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秘兖州煤业海外攻略 在澳投资项目屡投屡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2日 22:08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段海涛 济南报道

  兖州煤业(600188)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兖煤澳洲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澳思达煤矿有限公司以2.025亿澳元(约合14.29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新泰克控股公司与新泰克II控股公司100%股权(下称“新泰克项目”),股权过户已于1日完成。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兖州煤业近几年频频出重手在澳大利亚并购煤矿,且大都取得成功。与此相对,中国铝业在澳并购铁矿、铝土矿方面却屡屡受挫,其他被拒绝的央企海外收购案例也不在少数。即便收购成功,在运作过程中“失意者”也占比颇高。

  兖州煤业在澳洲煤矿项目中屡投屡中,其背后因素值得深思。

  高位接盘之辩

  资料显示,新泰克项目地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苏拉特盆地,位于布里斯班西北约360公里,距布里斯班港煤炭码头约380公里,距格拉斯通港威金斯码头约460公里。其主要煤种是动力煤,高位发热量6300大卡/千克,全部为露天资源,总资源量17.32亿吨,其中,符合JORC标准的煤炭资源量为7.23亿吨,尚需进一步查明的非JORC标准资源量10.09亿吨。

  目前,新泰克项目的在产煤矿是坎贝唐斯煤矿一期工程,原煤生产能力200万吨/年,商品煤生产能力140万吨/年。二期工程计划将生产能力提升至原煤1600万吨/年,商品煤1140万吨/年。

  截至今年4月30日,新泰克项目账面资产总额3.83亿澳元,负债总额2.29亿澳元,净资产1.55亿澳元,资产负债率59.79%。

  引人注目的是,新泰克项目的控股方为高盛控股,控股比例为87.5%。作为国际投行界的大鳄,高盛在大宗商品及资本市场的多空态度,常常会引发市场的大幅波动。此番高盛控股退出新泰克项目,也引发了部分人士对兖州煤业高位接盘的担忧。

  不过兖州煤业对此并不担心,公司表示,新泰克项目储量、资源量丰富,产量提升潜力巨大,将作为公司澳大利亚业务发展的重要后备补充。收购新泰克项目,能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提供保障,有利于公司拓展国际煤炭市场,有效实施“走出去”的资源开发战略。

  广发证券则表示,自2009年以来,兖州煤业通过收购、竞拍等方式已先后获得了澳洲Felix公司、石拉乌素煤矿、营盘壕煤矿、转龙湾煤矿、安源煤矿和金鸡滩煤矿。在较短时间内再度在澳洲收购煤矿项目,体现了公司较强的扩张动力和卓越的执行能力。尽管短期盈利增厚有限,但将有力保障长期增长。

  仅有资金远不够

  导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并购新泰克项目,是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并购煤矿的“卷土重来”之举。

  2009年,兖州煤业耗资33.33亿澳元(约合189.5亿元人民币)收购拥有4个运营中煤矿、2个开发中煤矿和4个煤矿勘探项目的澳洲Felix公司100%股权,成为当时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最大一宗收购案,也是中国企业在赴澳收购被集体延期的情况下,少数获得突破的典型。此前数年,兖州煤业设立全资子公司“兖煤澳洲”,收购了新南威尔士州南田煤矿,成为我国在发达国家成功开发建设的第一对矿井。

  为何兖州煤业能屡获突破,而其他一些知名央企在海外并购中反而屡遭限制呢?

  “兖州煤业是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国际投资者认可,澳大利亚人的排斥情绪也会少一点。”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认为,作为地方国企,兖州煤业显然不如中铝等央企惹人关注,被收购方的防备心理也会少一点,且煤炭相比铁矿、铝矿,重要性也差一些。

  而除了价格、时机,以及对当地政策、法律环境的熟悉等通常因素之外,兖矿集团董事长王信此前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兖矿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以及丰富的井工煤矿运营经验,博得了澳大利亚政府和同行的尊重,‘俘获’了他们的‘芳心’。”

  据了解,兖州煤业是我国输外开采技术最多的企业,围绕其拥有的综采放顶煤开采核心技术,公司共获得60多项国内专利,有3项相关技术获得澳大利亚发明专利。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甚至称赞综采放顶煤专利技术是适用于澳洲的最好的采煤技术。

  正是这些独有的技术,使得兖州煤业2004年购并的南田煤矿(后改称“澳思达煤矿”)起死回生。在兖矿入主之前,该矿曾因自燃发火,九易其主,最后被迫关闭。兖矿收购后,该矿被新南威尔士州评为该州北区煤矿安全最好矿井。

  由于有先进技术在手,兖州煤业跨越收购壁垒的能力更为强大。

  兖州煤业董事长李位民曾总结说,海外并购首先是一种买卖关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前期的收购谈判;同时要低调处理,防止纯粹商业行为的泛政治化,无端加大政府审批障碍。另外,并购只是第一步,收购后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稳定和外籍员工合法权益,并推动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的融合,实现协同效应。

  导报记者注意到,海外并购成功是一回事,运作成功是另一回事,在后一环节“失意”的央企不在少数。

  中国铝业于2007年3月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签署开发协议,承诺在当地开采铝土矿资源,并建设一家氧化铝厂。然而,4年时间换来的却是巨额亏损———截至目前,项目支出账面余额约为3.4亿元,开发协议也于2010年6月30日期满后自行终止。

  此外,首钢收购秘鲁铁矿、中信集团收购西澳洲磁铁矿等,也都算不上成功。背后的原因,除了行业周期性波动、政策变化外,还有劳工、环保、社区关系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超出此前的预评估。

  以此来看,有技术、有管理显然比仅有资金更容易在海外并购中取得成功。

【 兖州煤业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