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1413家公司科研经费不具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7日 02:29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静

  截至4月26日,有可比数据的1413家上市公司明确披露科研经费的总金额达到1164.3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4.8%。但总体而言,科研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偏低,仅为1.14%,但其中的亮点在于,战略新兴产业集中的中小板、创业板科研经费投入力度较大,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5.3%。

  专业第三方知识产权咨询机构华凯弘信总经理邵男表示,在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旧有技术的改造还是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都需要自主创新,而从国际经验来看,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才具有竞争力,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漫画/王力

  整体占比仍偏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在已披露2011年报的238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508家公司明确公布了“研发费用”项目,在具有可比数据的1413家公司中,研发费用总额达到1164.38亿元,与2010年同期的932.8亿元相比,增幅高达24.8%。

  但是,整体而言,国内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仍偏低,上述研发费用总额仅占到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14%。

  但分市场来看,新兴产业较为集中的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的力度较大。

  数据显示,有可比数据的564家中小板公司2011年度研发费用共计290.8亿元,与2010年度的193亿元相比,大幅增长49%。而从研发经费占比来看,上述中小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到9310亿元营业收入的3.1%,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整体上市公司1.14%的投入水平。

  而在创业板市场,明确披露研发费用的29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合计的研发费用金额为73.38亿元,与2010年度的51.5亿元相比,增幅为42.5%。而从研发费用占比来看,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占到1371.4亿元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

  在创业板市场,研发经费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8家,分别是神州泰岳(300002)、国民技术(300077)、中青宝(300052)、数码视讯(300079)、慈星股份(300307)、汇川技术(300124)、大富科技(300134)、天源迪科(300047)。

  在全部披露2011年报的30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机械设备行业共有89家,2011年平均研发支出为2933.07万元,占行业平均年营业收入的5.39%。2011年该行业的平均研发支出较2010年增长30.94%。64家信息技术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每家公司平均研发支出为3212.33万元,同比增长50.8%,占行业平均年营业收入的10.21%。24家生物医药公司的平均研发支出为2360.72万元,占行业平均年营业收入的5.48%。2011年该行业的研发支出金额较2011年增长49.07%。

  而在上述56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的有60家,比亚迪(002594)科研费用高达27.7亿元,其次为金风科技(002202),科研费用为7.8亿元。

  新兴产业投入力度大

  分行业来看,机械装备、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是科研投入的主力军。

  信息技术行业是最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兴通讯(微博)(000063)在年报中介绍,自主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第一大动力,公司每年的科研开发投入均保持在销售收入的10%左右,现在研发人员已超过3万人。

  长江证券研究员陈志坚认为,中兴通讯研发费用虽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随着公司规模效应的显现,其在2011年营业收入的占比已经微降至9.85%,而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可持续的技术及产品创新提供了保障。

  烽火通信(600498)2011年研究与开发费用达到6.9亿元,与2010年度相比增长21%,占到公司年度营业收入70.5亿元的9.7%。

  此外,汽车行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销售规模较大,企业投入的科研经费也较大。

  上汽集团(600104)2011年度研究开发费高达57.25亿元,与2010年度的39.7亿元相比,增幅达到44%。

  上汽集团介绍,2011年公司及下属企业共完成汽车新产品开发并获国家产品公告1017个(整车),新申报产品环保目录587个车型,申请新产品3C强制性认证证书243个单元。技术创新对公司产品开发和产销量大幅攀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新品贡献率达81.8%。

  2011年上汽集团及下属企业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共计805项,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支出105.7亿元。上汽集团评选出公司级技术创新奖83项,同时本年度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基于中级轿车平台的荣威550车型自主开发》等3个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汽集团全年申请专利1017项,其中发明专利258项;获授权专利871项,其中发明专利105项。

  比亚迪(002594)2011年度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7.7亿元,与2010年度的20亿元相比增长38%,201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67%,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比亚迪在董事会报告中表示,公司历来重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工作,将新产品研发作为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2009-2011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保持在3%以上。

  2011年度,比亚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240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62项、实用新型专利993项、外观设计专利247项,已获授权的专利总计2116项。

  披露充分度待提升

  业界人士指出,目前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是否披露研发费用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等信息属于自愿披露的内容,但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及增强上市公司透明度的角度而言,上市公司在研发方面的信息披露充分度仍有待提升。

  在财务处理上,关于研发费用的规定,主要是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有所涉及,但对研发费用的范围没有像国际会计准则那样做具体的列举,所有可以直接归属于研发活动产生的费用,除注册费和律师费之外,多在研发费用中归集。

  从当前实践来看,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信息主要是在年报附注中披露,大部分上市公司选择在“管理费用”科目下明确列示费用化的研发费用,在“无形资产”科目下的“开发支出”中明确列示资本化的研发费用。

  此外,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明确披露研发方面的投入情况。华凯弘信发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报告(2012)》就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信息不全面、信息误导、专利归属权不明确等问题,乐视网(300104)等公司没有披露研发费用信息,光线传媒(300251)等6家公司甚至没有披露专利信息。

  华凯弘信的专家指出,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研发费用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才能维持生存,研发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5%才具有竞争力,从当前数据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还是明显不足,特别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从事的是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在研发信息披露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目前,在上市公司中,有大量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从而获得税收优惠。但是,业内专家也指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针对的是所有企业,从鼓励创业的角度而言,并不宜定得过高,但是作为上市公司,则应该对此有着更高要求。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规定的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其主要的量化指标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开发的人员占到10%以上;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综合应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