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集团三季度业绩复苏 行业洗牌龙头企业受益

2013年10月31日 01:34  每日经济新闻 

  海大集团正逐步走出二季度以来的低谷期。

  10月28日,海大集团(002311.SZ)发布了2013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8亿元,同比增长15.52%,表现好于上半年。与此同时,第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虽同比仍有下滑,但幅度也小于上半年。

  在遭遇上半年禽畜、水产品终端消费下滑、全国天气变化异常等困境之后,海大集团的业绩从第三季度开始表现出明显向好迹象。而从整个前三季度看,海大集团的表现又明显优于行业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饲料行业目前正进入深刻洗牌期,预计未来会有大量中小饲料企业退出市场,作为行业龙头的海大集团,未来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另外,海大集团在全国有2万多亩土地,在土地流转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将给公司带来明显利好。

  三季度业绩趋稳/

  受天气、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海大集团在今年上半年陷入低谷中。公司的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8.60%和20.30%。

  公司称,在行业整体发展不快的背景下,公司的业绩受到禽畜、水产品终端消费下滑、上半年南方地区气温偏低不利于动物生长、华南区域持续降雨、各类养殖产品在养殖过程中病害增多产量下降等多方面的影响。

  到了第三季度,上述不利影响逐步得到缓解。据了解,海大集团的销售情况从8月份开始回暖,9月份表现较好。单单9月份,公司整个饲料销售实现了20%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第三季度猪饲料和鸡饲料增幅表现都较为抢眼。据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第三季度公司鸡料增速超过30%,鸭料增速也超过了10%,毛利相对较高的猪料同样保持30%以上的增速。该研究报告认为,猪料有望成为公司的下一个增长点。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大区猪料总经理邓玉亮今年8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3年,他们的猪料销量预计接近80万吨,计划在2014年突破100万吨,2015年冲击广东省第一。

  不过,虽然少了气温偏低、持续阴雨等困扰,第三季度多个强台风造成的灾害天气,依旧给公司的销售造成不小的考验。

  以今年8月份的台风“尤特”为例,其造成广东省汕头、梅州、揭阳等市渔业经济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部分地区鱼塘漫顶、塘基崩塌、网箱损毁,大量鱼虾流失、死亡。媒体报道称,受其影响,预计广东省水产养殖经济损失近19.6亿元。

  不过,最终的业绩证明,海大集团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海大集团公告显示,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52%,高于上半年增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扣除非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2.5%和8.18%,这两个数据也都比上半年要好。

  而从前三个季度来看,海大集团的业绩也是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今年1~9月份,全国饲料整体销量下滑了10%。而海大集团则逆势增长14.91%。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公司海外市场收获颇丰。海大集团在越南的子公司——昇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较去年实现了76%的增长。

  东南亚水产养殖丰富,人力和土地成本都较低,据悉,海大集团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在该区域的布局。

  “双轮驱动”领跑行业/

  分析人士指出,海大集团跟一般公司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其拥有“产品”和“服务”两个轮子,这种模式成为其领跑行业的重要因素,也是三季度同样遭遇异常天气的情况下,仍能取得不错成绩的深层次原因。

  在产品方面,海大集团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研究方向,在水产饲料、畜禽饲料、水产动保产品、禽畜动保产品、优质苗种等领域都推出多个高价格、高质量、高效益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公司产品升级的有力支撑。

  除了研发外,海大人还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有着苛刻要求。

  以该公司三水番灵厂为例,该厂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备战计划。从原料到货检测,每日巡检库存质量,再到筒仓清理,一步一个脚印,总结管理经验并最终形成了相关控制标准。

  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客户的高满意度。根据海大集团方面的统计,除部分烂袋投诉外,三水番灵厂2013年第二季度的市场质量投诉为零,产品品质受到华南大区各销售部以及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好产品的基础之上,海大集团还在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从而形成“产品+服务”的市场推广策略。

