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刘国锋
在中国证券报反映华兰生物(002007)的信披疑团后,投资者再提三大疑点,包括华兰生物旗下贵州龙里县单采血浆站在公司上市前曾被举报,而难逃纠纷的华兰生物在首发招股书中却对此事只字未提;因血站转制,华兰生物在贵州省消失的6家采血站的设备财产去向不明,公司也讳莫如深;华兰生物2009年中期业绩的国外销售收入暴增8倍的原因始终蹊跷难明。
隐瞒重大纠纷
华兰生物在2004年首发招股书中称,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产品质量纠纷和潜在纠纷及构成纠纷的重大争议;没有针对发行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客户投诉。”然而投资者发现,华兰生物与2002年贵州龙里县发生的一起采血站欺诈纠纷难逃干系。
据《南风窗》杂志报道,华兰生物曾在1998年为龙里采血站配备20台进口采浆机,借助该机器,采浆量由每人每次400毫升提升到580毫升,但采浆站却未将多采的浆量告诉献浆者,仍按每人400毫升给付75元营养费的标准兑现。2002年7月,贵州省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展开检查,发现该站自1998年8月至2002年5月期间,违法采浆量达24085167毫升,违法获取450余万元,引起医务人士愤慨。
在转制前,龙里县血浆站由卫生部门设置,该血浆站仅向华兰生物供应原料血浆,华兰生物的招股书显示,其“根据入库原料血浆重量,参照国家物价规定的原料血浆价格,办理血浆入库,并将血浆款电汇到各站制定的账户上。”因此,华兰生物自然难逃漩涡。
业内人士表示,华兰生物本应在首发时对相关纠纷作出披露,而公司却隐瞒了这一点。
血站财产去向成谜
在血站转制过程中,华兰生物在贵州省采浆站的数量由12家减少为6家。引起关注的是,华兰生物之前不但对血站消失只字不提,对原有血站设备财产的去向也未作披露。
首发招股书显示,华兰生物曾与美国血液技术公司和百特公司签有合同,分别约定在1999-2006年7年内购买112万套耗材后拥有80台采浆机的所有权,在1996-2006年10年内购买270万套耗材后拥有150台采浆机的所有权。合同显示,两家公司采浆机的价值分别为640万元和900万元,此后,华兰生物将230台采浆机配发给采浆站并于2001年增购了60台国产采浆机,血浆站对采浆机仅有使用权。
不过,华兰生物此后再未提及与美国公司的合同执行情况和耗材购买情况,对血站转制过程、血站转制后的设备财产去向也只字未提。资料显示,2003年年底时,华兰生物机器设备占固定资产比例最高,账面净值为2838万元,房屋建筑物账面净值则为1262.89万元,因此有投资者质疑,华兰生物对占资产比最高的机器设备去向的披露过于漠视。
国外收入暴涨暴跌
因血液制品属性特殊,进出口受到政策限制,华兰生物产品始终以国内市场为主。但其2005年中报中首次出现了国外营业收入70.01万元。此后,国外营收不断增长,2006年、2007年、2008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40.56%、39.95%、6.48%。
蹊跷的是,在2009年中期,华兰生物国外业务收入暴增862.01%,达3067.66万元,大幅高于其华中区和西北区的收入,并接近其华南区3572.83万元的收入额。仿若昙花一现,至2010年中期,国外收入迅速降为123.68万元,减少幅度为95.97%。而华兰生物在业绩报告中惜字如金,不向投资者披露这一收入暴增的原因和来源,招致投资者诟病。
中国证券报记者欲就投资者关心的上述问题咨询华兰生物证券部和董秘范蓓,相关电话和手机均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