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次新股翻脸快ST公司预亏 年报期间回避三大雷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4日 14:50  新闻晨报

  魏颖捷

  目前沪深两市约1000家上市公司公布2011年业绩预告,业绩下滑(包括预减和亏损)的公司达到230家,占比约24%。其中预减的达到164家,预亏的达到66家。即使有超过70%的公司业绩预喜,但整体盈利质量出现明显回落,环比增速并不乐观。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微观经营环境恶化正在向上市公司盈利端传导。

  ST公司雪上加霜

  从业绩预减幅度最大的前20家公司来看,共有13家ST类公司,占比达到65%,降幅最大的 ST能山的最大预减幅度达到2431.80%,排名第20位的ST传媒最大预减幅度也高达564%。由于ST类公司本身经营就存在一定困难,加上去年4季度以来外部需求下降、内部成本提高等共同夹击,想扭亏的难度非常大。同时资本市场的一路低迷也是使重组难度增加。考虑到多数参与ST重组和壳资源交易的公司多属于民营企业或者综合实力一般企业,因此经济周期的波动对于潜在重组方的盈利冲击也会加大重组难度,即使正在进行重组交易,仍会面临潜在注资标的减值等风险。目前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有57家,剔除扭亏为盈的8家,有 49家公司有被*ST的可能。

  强周期行业首当其冲

  最近2年A股的连续走弱对于券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冲击,16家上市券商的2011年业绩快报中,虽然仅东北证券一家全年净利润出现亏损,但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下滑明显。中小型券商的降幅尤为明显,如国元证券净利润下滑37.6%、宏源证券下滑50.58%、国海证券(微博)下降超过76%。无独有偶,与投资增速相关程度较高的部分专业设备、化工等也跌幅居前,去年初一度被作为高铁概念龙头的晋亿实业预减幅度达到50%,降幅比三季度的44%有所扩大,即使其目前股价较最高点下跌近70%,市盈率仍高达60倍,难言安全边际。江南红箭、云内动力西仪股份西飞国际等虽然有军工概念,但主营仍是民品,业绩降幅也均超过50%。此外,如周期性较强的电子科技公司业绩波动大,触摸屏概念的欧菲光、LED封装的通富微电、军用电子元器件的光电股份的预减幅度也均超过了50%。说明内外部需求的减少在强周期公司上得以放大,投资者在未来需要重点规避这些业绩波幅较大的强周期行业公司。

  次新股“翻脸”快

  过去两年高价发行的次新股上市后业绩下滑这不在少数,即使连被巴菲特相中的比亚迪也难逃厄运,2011年同比预减36%-65%,其主要受汽车销量和毛利下降的影响。“翻脸”更快的是一度以 90元天价发行的华锐风电,其年报利润同比预减超过50%,股价也较发行价跌去2/3。其余预减的次新股也多数集中于周期性的传统行业,如在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汽车汽配等行业。天业通联摩恩电气、毅昌股份、和而泰英威腾等预减次新股多数与此相关,其主要原因还是公司自身抗周期能力有限,在去年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这也与A股的IPO制度有关,许多公司在上市前会在业绩上有所腾挪,而一旦成功上市,这些次新股就会原形毕露。对于此类风险,投资者也要有所警惕,不能只看到次新股的高送转效应。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