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暴利诱惑78股涉足小贷 逾期严重45亿投资堪忧

2012年11月16日 06:0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安丽芬北京报道

  11月12日,位于浙江的万里扬(002434.SZ)董事会通过了一份收购其第一大股东持有的小贷公司24%股权并增资的议案,总计金额8325.2万元。

  至此,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投入小额贷款公司的金额达到了约45亿元,涉及上市公司达78家。

  日前,央行发布的《2012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今年9月末,全国小贷公司已达到5629家,贷款余额5330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414亿元。

  据此粗略估算,每72家小贷公司里有1家是上市公司参与的。

  但风险也在集聚。

  “今年明显比去年的逾期多了不少,主要是中小型的实体企业,利润增长也比去年减少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忧心忡忡,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逾期的企业抵押物资质太弱,有些甚至难以变现。

  小贷公司井喷之年

  自从2008年央行和银监会出台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以来,上市公司不断涌入。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发布公告拟参股或发起设立小贷公司的分别为9家上市公司,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11家和12家,而到了2012年,这一数目骤升至37家,几乎是前四个年份的总和。

  另外,分布区域也在变化。2008年成立小贷公司的9家上市公司里,有8家是浙江的,1家是上海的,因为当时浙江属于第一批小贷公司的试点省份。2010年和2011年仍以南方的省份为主,主要有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到了2012年,北方省份的上市公司也蜂拥进入小额贷款业务,尤其是河南。

  本报记者还发现,上市公司在小贷公司身上越来越舍得花钱。

  2008年,上市公司涉足小贷公司之初,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的金额低于4000万;2009年,江南高纤(600527.SH)和澳洋顺昌(002245.SZ)分别斥资1.5亿元和7000万投资设立了小贷公司,其余仍没有超过4000万。而到了2010年和2011年,友阿股份(002277.SZ)投了1.8亿元、南京高科(600064.SH)投了1.4亿元。2012年,博瑞传播(600880.SH)、吉林森工(600189.SH)和通达股份,分别斥资3.7亿元 、2亿元和1.8亿元。

  高额净利率的诱惑

  “我们也可以为我们的上下游客户服务,这也有助于主营业务的发展。”上月刚公布要设立小贷公司的福建金森(002679.SZ)董秘办人员如此解释。

  但其实仍离不开“利润”二字。

  “这边的小贷公司一般都能达到15%左右的净利率,注资1亿的小贷公司1年的净利一般都会有1000多万。”山东一位金融办人士透露,贷款利息年化后一般为15%-18%。

  这一水平还远比不了上市公司参股的小额贷款公司。

  三变科技(002112.SZ)控股的三变小贷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收入2515.03万元,净利润1519.61万元,净利润高达60.42%。

  大东南(002263.SZ)今年收购的大东南小贷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982.79万元,净利润3677.37万元,净利润率高达46%;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03.19万元,净利润3069万元,净利润率更是高达66.67%。

  但高利润率难以避免高风险。

  “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好,逾期很严重。”上述金融办人士透露,辖区内的小贷公司每月都会提交财务报表,每周都会有监督员去了解情况。目前掌握的情况是,有很多企业到期还不上,有些延期好几个月还是还不上,一些公司已经走法律程序了。

  “今年整体逾期非常严重,情况比去年还不好,尤其是宁波地区的中小企业。”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内部人士透露,那里的业务员目前已基本不朝外放款了,目前的任务就是追回逾期贷款。

  据本报记者了解,小贷公司的抵押物资质比较低,很少使用土地和房产,大多是设备、汽车等消耗品甚至红酒、干货等现货,变现能力并不强。

  “目前很多小贷公司通过拍卖公司把抵押物挂上去,很久都没人过问,另外转手也转不出去。”上述金融办人士透露。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当选总书记 军委主席 常委名单
  • 体育中超-里皮牵线恒大将与AC米兰谈合作
  • 娱乐毛阿敏谈上海个唱 自夸很牛很纯真
  • 财经汽柴油价今日起每吨下调310和300元
  • 科技深圳地铁遭WiFi逼停调查:会干扰但合法
  • 博客上海体育局:女排队员遭教练性骚扰声明
  • 读书史海钩沉:毛泽东为何不与贺子珍复婚
  • 教育90后女生未谈过恋爱2年写5部爱情长篇
  • 育儿孕妇生下双龙双凤4胞胎叹养育压力大(图)
  • 张明:全球萎靡中的中国亮点
  • 安邦智库:中国的能源策略正在遭遇困境
  • 海就:经济危机是公地悲剧型制度的结果
  • 于晓华:未来十年中国还可保持5%的增速
  • 叶檀:企业打民粹牌自毁长城
  • 西向东:中国哪些物价比美国便宜(图)
  • 李玲:常委见面会传出积极信号
  • 王海滨:长期债务危机刚刚拉开序幕
  • 陈岳峰:2012年中国零售业发展回顾
  • 白明:从320个字读出的对外开放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