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超六成公司一季报预喜 企业盈利能力环比将改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30日 09:59  大众证券报微博

  记者 李宇欣 夏明月

  本报讯 沪指周四再跌1.43%,但超华科技却逆市上涨3.96%,盘中曾一度触及涨停板,该股3月份上涨49.19%,今年来累计大涨68.24%。业绩优良是超华科技连续大涨的催化剂,该股去年净利润增57.58%,又预告今年一季报业绩增长350%。

  像超华科技这样靠业绩支撑股价的公司还有很多。如汤臣倍健(微博)去年净利润增长102.41%,预告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80%,3月份股价大涨35.40%。再如沱牌舍得去年业绩增长155.24%,预告今年一季报业绩增长220%,3月份股价上涨了19.41%。还有川润股份东宝生物等近期市场的强势股都体现出业绩优良的特征。

  从年报来看,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确实不佳,净利润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但是也并非没有亮点。首先,已披露年报的1138家公司中,有115家去年净利润增长超过100%,绩优公司占比较2010年并不逊色多少;其次,已发布分红送转预案的公司占比高达71%,远超去年不足50%的占比,特别是现金分红的力度和比例空前。

  从某种意义上说,年报代表的是过去,且市场原本对之就没有太高的预期,而一季报则不同。经济下滑放缓、政策预调微调、通胀如期回落的大背景下,一季报预告正在孕育希望。目前有282家公司发布一季报预告,预喜(包括预增、略增、续盈、扭亏)的公司多达181家,占比超六成,大幅超过年报。进一步分析一季报预告可以发现,行业间和同业公司之间的业绩分化也比较严重。从行业来看,很多非金融周期性行业一季报增速继续负增长,包括化工、机械设备、电子等,而消费品的业绩增幅很多都超过了30%,如食品饮料、商业贸易、中药、渔业、种植等行业。当然,这也和宏观经济环境有关,历史上经济下滑过程中,消费类行业业绩更为稳定。

  “当然,上市公司业绩是宏观经济的一部分,或者是宏观经济的简化版,反过来看也可以用来判断宏观经济的趋势。”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锋表示,业绩由收入和盈利能力决定,一季报预告毕竟只有200多家公司,要准确分析一季报业绩还要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虑,初步认为一季度企业收入增速将继续下滑,但盈利能力环比将改善。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4%,比去年12月下滑1.4个百分点。同比上,工业生产继续下滑,并没有明显减缓。但是一季度的需求环比在好转,首先是下游如房地产需求环比回升,其次是官方PMI上升意味着中游制造业的需求在好转。比如化纤价格反弹、造纸价格企稳反弹、钢铁价格企稳回升,以及航运价格上调等。申银万国(微博)研究认为,在价格企稳回升的带动下,低价库存的优势将开始体现,毛利率也将得到改善。

  综合考虑微观企业和宏观趋势后,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寇建勋认为,资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或许能形成比较好的避险效应。前者由于具备转嫁产业成本和议价能力,对于经济下行的控制会更主动,而后者的主要看点是国家的产业投资扶持,存在政策红利。李剑锋表示,从业绩的角度,消费品、农林牧渔等行业一季报最有优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