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年上市公司十大违规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9日 02:35  证券日报

  编者按: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其规范运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近年来,随着《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交易所有关法规的出台,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一些上市公司仍然频频触及监管红线,顶风作案。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发生了49例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件。违规类型包括欺诈发行、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财务造假和大股东占用资金等等。其中,以绿大地彩虹精化安妮股份等数家上市公司的案例最为典型。

  为何上市公司违规总是屡禁不止,春风吹又生?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监管部门对违规上市公司采取了公开批评、谴责、处罚等处分手段,但目前的处罚力度依然偏弱,未能使上市公司伤筋动骨。违规低成本之下,一些上市公司自然“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鉴于此,分析人士建议,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可以提高违法成本,从而起到震慑作用,并据此完善投资者的追偿机制,最终使资本市场逐步规范和完善。

  绿大地欺诈发行

  多名高管领刑责

  事件回放:于2011年初开始热议的绿大地欺诈发行案终于在2011年末告一段落,最终,上市公司被以欺诈发行等罪责,处于400万元罚金,公司多名高管被判处两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股价几经波折,从年初1月4日的开盘价28元,直回落至27日收盘价10.78元,市值缩水超过六成。

  根据公司的公告显示,2005年至2007年,被告人、绿大地前董事长何学葵等共同策划转让被告单位发行股票并上市,由被告人赵海丽、赵海艳登记注册一批由上市公司直接掌握或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利用相关银行的账户操作,虚增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为此,在2010年年报披露时,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出具了非标准性审计意见,而由于业绩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公司年内还被披露戴帽。

  点评:回望绿大地案件的进展过程可以发现,自案发以来,绿大地虽然屡经波折,但董事会层面为公司维稳并进入正轨也曾不懈努力,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做到信息透明、保障企业赢利持续增长以便回馈投资者是市场对其的基本要求,劫后的绿大地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这点并为此不断努力,才是所有投资者愿意见到的事情。

  (桂小笋)

  彩虹精化隐瞒巨额订单

  遭深交所公开谴责

  事件回放:2011年8月22日,深交所发布针对中小板公司彩虹精化的谴责公告,称其刻意隐瞒20亿元人民币的大笔订单,已经被查实,给予公司和当事人公开谴责。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彩虹精化股价异动说起。在2011年2月23日,彩虹精化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而根据深交所发布的谴责公告显示,彩虹精化控股子公司深圳彩虹绿世界在2011年2月23日之前已开始筹划签署销售产品的大额意向性协议,并于2011年2月27日和28日正式签署了四份销售意向性协议,金额达2.74亿美元和2.42亿元人民币。

  同时,2011年3月2日,彩虹精化虽然公告了控股子公司彩虹绿世界签署了四份销售意向性协议。但是,该份公告存在多处重大错误,包括交易对手方名称、注册时间、注册地址、交易对手方股东名称、交易对手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协议签署日期等。

  对此,深交所明确了此次事故的责任人为彩虹精化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永弟、董事沈少玲和副总经理刘科,并决定对彩虹精化公司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对陈永弟、沈少玲和刘科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点评: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隐瞒重大事件时有发生,但因彩虹精化所涉隐瞒订单额高达数十亿,同时在重大信息披露前后游资大量进出,引起公司股价大幅波动,一时间市场为之哗然。对于彩虹精化来说,这一事件也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公司为此专门向投资者进行致歉。吃一堑长一智,除了道歉,显然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更应该“上心”,严把信息披露关,真正对投资者负责。(夏 芳)

  安妮股份虚增利润1609万元

  4高管被罚款

  事件回放:今年10月10日,安妮股份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调查,证监会最终认定,安妮股份2008年虚增营业收入6900万元,虚增营业成本5292万元,虚增利润1609万元。同时,公司董事长张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旭曦、董事兼副总经理张慧、原财务总监杨秦涛等人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20万元不等的罚款。被立案调查后,安妮股份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核算等方面进行了整改。

  安妮股份发生财务违规早有前科,2010年8月26日至10月11日期间,财政部驻厦门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再次发现安妮股份2009年年报中所存在的会计差错。当时的结论是,2009年安妮股份调减利润213万元。今年4月27日,安妮股份才公告此事。

  点评:连年出现财务违规问题的同时,安妮股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频频更换,今年甚至出现“青黄不接”、年度报告无人接手的窘况。11月23日,安妮股份发布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称公司原聘请的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年度审计及IPO审计业务繁重,人员安排紧张。最后,公司董事会提名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2011年度审计服务。巧合的是,安妮股份董事会与兴华所进行深入沟通后,兴华所因为人员调配、时间安排的原因,双方未能就2011年度审计收费等事项达成最终一致意见。在鹏城所、兴华所俱因“人员调配”等问题被安妮股份放弃后,公司不得不继续寻找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陈雅琼)

  科达股份接连造假

  原董事长十年禁入

  事件回放:9月28日,科达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被隐瞒多时的公司关联交易及造假行为终于浮出水面,历时两年的调查终于告一段落。

