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集团“分家产” 包钢稀土淡出上游控制权

2014年02月20日 01:53  第一财经日报 

  张国栋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包钢集团”)正在试图对旗下两家上市平台资产做出更清晰的划分,以解决二者之间久已存在的对稀土资源的纷争。

  包钢股份(600010.SH)2月20日对外发布公告称,其接到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关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规划》(下称《实施规划》)。

  《实施规划》显示,鉴于包钢股份的发展战略是优化钢铁,突出资源,向资源型企业实施战略转型,包钢集团承诺将拥有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项目优先注入包钢股份;包钢股份为包钢集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上游矿产资源及相应产品的唯一整合方。

  包钢集团旗下另一个上市平台包钢稀土(600111.SH)未来的发展战略则是重点发展稀土材料应用,扩大中高端领域稀土材料应用范围、提升稀土应用技术水平、增加稀土产品附加值。包钢集团承诺,将支持包钢稀土重点发展稀土冶炼、分离、材料及应用领域,包钢稀土为包钢集团稀土冶炼、分离及应用业务的整合方。

  如果说煤炭、铁矿等资源和产品容易切割分配,但在稀土领域,由于其在开采利用中多有重叠,包钢股份与包钢稀土的“争夺”由来已久。

  根据包钢股份近期公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该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98亿元,主要用于收购包钢集团选矿相关资产、白云鄂博矿综合利用工程项目选铁相关资产、尾矿库资产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原属于包钢集团旗下的白云鄂博的铁矿主要是多金属伴生矿,尤其西矿的稀土、铌、钪等储量非常丰富,包钢股份在获得铁矿资源的同时,也将稀土带了进来。但在此前,包头乃至内蒙古当地的其他稀土冶炼分离厂,其原料主要来自包钢稀土的供应,而包钢稀土除了卖产品,也一度通过卖原料获得不菲收益。

  这其中,屡次让包钢稀土在环保核查时卡壳的尾矿坝资产,更是能提供巨额财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2013年12月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钢白云鄂博铁矿选矿尾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3年11月30日,该尾矿库的尾矿资源储量为19712.49万吨。

  如今,这项资产的归属最终也有了答案。

  外界看来,集团通过对两家上市公司重新定位,包钢股份今后将转为一家资源性企业,而包钢稀土则要专心做好稀土的下游加工。“围绕稀土资源的‘争斗’可以告一段落了,对包钢股份是利好,对包钢稀土绝对利空。”包头当地一家稀土企业高层如是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包钢股份也在最新公告予以说明,对于尾矿库资产尾矿资源开发利用,其在完成对包钢集团尾矿库资产的收购后,尾矿库资产的尾矿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实施主体为包钢股份。

  包钢股份副总经理刘金毅曾对媒体表示,这次收购完成后,包钢股份将在掌握白云鄂博西矿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集团所属的白云鄂博东主矿和尾矿库资产。

  “包钢集团把手上最优质的资源给了包钢股份,如果说白云鄂博矿主要是铁矿,给了也说得过去,但尾矿坝里基本是稀土,把这个也给了,只能说明包钢集团很有想法。”前述稀土企业高层人士说。

  包钢股份将使用现有尾矿场地、浓缩池等设施建设尾矿造浆、分级、磨矿、尾矿浓缩输送等系统,并利用现有选矿工艺设备逐步建设相关产品的深加工生产线,最终实现尾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而致力于通过稀土整合做大的包钢稀土,其重组之路并不顺畅。根据此前公告,早在2012年12月28日,包钢稀土就曾与内蒙古自治区的12家稀土上游企业签订了《整合重组协议》,但直到去年底,整合企业的数量虽然得到优化,但包钢稀土要想实现对其的控股,还需要不短的时间。“9家公司在规范运作、财务管理、环保达标等方面,全面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尚需具备很多条件。”

  根据公告,包钢集团、包钢股份、包钢稀土还将适时签署相关关联交易协议,对涉及的关联交易事项进行明确约定。

进入【包钢稀土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家宴款待连战:吃羊肉泡馍
  • 体育欧冠-厄齐尔失点阿森纳0-2拜仁 米兰负
  • 娱乐高凌风弥留频喊:我饿了 临终前泪望前妻
  • 财经国五条出台一周年:房价普涨调控目标落空
  • 科技新浪科技2013年度风云榜颁奖盛典
  • 博客马未都:北上广等19城学区房还得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校规出台:私处不准别人摸 考研成绩
  • 叶檀:公务员体制如何打破黄宗羲定律
  • 陶冬:新兴市场值得买吗?
  • 丁大卫:二月行情突破半年线奔年线
  • 金鼎:目前形势对多头更有利
  • 连平:流动性问题再反思
  • 李锦:大集团重组成国企改革两大看点
  • 张庭宾:万吨黄金为人民币危机兜底
  • 叶檀:温州地下金融入虎笼
  • 王海滨:香港精神已死
  • 黄有光:中国房价并没有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