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二重主动退市失败的反思 退市梦碎有征兆

2015年04月07日 01:19  北京商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小股东的用脚投票,让*ST二重(601268)大股东主动退市的愿望最终落空。在这场中小投资者与公司大股东之间利益诉求的博弈中,即使面对的是退市整理期内不可避免的连续大跌,散户投资者最终还是选择了对大股东的溢价收购说“不”,而散户投资者所做的抉择最终是否能带来更多的利益,还都是未知数。

  数据反常 退市梦碎有征兆

  上交所[微博]要约收购信息显示,截至4月3日,国机集团预受要约的股东为12759户,预受要约股份数量合计约1.12亿股,较主动退市要求的1.71亿股尚存约5900万股差距。而这也意味着*ST二重大股东国机集团拟主动退市的计划正式流产。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上市公司在要约收购的最后3个交易日都会出现井喷的情况,然而,*ST二重却并未出现这一幕。以2013年曾出现过要约收购的重庆啤酒为例,在2013年12月2日-4日最后3个交易日中,预受要约股份总数较此前19个交易日中预受要约总数之和增长了约75.5%。而在要约收购的最后3个交易日中,*ST二重预售要约股份总数为2086.7万股,较此前预受要约总数仅增长了22.7%。“这说明大股东的要约收购方案诱惑力并不大。”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如是说。

  小散风险博收益的双刃剑

  “与8.5元的发行价相比,2.59元的要约收购价格太低了。”当被问及为何不接受要约收购时,北京一位投资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据了解,不予接受要约收购的主要是账面亏损较为严重的投资者。而虽然知道在接下来的退市整理期中公司股票还会大幅杀跌,但是他们还是放弃了大股东的要约收购。“目前的市场行情很好,3元股都不多了,说不定*ST二重在整理期会出现高于要约收购价的情况。”上述投资者如是说。不过,在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看来,市场氛围再好也只能起到减少跌幅的作用,出现整理期大幅炒作的可能性并不大。

  “若从短期来看,投资者的亏损幅度将会加大。”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是说。按照交易所规定,在4月28日公司年报出炉之后,若净利润最终为亏损,上交所将在年报披露后的15个交易日内做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而从做出该决定后的5个交易日届满的下一个交易日起,公司股票正式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而上市公司在退市整理期多以大幅下跌为主,以将被强制退市的*ST博元为例,上周4个交易日连续跌停,累计跌幅达18.62%,而去年退市的长航油运也在退市整理期下跌逾50%。

  从长期来看,投资者的选择则可能带来较高的收益。有分析人士认为,若公司连续三年盈利且在2018年重新回归A股市场的话,其股价可能大幅上扬。不过,对此也有分析师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能否连续三年盈利、能否重新上市都很不确定,同时在三年后注册制已经全面运行,届时IPO市场状况也不确定”。

  主动退市失败有借鉴意义

  在要约收购失败之后,有投资者认为公司很可能拿出第二套主动退市的方案,诸如火速推出重大资产重组等。带着投资者的猜测,北京商报记者昨日向公司董秘王煜致电并发送短信了解相关情况,但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尚未做出回复。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却认为,在去年预亏78亿元的基础上,公司在发布年报前拿出一份重组方案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上述资深业内人士看来,*ST二重作为首家拟主动退市的公司,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主动退市,但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提升了中小股东的话语权,利于今后拟主动退市的企业提高要约收购价格。”在该业内人士看来,在今后主动退市过程中,大股东为提高成功概率,可能会适当比例地提高要约收购价,从而利好保护散户投资者的权益。

  北京商报记者 马元月 董亮/文 王飞/制表

进入【*ST二重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ST二重退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无锡副书记跳塔自杀 前一天开会表情正常
  • 体育英超-曼城1-2客场3连败跌至第4
  • 娱乐赵本山北京老根山庄将营业 面向百姓大众
  • 财经上海再现排队买房 成都市民弃假看房
  • 科技莆田系大战百度:三日内重启会谈
  • 博客空姐说“稍等”被乘客泼水和辣酱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近14年未出过省状元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沙黾农:不会小打小闹 大盘掀掉6124
  • 余丰慧:人民币纳入SDR够不够格?
  • 冉学东:最好抛弃住房公积金制度
  • 陈思进:“卖房炒股”论是极不负责的
  • 陈光:亚投行的利益纷争与金融陷阱
  • 张化桥:中国股票便宜吗?
  • 陶冬:美国就业放缓 新兴资金流失
  • 冉学东:官媒为何力挺牛市
  • 徐斌:股市太任性 监管层也坐不住
  • 说钱:很多人没看懂央行最新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