  根据公告所示,科达股份因连年信披违规被证监会处罚,原董事长刘双珉更是被罚10年禁止入市,而公司原任13名董监高也受到处罚。

  公开资料显示,科达股份存在将交易日期由2006年4月涂改为2008年4月的行为,还在其后的信息披露中进行虚假记载,且持续四个会计年度蒙蔽投资者。此外,公司与大股东山东科达集团还存在着关联交易,并屡屡违反信息披露规定。

  根据证监会的处罚决定,科达股份被处以60万元罚款,前董事长刘双珉被罚30万元并给予警告,对相关人士也分别给予处罚,而在处罚决定披露之前的3月份,原董事长刘双珉提出辞职,其子刘锋杰接任其董事长之职。

  点评:随着科达股份两年调查的落幕,留给投资者的却是无尽的深思,由于信披违规及财务造假等重要信息与投资者交流的不对称,两年间,科达股份的实际投资价值早已发生巨大改变,而这一切,又有谁来埋单?

  虽然科达股份如今管理层已发生变更,但依旧难逃换汤不换药之嫌,董事长为原董事长之子,而另一主管上市公司会计工作的董事刘锋祥与原董事长及现任董事长都有亲属关系,科达股份的一切却似乎从未改变,科达股份内部治理能否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依旧是前路难测。(桂小笋)

  青海华鼎股东竞赛减持

  被交易所公开谴责

  事件回放: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被股东减持并不算是什么稀罕事,但像青海华鼎一样,一年内抛出11份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就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2010年年报显示,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中,青海丰镇科技投资有限公司、青海天象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和青海四维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持股比例分别为12.58%、9.82%和4.98%。

  不过,时至2011年半年报,在接连的减持完成后,丰镇科技和四维担保已淡出青海华鼎前十名股东序列,仅剩天象投资以4.27%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大股东之列。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显示,天象投资持有无限售条件股1012万股,而至三季报,则变更为300万股。

  由于减持太过着急,青海华鼎甚至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状况,3月21日晚,由于股东丰镇科技在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21日间的减持比例达到青海华鼎总股份的5%时未能及时停止买卖并履行法定信披义务,公司被上交所公开谴责,并将之计入上市公司诚信记录。

  而综合各方信息可以看出,自2010年10月以来,上述三股东累计套现已近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12月27日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持有的5000万股限售流通股将于12月30日到期上市流通,本次上市后,限售流通股再无剩余,这也意味着,在2011会计年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内,青海华鼎将不得不面临最后的减持考验。

  点评:青海华鼎成为A股明星股颇为另类:不是因为业绩突出或概念使然,而是因为股东竞赛般的减持,为减持公司甚至顾不得公告,为此还引来了交易所的公开谴责。股东减持变现并不是不可以,但像青海华鼎这般疯狂减持的行为,其背后到底蕴含何等深意,则不得不引发所有投资者的深思。(桂小笋)

  亚星化学沦为大股东“提款机”

  管理层频频大换血

  事件回放:因大股东亚星集团肆意占用资金,亚星化学屡屡被证监会下发整改决定书。经山东证监局检查发现,2011年1月至9月,公司与上海廊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亚星集团实际控制的公司)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截止检查日,上海廊桥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5,620 万元。2011 年8月,亚星化学支付潍坊虹远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资金 1,000 万元,潍坊虹远支付给亚星集团,却被亚星集团用上述资金归还银行借款。此外,2011年 4-6 月,公司还代亚星集团归还湛江华森投资有限公司借款 3,600 万元。截止检查日,亚星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9,900 万元。

  与此同时,亚星化学每次被查出大股东占款问题,几乎必然迎来一轮强劲的辞职风潮。去年10月,山东证监局查出亚星集团存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之后,亚星化学的众位高管纷纷提出离职报告。2010 年11 月10 日,董事会秘书汪波首先递上《辞职报告》:“因工作原因”请求辞去董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紧接着,董事长陈华森、财务总监张福涛也在11月18日双双辞职,引发公司高层“大震荡”。

  今年冬天,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亚星化学赶在证监会要求期限的底线,即11 月 29 日,将 9,900 万元归还亚星化学,并归还占用资金利息 382 万元,算是解决了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但12月以来,公司证券代表王建茹、副董事长周建强相继辞职。

  点评:亚星化学被发现问题之后,公司内部竟出现多名高管“撂挑子”辞职离去的行为,实在令人对公司的管理状况捏一把汗。而大股东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在亚星化学马上面临被ST的局面时,还拖到最后一刻才将占用的资金归还,其行为在A股市场也实属罕见。(陈雅琼)

