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根紧缩致现金流紧缺 191家企业谋划再融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7日 11:58  新金融观察报

  存款准备金率继续收紧,银行间利率节节攀升……一时间现金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日,又有东方园林苏宁电器等多家公司公布了巨额定向增发方案。而今年以来,A股的股权再融资金额已明显超越去年水平,达2374亿元。然而,融资激增并未带来盈利飞升。有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借融资不断扩张规模,却未给投资者带来利润蹿升红利,这正是A股估值中枢不断下降、未见底部的原因之一。

  新金融记者 游敏常

  中信银行、东方园林“严重缺血”

  那边IPO凶猛,这边再融资也在喷涌。

  上周五,中信银行正式披露A+H配股方案。按照计划,中信银行将在香港和内地以相同的比例(每10股配售2股)共配售不超过86亿股,募集不超过26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资本金。

  根据中信银行2011年一季报,其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已降至8.21%和11.05%,分别较去年年底减少0.24和0.26个百分点。

  这样的水平离目前的监管红线尚有距离,但与同行却相去甚远。WIND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6%和11.83%。

  更让银行焦灼的是,由于银监会计划在2012年开始,加大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力度,大幅提升其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因此包括中信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患上资金饥渴症。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0日,包括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内的14家上市银行均公布了再融资计划,这些银行所公布的资本金缺口共约5000亿元。

  东方园林近日抛出的22亿元定向增发方案更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这家上市未满两年的企业,在花完IPO募集到的8亿元之后,没等结出盈利果实,便又伸手向市场要钱,这让投资者情何以堪?

  “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加上行业特性,致使我们对资金比较渴求。”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何巧女这样表态。

  不过,没有业绩支撑,公司光会“画饼”,很难让投资者感到满意。WIND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末,公司净利润亏损了0.0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205.97%。尽管如此,公司仍然乐观地预测今年中期业绩将会扭转,同比增长50%-100%。

  东方园林对现金的渴望远不止这22亿元。除了计划股权融资以外,东方园林还以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方式,解决燃眉之急。在该公司上周四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短期融资券的议案》,计划发行总额不超过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

  WIND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末,东方园林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1.87亿元。而公司的现金流自2009年以来,一直为负数。

  值得深究的是,中信银行和东方园林在A股圈走的钱远远超过其派出的“红包”。根据WIND数据统计,中信银行、东方园林上市至今,分别向A股投资者派现4.94亿元和0.08亿元,募资金额却分别达133.51亿元和8.5亿元。

  银根紧缩  92家公司逆市募资2374亿

  实际上,上面列举的例子不过是A股市场今年波澜壮阔的再融资图景上几个剪影而已。

  根据WIND数据,年初以来,截至6月23日,沪深两市已经有92家公司以增发或配股的方式实施了再融资,募资总规模近2374亿元。

  相比之下,2010年同期共有79家公司以增发获配股方式实行再融资(刨除向大股东定向增发购买资产的公司),它们合计筹集到2154.72亿元。

  这两个数字对比起来,差异似乎不如想象中大。然而,若考虑到今年紧缩政策的力度,还有大盘的走势,读者们的感受会更加真切一点。

  虽然股民们今年已经向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贡献逾2374亿资金,却远未能满足这些“饕餮”们的胃口。目前,仍有191家公司排队等候再融资,其中10家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蓄势待发。

  股市场再融资压力巨大,特别是银行方面,为应付资本压力,不得不接二连三地融资。此外,随着上市公司总数增多,再融资购买资产的公司数量也会增多。

  再融资的好戏还在后头。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仍然有191家公司公布了融资方案,尚未付诸实践。当中,有10家已经拿到证监会批文,还有110家已获股东大会通过;其余基本还停留在董事会预案或者国资委审批阶段。

  若这些再融资计划今年全部成行,规模可谓吓人。粗略计算,上述191家公司募资总额将超过4500亿元。

  除了购买资产和建设新项目以外,此次再融资潮喷涌,与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紧缺难脱关系。根据国泰君安统计,除去金融行业,A 股所有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由4685 亿下降到269 亿,环比下降94%,同比则下降70%。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经营活动净收益处于2005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钟华表示,A股上市公司现金流之所以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高企的原材料成本使得企业购入商品所占用现金增加以及存货周转率的变慢,存货增速快于营收增速。他强调,如果紧缩政策持续,必将对企业未来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分红不抵圈钱快  2公司计划募资150亿

  虽然股民们今年已经向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贡献逾2374亿资金,却远未能满足这些“饕餮”们的胃口。目前,仍有191家公司排队等候再融资,其中10家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蓄势待发。

  在这10家公司中,除了红太阳和万泽股份是面向大股东或大股东关联方增发以外,湖北宜化*ST夏新、花生天生、*ST马龙创元科技5家公司均拟定向增发。河北钢铁中海油服大洋电机3家公司则打算向全体投资者公开增发。粗略算下来,这8家公司将从A股“卷走”约316亿元资金。

