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食言减持华谊兄弟:投资新领域谋华谊系

2013年10月30日 15:02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王中军为什么“反口”减持华谊?

  华谊兄弟是枚重要的棋子,但不一定是王氏兄弟娱乐帝国中的全部。事实证明,说大话是商业里的家常便饭。

  史实证明,说大话是商业里的家常便饭。

  话语人:王中军,华谊兄弟实际控制人

  话语时间:2013年5月初

  话语:我们两个人短期内不会卖股票。

  后续:5月24日,抛售华谊兄弟457万股,套现1.41亿元。后又于8月16日、8月20日先后减持华谊兄弟共计套现4亿元。

  作者 魏武挥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两家很重量级的自然人创业的影视业公司,除了市值超过470亿的华谊兄弟外,另外一家就是出身电视业的王长田[微博]所创办的光线传媒,市值大概在330亿人民币上下。

  这两家公司可谓一时瑜亮,不过侧重点不太相同。华谊兄弟的优势是电影,光线传媒的优势是电视,而在过去,各自的优势又恰恰是对方的劣势,但今年以来有所变化。

  电影产业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行当,巨资投入结果打了个水漂是常有的事。作为一个上市公司,需要有相对稳定的资产及资产收益率,对于华谊而言,就是“大导演+广告”模式。

  具体来说,大导演指的是冯小刚,而广告模式则指的是植入广告(通常意义上,被称为赞助,因为严格按照广告法第六条之规定,植入广告是非法的,必须改为赞 助),华谊可以说是中国最早规模化运作植入广告的公司。后者依附于前者,如果票房不够,植入广告基本也就歇菜了。故而,华谊在电影上最核心的模式就是大导 演制度。

  这个模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冯小刚也不是常胜将军,有可能会失手;其次,冯小刚未来必然会退休,需要有新的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替补者。华谊不是没有动脑筋,比如在内部搞以导演为核心的工作室制度,定期实施末位淘汰,希望由此分散风险,产生新生代。

  但这只是“术”层面的操作路径,至多成为一个不错的电影生产公司,华谊显然不会满足于此——而且来自光线的挑战也很猛烈,后者借助《中国合伙人》和《致青春》这种小制作高票房的电影,拿下了今年上半年18.9亿元的票房,超过了华谊成为老大。

  无论是从外部竞争还是从内部转型,华谊作为娱乐业顶尖资源生产和整合者,需要有更多的扩张。华谊有经纪人公司,旗下颇多大牌明星,华谊也涉足电视行业,高价收编张国立公司,以图补上电视剧这块短板。华谊还把目光投向了游戏行业,2010年就投资参股了北京掌趣科技,曾套现获利近4亿,目前依然持有该公司逾 10%的股份。今年又大手笔并购了手游公司银汉科技,后者是中国移动[微博]游戏领域中的老二,仅次于腾讯。

  华谊的业务结构大致分为“传统+新增长点”两部分,前者有“电影、电视、经纪人”三驾马车,后者则包括“文化旅游、游戏”两条腿。文化旅游属于长期项目, 华谊先后建了四所主题公园,但回报周期长。而游戏而言,是出了名的风险大但短期回报可能会很高的行当。华谊有娱乐内容生产大腕的身份,进入游戏业,颇多资 源可以借用。

  不过,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并购,是很惹眼的事。与喜欢埋头做事的光线王长田不同,王中军更偏向于人脉经营,是出了名的长袖善舞。这种特征使得他其实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个人投资者。

  王中军的减持,华谊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孩子工作和进行新领域投资,我个人更愿意相信的是后者。套现后以私人(或一家不上市的公司)身份投资,有四大好处:动静小;可以进入相对早期的公司,代价低;如果投资结果不理想,可以让上市公司接盘,确保不会损失太大;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要装在华谊兄弟这个上市公司,某些投资做得好,将来也可以做出第二家、第三家上市公司来,形成华谊系。

  在王氏兄弟的娱乐帝国中,华谊兄弟是一枚重要的棋子,但要说就是他们的全部,也不一定。更何况,尽管有减持,王氏兄弟依然牢牢把控着华谊兄弟。在不失去控制权的情况下,做一点套现另谋新机会,这种做法,倒也属正常。

进入【华谊兄弟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媒体解析收入分配改革等三中全会5焦点
  • 体育湖人揭幕战14记三分逆转快船 热火擒公牛
  • 娱乐比伯被爆床上淫技 巴拿马1夜召10妓
  • 财经中行高山案嫌犯数次用拉杆箱装满钱行贿
  • 科技手机App频繁更新背后猫腻:保持活跃
  • 博客实拍:吉普车冲撞事件后的天安门
  • 读书薄一波忆:毛泽东两夺周恩来总理权力
  • 教育国人花300亿学英语成绩差得堪比“国足”
  • 易鹏:李克强给创业者送礼
  • 江濡山: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21个关词
  • 金岩石:楼市非理性繁荣还将持续10年
  • 西向东:中美展会有什么不同(多图)
  • 叶檀:小产权房合法化房价会崩溃吗
  • 陈季冰:宪法教授奥巴马
  • 水皮:王健林撬动自身大发展的杠杆
  • 花木兰:没有比有房族更肥的肉了
  • 刘杉:三中全会的改革逻辑是什么
  • 沈建光:上海自贸区的四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