  *ST建通8年前重组旧账被揭

  多项信息瞒报或虚假披露

  事件回放:2011年1月12日,*ST建通在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迎来新年。中国证监会2010(4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显示:2003年2月,建通集团置换进入华夏建通的资产存在重大不实,华夏建通2003年至2007年年度报告资产状况的披露存在重大虚假记载。并且,在2003年至2005年年度报告中,华夏建通还虚假记载建通集团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重组之后,公司信息披露也存在诸多问题。2003年至2005年,公司未真实及时披露建通集团、西安通信等关联企业占用资金的情况。其中,2003年年报隐瞒了1亿元的关联方占资事项,2004年报隐瞒了建通集团占资11251.5万元,2005年年度报告隐瞒了建通集团占资10195.4万元。此外,公司2003年12月临时信息、2003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与西安通信产业基地有限公司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2007年中期报告提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225万元;子公司北京华夏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利润,导致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利润1715.81万元。

  点评:这样一家信息披露充斥着谎言的公司,自重组开始就极不尊重投资者知情权,将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视若无物。但纸包不住火,历时8年,其违规行为最终被彻查。根据违法事实,证监会责令华夏建通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并对方林、尚智勇等11名责任人给予警告。(陈雅琼)

  蓉胜超微随意挪用募集资金被批评

  至今未作任何披露

  事件回放:蓉胜超微2010年12月30日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现场检查结果通知书》和《关于对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公司违规挪用募集资金的情况浮出水面。

  检查发现,蓉胜超微未及时归还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此外,公司还违规挪用募集资金进行临时周转和偿还银行贷款。2010年4月7日、9日,公司从募集资金专户汇入设备供应商珠海中精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中精)银行账户1235万元,由珠海中精于4月7日、13日将资金汇回公司结算户用于临时资金周转。2010 年8月18日,公司从募集资金专户汇入设备供应商珠海中精银行账户1,050万元,由珠海中精于当天将资金汇回公司结算户用于偿还到期分行贷款。该笔资金至检查日未归还募集资金专户。

  鉴于以上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行为,2011年5月16日,深交所对蓉胜超微和公司董事长诸建中、副董事长刘琦斌、监事陈士英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同一天,作为蓉胜超微上市的保荐代表人招商证券(微博)王黎祥、帅晖因未能勤勉尽责、及时发现并制止公司的上述违规行为,也未能督导公司做出整改,同样遭到深交所通报批评。

  点评: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是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重灾区之一,吊诡的是,深交所作出上述处分决定的日期是今年5月16日,但时至今日,蓉胜超微仍未披露信息。同时,就在处分决定公布后的6月13日至6月17日,蓉胜超微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减持套现2800万股。(陈雅琼)

  钱江摩托收到财政补贴不公告

  好事办成坏事

  事件回放:钱江摩托在今年6月份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公司被罚款30万元,相关责任人处以不同数额的罚款。

  钱江摩托最早接到浙江证监局的调查是在今年的3月份,而证监会对钱江摩托认定的违规事实包括,2009年5月18日上午,温岭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对钱江摩托迁建有关政策进行讨论和研究,明确了补偿政策标准。而钱江摩托于5月18日下午收到市政府的电话通知,但是公司并没有做出公告,而在5月18日、19日媒体针对市政府会议内容做了报道。至2009年9月17日,钱江摩托才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部分厂区搬迁的公告》,将美可达公司和益鹏公司涉及搬迁及补偿事宜予以披露。

  对此,证监会认为,钱江摩托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董事长林华中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对副董事长陈筱根、董秘林先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点评:对于钱江摩托来说,获得财政补贴应该是好事,但是因为上市公司没有及时的披露这一信息,结果把好事办成了坏事。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不重视,漫不经心所致。(夏 芳)

  5年前违规行为被查

  熊猫烟花(微博)控股股东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事件回放: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因为发生在5年前的违规交易,熊猫烟花被监管部门查处,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罚并被公开谴责。

  2011年3月24日,熊猫烟花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银河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实际控制人赵伟平于近日收到上交所《关于对熊猫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银河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实际控制人赵伟平公开谴责的决定》。

  据上交所查明,银河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及赵伟平的违规行为主要为两个方面:首先,在竞拍和受让熊猫烟花股票时,未披露一致行动关系;其次,违规卖出股票。赵伟平当选浏阳花炮董事后买入浏阳花炮股票,并在6个月内又卖出87.2503万股。

  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对熊猫烟花控股股东银河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赵伟平公开谴责。不过,早在2010年底,赵伟平曾因此事被罚款15万元,并没收所得。并没收所有短线交易收益;对广州攀达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赵伟平已在今年7月25日辞职,公司公告对其辞职的理由是,工作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以及在公司董事会担任的所有职务。

  点评:银河湾和赵伟平的违规事件虽已被交易所公开谴责,交易所得也被没收,而赵伟平的辞职似乎给此事画上了句号。但是因为上述违规行为,而在上市公司诚信记录上留下污点,这对以美伦美奂的烟花屡屡出现各大盛事上的熊猫烟花来说,其公司声誉和品牌无疑受到了伤害。

  (夏 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