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31日专电(记者 刘琳、王文帅、吴雨)截至30日,16家上市银行均交出靓丽的中期成绩单。在利差和中间业务“双引擎”拉动下,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超4621亿元,日均进账约25.67亿元。
上市银行普遍超过30%的业绩增速能否持续中间业务能否冲破“收费收入”的“一枝独大”资本补充是否仍是银行的案头急务这些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下半年业绩高增速能否持续
上半年,在宏观调控不断收紧流动性的背景下,各家银行依旧获利斐然。利息收入是拉动利润增长的主要引擎。除了中行以外,其余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基本保持在80%上下。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息差继续回升。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中建行净息差同比上升0.34个百分点增幅居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的净息差达3%折桂。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央行连续加息使得市场利率上浮。银行按“以价补量”的思路,信贷额度受控,议价能力提升,对公、个人业务利率均有上浮。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继续上升。6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29%,较3月份上升0.38个百分点。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升。
建行、农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高管均表示,下半年将综合考虑贷款定价和规模因素,保证净息差水平。
赵庆明表示,下半年加息次数如上半年之频繁的可能性小。此外,下半年资金面可能较上半年宽松,企业资金需求低于上半年,银行定价权趋弱,因此净息差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不大。
华泰证券研究员表示,下半年银行业息差水平有稳中回落的迹象,总体来看比较平稳,全年行业将维持稳定的增速。
不过,央行最近出台的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扩大政策彰显其继续收缩流动性的决心。对此,华泰证券研究员表示,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扩大对中小银行影响比较大。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国强表示,这对商业银行的资金和效率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中信而言,今年将压缩300亿元资金,拖累1亿元的效益。
此外,多数银行上半年逾期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增速普遍在10%以上。赵庆明表示,由于上半年逾期贷款有所增加,在我国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下半年企业的资金链有可能受影响,从而使得银行不良贷款上升,银行将增加拨备或冲抵,从而影响业绩。
中间业务能否冲破“收费收入”的独大
除了传统的利息收入,上半年各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等“收费收入”大多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另一大“引擎”。
数据显示,除中国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幅为23.56%之外,其余银行的增幅大都超过40%,高于净利润增幅。而16家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幅90.40%居首。
此外,上半年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火爆。上半年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规模达8.51万亿元,远远超过2010年全年的7.05万亿元。
专家表示,中间业务收入对资本消耗较少,在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的监管约束下,银行业力求加强中间业务收入等资本消耗较少的业务谋求转型。
华泰证券研究员指出,发行理财产品,不仅能在流动性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为各银行高息揽储,同时还能获得手续费收入。
不过,井喷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遭受投资者质疑——工作人员不专业,风险、信息告知不充分,投资者选择权不够,产品说明书复杂难懂。
赵庆明表示,下半年,随着银监会对信托产品等产品的监管趋严,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可能会下降。信用卡业务方面比较成熟,其下半年收入将保持稳定。但是,由于我国的分业监管制度制约了银行一部分中间业务的发展,投行业务市场仍不广阔,中间业务收入可能仍将倚重手续费和佣金。
银行是否仍需为资本“奔忙”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达到了11.5%以上,其中工、中、建、交都在12%以上;工行和农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在10%以下,中行和建行则在10%以上,均达到监管要求。
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了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75%、7.81%、7.01%,低于8%外,其他均达标。
赵庆明表示,由于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上市银行在采取再融资等措施后,目前资本充足率基本都达标,眼下没有融资“近忧”。但是随着业务进一步发展,依赖资本消耗性业务的发展之路不转变,加上一段时间就需要分红,未来银行必然产生“资本饥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半年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基本达标,但是大部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或核心资本充足率呈下降趋势,16家上市银行中只有中信银行和华夏银行“双率”齐升。
海通证券报告指出,目前大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基本达到监管要求,但未来几年内仍面临一定融资压力,特别是系统性重要银行近5年资本金缺口逾4000亿元。
华泰证券研究员表示,银监会此前发布的资本管理新规还只是征求意见稿,虽然与之前的版本相比,低于市场预期。但是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通过存贷利差生成利润,只要这种经营方式不转变,不加大中间业务的创新力度,银行融资将会在未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