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锐风电事故机器为中联重科生产 事前已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4日 07:29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刘浪

  华锐风电(601558.SH)吊装设备断裂倾倒事故还在调查中。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从酒泉市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了解到,国家质监局派出的调查人员于10月13日抵达当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次事故中断裂倾倒的吊装设备为中联重科(000157.SZ)的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因此,这起发生在风电行业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普遍关注。有人担心,此次事故的深层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竞争中“大赶快上”的积弊所致,中联重科可能要第一个品尝到这枚行业盲目“追标”的恶果。

  本报记者联系了中联重科董秘申柯,希望其评价此次事故对公司的影响,以及有关一味追求高标产品是否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但其均表示“不了解”。他同时表示,目前政府方面有关事故责任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公司没有通过发布公告的方式回应此事的打算。

  昨日,华锐风电收于21.96元,跌0.95%;中联重科收于10.02元,涨1.31%。

  事故前试吊已出现问题

  昨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10月10日22时50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下称“甘肃华锐”)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厂区内的风电机组样机吊装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吊装设备断裂倾倒事故,造成5死1伤。公告称:“风电机组吊装施工的承包方宁夏天信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业人员在操作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作业过程中,该起重机吊臂根部突然发生断裂,致使吊臂侧倾倒地,造成包括2名公司人员在内的5人死亡,1人受伤。”公告表示事故未对华锐风电的生产造成影响。本报记者致电华锐风电董秘办,一位刘姓女士表示,有关此事以公司公告为准,目前没有其他任何新的说明和回应。

  据本报记者找到的多位事发时在场作业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天是华锐最新研制的5兆瓦风机进行吊装,在起吊主机舱时起重机吊臂断裂倾倒,当时肃州区委副书记、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永东、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贾平、酒泉市档案局副局长杨燕(系于永东妻子)等领导在现场,此三人后在事故中死亡。

  据现场目睹了事发过程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起吊主机舱离地大约2米,在向左移动后不久,随即向右回摆,同时有“咔咔”的声响传出,吊臂出现倾斜,大约15秒钟,吊臂完全断裂砸向地面。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目睹事故发生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事故发生前,实际上已经有过一次试吊,但当主机舱离地2米左右时,起重机吊臂非正常向左偏移了两三米,主机舱随之被紧急放下来。现场工程人员当时认为,左偏原因有可能是地面不平、机舱起吊后重心向左偏离,随后,工作人员用木头将起重机机身垫平。

  “在现场的工程人员显然缺乏经验,比如怀疑地面不平后居然用木头铺垫,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位有着十多年起重机驾驶经验的目击者对本报记者说,当时中联重科方面有派驻现场的工程人员,但在第一次试吊失败后没有积极处理。据他分析,事故可能与地面不平造成起重机倾斜有关,吊物形成的侧冲力导致吊臂偏移,最终拉断吊断。

  该目击者还对华锐风电方面对施工作业缺乏监管表示遗憾和不解,“他们应该派出专人对施工作业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监督,即使他们自己不懂这方面的专业,也应该外聘专业人员。”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断裂的起重机型号为中联QUY1000,断裂处出现在吊臂的焊接部。据了解,起吊的风电主机重量大约300多吨,而中联QUY1000的最高起重承载量为1000吨,因此应该不存在超重导致事故的可能。

  酒泉市委宣传部介绍,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工程机械“追标”恶果?

  “现在行业这种做法,让人担忧,出了事很痛心,但也不意外。”10月13日,甘肃省一位从事工程机械施工外包服务多年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此次中联重科履带式起重机断裂,根子可能就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恶性竞争。

  此次断裂的中联QUY1000载重1000吨,而千吨级起重机被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视为标杆性产品,各家行业巨头纷纷争上高吨位产品,即所谓“追标”,以示自身行业地位。

  据悉,国内生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历史并不长。2006年,三一重工研制出中国首台大吨位400吨履带式起重机,随后中联重科等企业也开始跟进冲刺高吨位。目前,国内能够制造千吨级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厂家只有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抚挖四家。

  履带式起重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市场容量较小,而超大吨位产品需求则更小,但“各家企业都纷纷宣布自己具有生产大吨位产品的能力,并且吨位不断刷新,以此吸引市场。”前述甘肃省市场人士介绍。事实上,三一重工履带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3600吨;中联重科也研制出了3200吨履带起重机;徐工则研制出了2000吨履带起重机。但这些数千吨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目前并无产品投向市场,“都只是在宣示实力。”

  据了解,此次断裂的中联QUY1000系中联重科目前交投市场的第一台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上述判断。

  不仅是履带式起重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很多企业都在多个产品领域争创标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中联重科曾多次紧跟其同城对手三一重工之后推出“破纪录”的产品,但产品市场应用和销售寥寥。

  “其实不断上高标准产品无可厚非,但前提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技术是否能够真正支撑起这样的产品在市场运行。”上述甘肃省市场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述甘肃省市场人士介绍,通过行业对比发现,同吨位级的履带式起重机,中联重科很多的起重标示是同行业中最大的。他解释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起重机的标示起重能力只能是实际起重能力的75%,比如100吨的实际起重能力,标示起重能力只能是75吨,必须有25%的预留空间。但目前市场上一些产品的标示起重能力可能超过了这一标准,虽然并没有超过实际起重能力,但缩小了预留空间,实际上意味着风险隐患在增大。

  多位目睹了此次吊臂断裂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分析,中联QUY1000可能存在设计问题,防侧击能力较差。另外,从此次吊臂断裂事故来看,中联重科派出的现场工程人员并不能熟练处理现场故障,比如试图用木头铺垫达到地面平整和设备平衡,这在一些老起重机驾驶员眼里是极为外行的做法。

  对此,前述甘肃省市场人士表示:“如果技术研发、人员队伍等方面不能充分自如地满足产品的需求,硬上一个产品,是有很大风险的。”

  不过,在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尚无法判断中联QUY1000是否存在致命的问题。

点击进入[华锐风电吧]讨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