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金旗下银行分红比例拟再降5% 为银行再融资减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 04:44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丁玉萍

  2月1日,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央汇金公司原则上同意今年对其持股的大型银行分红比例再下降5个百分点,以支持有关银行增加以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能力。

  汇金曾于2010年5月将中行、建行和工行2009年的现金分红比例由50%降至45%。2011年两会以后,汇金再次降低三大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其目的亦在鼓励银行通过适当的留存利润减少资本补充压力,从而间接降低从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目前汇金对大型银行现金分红比例为40%,而史上最高的分红比例为55%。

  汇金直接控股参股了中、农、工、建、国开及光大共六家银行。2010年,中、建、工三大行分别实现净利润1044.18亿元、1350.31亿元、1660.25亿元,共计4054.74亿元,若按照2011年净利润平均增长30%粗略测算,2011年仅三大行净利润可能达到5271.16亿元,由此估算,5个百分点的现金分红下降将为三大行以利润留存增加资本金263.56亿元。

  在有关监管部门的助推下,汇金近年来持续调低对国有大行的现金分红比例,既反映了商业银行近几年间迅速扩张导致资本金压力加大,也反映出其资本金补充方式正逐渐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市场深陷于对上市银行不断向股本市场进行融资圈钱的担忧中。汇金此次再降分红比例或为股市带来利好,短期内大型银行通过直接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性不大。

  数银行多获5%利润留存

  2010年以来,为弥补信贷扩张所带来的资本缺口,商业银行进行了一轮以A+H配股为主要形式的资本补充。2011年,资本金的补充方式则从股本市场转向次级债市场,全年仅五大行次级债发行规模就达到1860亿元。浦发、兴业、中信、民生、南京、北京银行等均发行了次级债,使得去年上市银行累计发行次级债总额达2489亿元。此外,深发展银行还发行了36.5亿元的混合债。

  2012年的上市银行融资也已开启。1月31日,北京银行公告其不超过118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获证监会正式批复。

  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陆磊测算,结合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容量及近年银行上市融资情况初步判断,若保持正常发展速度和盈利水平,未来几年大型银行外源融资规模和频率应在股市可承受范围内,预计2013年左右需要进行不超过1000亿元的小规模融资。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全年累计增加7.47万亿元。从目前的宏观形势来看,今年信贷投放总量可能会高于这一数字,普遍预计将超过8万亿。一面是巨额的信贷投放、一面是趋严的资本约束监管,资本缺口在未来三五年内对商业银行而言始终是心头大石。

  而市场最大的担心集中于疲弱不堪的中国股市,是否会成为未来几年上市银行吸金的抽水池。对于银行自身而言,频繁的增发大幅度摊薄

  银行的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净收益,也是抑制银行股价格上涨的一大主因。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指出,商业银行这种因资产扩张而倒逼资本补充的现象不可持续。近几年,银监会不断强调商业银行内生资本的补充,增加内部资本积累。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监管层的协调下,汇金公司已经基本同意今年将其所持股大型银行的分红比例再下降5个百分点。”

  为银行再融资减压

  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研究员付兵涛分析,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路径不外乎内生补充,减少资本充足率计算的分子,即减少分红,增加利润留存,或者扩大分母,实现业务发展的同时,实现风险资产的低增长,如资产证券化,但目前并不畅通。汇金公司此次继续降低分红比例,能为几家银行增加几百亿的利润留存,减少银行的再融资压力,对整个股市也是利好。

  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同样认为,利润留存补充资本金对市场的压力会减轻,会减轻市场筹资的压力,未来市场对银行股的价值可能会有更多的认识。另外,汇金之所以接受分红减少,也是考虑到今年商业银行的利润非常丰厚,当前也是银行“以丰补歉”的好时机。

  相关权威机构估算,2011年全年第一市值大行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可能达到2300亿元,而建行位列第二,达到1700亿元。以此计算,5%的分红减少可令工行多补充资本约115亿元,建行则多留下约85亿元。

  目前大型银行的净资本中,外源资本占比为60%,而以利润积累为主的内源资本占比为40%。随着汇金“让利”,内源资本占比有望达到45%。

  上述消息人士还透露,除提高利润留存外,监管层还鼓励银行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如探索优先股、混合资本债等新的资本补充方式,不断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与此同时,要求各银行调整发展策略,优化信贷结构,完善经济资本管理。“强化资本对资产的刚性约束,在经营中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的平衡关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