  据了解,公司原来的业务员以跑塘口的形式,向养殖户提供指导服务。他们平均2到3天去一次,形成了全程、全方位的服务覆盖。

  现在公司对服务又进行了升级。每个经销商都成立了服务站,公司每天在服务站对前来的养殖户进行培训。这种模式被称为“水产技术服务部模式”。

  “一个服务站每天都会有几十个人养殖户过来培训,我们还会对养殖户拿过来的水产品样本进行检测。”知情人士透露说,这样不仅使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10月初,海大集团公司“水产技术服务部模式”成为“2013年中国水产业年度风云榜”评选活动“年度经营模式”的候选对象。这意味着,海大集团的“服务牌”获得了外界更多的认可。

  申银万国[微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服务体系的成功最终体现在养殖效果上,养殖户最关心“饵料系数”,养殖户使用海大饲料及全套养殖模式饵料系数平均比市场低0.1~0.2,平均每亩塘盈利比其他养殖户高出500元左右。

  海大集团称,上半年,公司加强服务体系的升级建设,在主要核心区域开始建立专业服务站,提高对养殖户服务的覆盖面,并提高服务效率,服务标准更加标准和规范,已经取得良好的进展。

  “公司在服务方面继续大力安排培训和技术推广的专题会议,为养殖户在行情困难时提供多种养殖模式和销售策略,保证公司养殖户盈利广度及幅度远高于同类的样子群体,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提升了公司和养殖户的粘性,也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养殖客户群体。”在取得的效果方面,公司如是表示。

  申银万国的分析报告指出,海大集团水产饲料销量增速持续领先行业,关键还是在于其完善的养殖服务体系并能将其贯彻到底。

  有饲料业分析人士指出,饲料行业已不再是单纯依靠打饲料价格战或者是加大饲料产能抢地盘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时候了。当下是一种综合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的竞争,硬实力是指产品、技术等,软实力则是公司的服务、管理等。

  行业洗牌创造更大空间/

  公开数据显示,10年前,国内饲料企业为23000家,到2012年已降低到10000家,中国的饲料企业在以每年1000家的数量在减少。

  而在整个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目前洗牌的程度在进一步加深。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在今年5月份公司的股东大会上甚至判断,当前的养殖业状况对业界的洗牌有所影响,全国1万家饲料厂,可能不到五年,只剩下3000多家。

  一个能够作为参考的例子是,公开数据显示,美国1978年有1万家饲料企业,但经过多年的淘汰整合,到2012年只剩下300家。

  企业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海大集团等龙头企业聚集,在洗牌过程中,这些位于行业前列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分析人士预计,现在行业最大的企业市场份额也只有10%。随着淘汰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除了被淘汰的产能留下的市场空间外,饲料行业本身的增长空间也较大。据了解,中国有6亿头生猪量,其中一半仍使用的是玉米等作为饲料,如果全部采用工业饲料,市场增量显而易见。

  而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居民对各种肉类消费有望继续增长。

  业内人士透露,这个行业的市场空间很大,除了饲料本身外,还可以向全产业链延伸。比如向上可以进入种植、保健品行业,向下可以进入养殖、屠宰等行业。他介绍说,其实美国不少公司提供的就是这种从种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服务。

  海大集团还有一个利好是,公司在广东、湖南、湖北等地有总面积高达2万多亩的土地。而目前土地流转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的主要聚焦点。

  市场分析认为,公司2000亩以上的成片土地就有好几块,在土地流转改革继续推进的背景下,公司明显受益。

进入【海大集团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北京警方破获冲撞金水桥暴力恐怖袭击案
  • 体育艾弗森正式宣布退役 西甲C罗3球皇马7-3
  • 娱乐比伯被爆床上淫技 巴拿马1夜召10妓
  • 财经中行高山案嫌犯数次用拉杆箱装满钱行贿
  • 科技手机App频繁更新背后猫腻:保持活跃
  • 博客李银河:《小时代》狂赚数亿令人绝望
  • 读书薄一波忆:毛泽东两夺周恩来总理权力
  • 教育中学定恋爱标准:男女生一起闲逛即恋爱
  • 李罗力: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
  • 叶檀:谈市场化之前先谈信用
  • 陈虎:废除国企官员行政级别的另解读
  • 程国强:日本海外农业战略的经验启示
  • 张欣:反抽行情 做好短炒的准备
  • 易鹏:李克强给创业者送礼
  • 江濡山: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词
  • 金岩石:楼市非理性繁荣还将持续10年
  • 西向东:中美展会有什么不同(多图)
  • 叶檀:小产权房合法化房价会崩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