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攀钢钒钛核查银河研报:引用数据与披露信息不一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0日 01:34  第一财经日报

  贾华斐

  由于银河证券的一篇“离奇”的报告,攀钢钒钛(000629.SZ)在7月15日尾盘涨停后即宣告停牌。昨日晚间,停牌了两个交易日的攀钢钒钛针对相关报告发表了公告,称近期银河证券分析师未对公司进行调研,且所引用的数据与公司已披露的信息不一致。

  这也就意味着,银河证券的这篇名为《攀钢钒钛点评:股价被严重低估》的研究报告在自己承认计算方法有误,遭到广大投资者口诛笔伐之后,在研究态度和数据的真实性上直接遭到当事上市公司的否定。

  《第一财经日报》曾试图采访银河证券,但截至记者发稿,银河证券对此事没有表态。

  攀钢钒钛否认银河证券数据

  7月9日,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在其撰写的《攀钢钒钛点评:股价被严重低估》的报告中称,攀钢钒钛最低目标价应达到188元/股,而前一天攀钢钒钛的价格最高仅达到11.97元/股。按照银河证券的预测,攀钢钒钛的价格至少还会上涨15倍。

  7月15日,这一报告通过微博的方式被不断转发,当天下午开盘之后,攀钢钒钛股价一路飙升,由微跌封至涨停。有意思的是,当天银河证券发表报告的修正版,称该研报出现数据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但“不影响推荐攀钢钒钛的最终结论”,银河证券依旧维持了“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未来上涨空间巨大”的结论,只是将目标价调低至56.12元/股。

  但昨日攀钢钒钛公告称,7月15日收市后,公司即按照深交所规定,对银河证券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核查,初步核查结果表明,近期银河证券及其研究员并未对攀钢钒钛进行过调研。此外,银河证券报告中引用的“攀钢矿业资源储量为17.2亿吨,钛(以二氧化钛计)储量为1.3亿吨,钒(以五氧化二钒计)储量为0.16亿吨”等数据,与公司已披露信息存在不一致。

  银河证券研报中的核心理论依据是攀钢钒钛目前的“股价/每股资源价值”严重低于国际国内的同行。攀钢钒钛的公告中却称,“并未公布过关于攀钢矿业、鞍千矿业、卡拉拉的资源单位盈利指标”,由于不了解银河证券的计算口径,无法对其准确性进行评估。攀钢钒钛同时提醒,不能以某一个指标而进行简单的经济价值类比。

  尴尬的分析师

  尽管银河证券并没有表态,但有接近银河证券的人士猜测,当事分析师或在事后遭到银河证券内部处理。

  因为此报告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分析师王国平并非专职研究钢铁行业。他此前为银河证券通讯行业分析师,2010年又以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身份参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业内人士介绍,在研究员跳槽率颇高的银河证券,王国平已经算是“老人”。2010年5月,原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滕泰离开银河证券之后,王国平成为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

  作为银河证券研究团队的负责人,王国平经常在各个不同行业的报告上署名,也因此被媒体戏称为“马甲王”。

  王国平上任之后,2011年,银河证券开始斥重金各方挖人。据了解,在研报中作为联系人出现的“胡皓”正是银河证券挖来的人才之一。胡皓此前为光大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曾入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于今年年中跳槽至银河证券。业内人士介绍,按照惯例,胡皓可能处于跳槽间的静默期,因此报告署上了王国平的名字。

  一个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一个研究所所长,处于券商分析师行业金字塔靠上部位的两个人遭遇了信任危机。

  而此类事件的集中爆发,已让整个分析师群体遭遇尴尬。仅2011年,数家券商就因中国宝安的“石墨烯”事件名誉扫地。就在6月底,涪陵榨菜的“天价榨菜”又让国内券商中处于龙头地位的中信证券饱受争议。研究员的专业性遭遇报告使用者——民众甚至一些机构的广泛质疑。这种质疑除了分析师的工作态度、研究能力之外,还包括对其撰写报告目的的质疑。一位规模较大的私募人士曾对记者抱怨,虽然为了获取分仓,券商分析师对机构的服务态度一般都比较良好,但也有利益驱使下,“把我们忽悠进去接盘”的情况。

点击进入[攀钢钒钛吧]讨论

【 *ST钒钛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