元,流动资产低于流动负债11.79亿元,以前年度借款已全部逾期,且目前无法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
201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4.84亿,同比下降274.95%。而截至2014年末,莲花味精负债率已达到了78.8%。
“折戟”多元化
有观点认为,莲花味精在过去的多元化尝试中“没有目的性,没有紧迫感”
据两年前媒体援引莲花味精内部高管的表述,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调味品大佬之所以逐渐没落,除了市场的因素之外,曾盲目涉足的多元化发展也是重要原因。“莲花集团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投资,但这些钱大都亏掉了。”
从公开可查的资料来看,上市后的莲花味精并非苦守味精主业,而是曾进行过不止一次的“多元化”尝试。
在河南周口地区公司黄页上,可以看到一家“莲花皮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料介绍,这家公司在1998年被并入莲花味精集团,经营范围包括各种高中低档皮鞋面革等。但是,在莲花味精的截至2014年财报里并未出现这家皮鞋公司的名字,而对其的投资和经营状况也无人知晓。
除皮鞋之外,莲花味精还涉足纯净水和物流领域。其2014年年报显示,河南省项城佳能[微博]纯净水有限公司现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同年,公司设立了莲花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并持股49%,2014年全年财务信息并未披露纯净水业务给公司带来的业绩贡献,但物流公司2014年亏损3420万元。
种种迹象显示,莲花味精多年来进行的多元化发展并未收到实质效果。
某不愿具名的河南当地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分析称,莲花味精在过去的多元化尝试中“没有目的性,没有紧迫感”,他认为,当地政府给这家企业的行政支持和财政补贴,让莲花味精在鼎盛时期缺乏危机和求变意识。
重组屡战屡败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今,莲花味精先后4次传出重组计划,最终均成“空欢喜”
在公司这些年的多元化之路上,“重组”一直是伴随始终的话题。今年9月,莲花味精上市以来的第四次重组计划再度宣告流产。
今年5月21日,莲花味精公告,拟进行债务重组和资产收购重大事项,该事项对公司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并以此停牌。公告发布后引发外界关注,“这一次能成功吗?”9月,莲花味精公告表示,公司将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变更为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这意味着,莲花味精重组再次遇挫。
这一次,外界并未有太多意外,因为在此之前,该情境已经上演多次。
早在多年前,主业已然不振的莲花味精,就开始多方寻求重组的可能性。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今,莲花味精已经先后4次传出重组计划,而最后这些计划无一例外成为“空欢喜”。
2006年,莲花味精首次爆出“重组”,据媒体报道,JP摩根、高盛、美林等海外财团欲出面,帮助莲花味精进行融资,但该事项后来再未有下文。
两年后的2008年,市场传言美国黑石集团有可能收购莲花味精,传言甚至称美国黑石亚洲区总裁梁锦松秘密造访了莲花味精,并与公司高层协商股权收购事宜。但直到最后,这传言中的利好并未成真。
2014年11月,莲花味精公告称,第二大股东项城市天安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睿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康投资)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一个月后,莲花味精再次发公告称,鉴于目前推进资产重组条件尚不成熟,决定终止筹划本次资产重组事项。
更名“莲花健康”定增玩金融
称涉足金融是为分散公司单一味精业务风险,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而根据莲花味精最新的定增公告,此前多元化尝试失利的莲花味精,仍准备将多元化进行到底。这一次,公司将目光瞄准了时下热门的大健康、智慧农业甚至金融行业。
11月17日,莲花味精公告称,将募集资金31亿元,除了用于传统主业味精及产业链继续扩大产能之外,公司还将进军大健康、智慧农业、现代C2B等。
11月28日,莲花味精再次对外发布公告,决定换掉“莲花味精”这一曾经的金字招牌。公司表示,“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河南莲花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莲花味精表示,上述投资将使公司的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改善,单一业务的风险将得以分散,有利于公司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在莲花味精此次公布的定增方向中,金融业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据了解,此次募集资金中的6亿元将用于控股金融租赁公司,借此正式进军金融租赁行业。除控股金融租赁公司之外,莲花味精在其11月24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拟出资5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莲花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并与福建平潭睿泰福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宝复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共同投资一家第三方理财公司。
对于公司涉足金融行业的考虑,莲花味精在其可行性报告中解释称:“为了分散公司单一味精业务的风险,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为上市公司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12月4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多次致电莲花味精证券部,但其电话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2013年7月,工信部对外公告了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以味精为主营产品的老牌企业莲花味精名列其中。被淘汰的产能约占公司当时生产能力的20%。
□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北京报道
报料邮箱:posuo1028@qq.com
(原标题:莲花味精陷独董事件风波)
进入【莲花味精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