  当中,“胃口”最大是河北钢铁。该公司拟公开增发不超过38亿股,募集不超过160.15亿元资金,用以收购公司股东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多数分析师看好此计划。华泰证券分析师赵湘鄂称,此次增发若完成,将大幅提升河北钢铁的产能,同时改善产品结构,弥补公司在高档板的缺口,为公司向高端市场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因此公司前景值得重点关注。

  可惜,面对低迷的大盘,河北钢铁的再融资方案不得不“急刹车”。在上周五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该公司通过了《关于延长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决议有效期的议案》,决定推迟再融资计划。

  这不失为明智之举。尽管公司大股东已答应认购其中半数股份,但普通投资者仍然要消化约80亿元资金,这对近期损失惨重的诸多投资者而言,或许是难以承受之重。

  另外,河北钢铁今年一季报也不甚“给力”,盈利出现下滑,让再融资计划的吸引力大打折扣。WIND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滑3.35%。

  由于目前钢价仍然震荡下行,河北钢铁想要在二季度“翻身”并不容易。招商证券钢铁分析师张士宝称,目前下游需求进入淡季,6-8月或将是钢铁行业全年的盈利低点。进入三季度后,随着成本下降,盈利才会有所好转。

  在本轮再融资潮流中,央企继续担当急先锋的角色。石油三巨头之一的中海油服,怀里同样揣着巨额的再融资计划。

  6月16日,中海油服公告称,其公开增发方案获得证监会审议通过。根据公司此前透露,公司拟通过公开增发不超过5亿股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用于五个项目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河北钢铁和中海油服近几年虽多次派现,依旧抵不过它们“圈钱”的速度。WIND数据显示,前者上市至今,共派现10次,派发金额为23.97亿元;筹资4次,共196.6亿元。后者自上市以来,曾4次向股东派送“红包”,总额为7.24亿元;募资1次,共67.4亿元。

  “少有公司能够持续分红派现,更不用说派现规模超过融资规模了。”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A股历来的传统便是重交易、轻分红,要想像国外成熟市场那样,通过分红来获得股票收益,在内地股市基本难以实现。”

  “次新”板块  现金流紧缺“重灾区”

  此外,在众多再融资公司中,还有一个群体需要引起广泛关注,这就是那些上市时间短、圈钱凶猛的企业。事实上,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

  在这份名单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东方园林以外,还包括另外20家公司。它们均在2009年IPO重启后,才挂牌上市。有趣的是,在上市不到2年,中国重工圣农发展已顺利完成首次再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身处机械行业的中国重工,其对资金的渴求异乎寻常。上市不到2年,该公司已两度抛出再融资计划。它于2009年12月登陆A股,当时IPO募资额为147.23亿元。

  前一次,公司主要向大股东及关联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尚不需股民“输血”。这次,中国重工却打算向大股东和机构定向增发筹资金额超过百亿元。

  其实,机械行业向来是现金流紧缺的“重灾区”。根据国泰君安研报数据,2011年一季度,A股机械设备行业全部上市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为-458.81亿元,排名垫底。

  从中国重工的财报上,我们不难看出公司现金流日趋绷紧。根据公司财报数据,2011年一季度,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9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该项目仅为-9.5亿元。

  难怪中国重工抛出的百亿元融资方案,逾三分之一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据该公司披露的定向增发计划,拟筹集不超过115亿元,除了收购大股东手中资产和新项目建设以外,剩余不超过34.5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目前,中国重工该项融资方案已获国资委审批通过,下一步将等待过会。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重工在再融资上迈开大步,其业绩一直没能跟上融资进度。公司2009年、2010年分别实现盈利14.9亿元、15.99亿元,同比各增长22.08%和7.28%。

  直至今年一季度,中国重工才迎来丰收。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大增318.88%。也许借此捷报,更多机构愿意为即将到来的增发埋单。

  同样,圣农发展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白羽鸡生产企业,对资金的渴望丝毫不输中国重工。这两年借助国人对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高涨的消费热情,身为这两大快餐店供应商的圣农发展增长势头强劲。

  该公司于2009年10月在中小板挂牌上市,当时筹集到7.64亿元资金。今年6月份,该公司再次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14.71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年新增9600万羽肉鸡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

  庆幸的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并没有“打水漂”。2011年一季度,圣农发展实现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74.95%。公司预计,今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幅为80%-130%。2009年、2010年,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5%、38.77%。

  除此以外,在众多“次新”上市公司中,北新路桥天润曲轴皖通科技的再融资方案早在2010年便拿到证监会批文,伺机待发。

  平心而论,上市公司再融资本是常理之事。然而,“只见钱送出,不见利归来”。这难免让投资者们对再融资公司心生不忿。资深财经评论人士叶檀(专栏)近日强烈批判A股这一怪状。她称:“中国的许多上市公司与政府项目一样,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却缺少真金白银的利益增长点,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向投资者伸手,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利润蹿升红利。”何时上市公司盈利才能如再融资齐头并进?这或许是众多投资者的心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