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颢
4月21日,双汇发展(000895.SZ)复牌第三天。当天上午,双汇开盘报60.13元,下跌6.56%,之后其跌幅加速放大,最低下探至58.2元,但随即被大资金拉起,最终,双汇发展以62.9元收盘,跌幅仅为0.38%。
自4月19日复牌后,双汇发展毫无悬念地连续两个跌停,这让其21日的股价走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旦继续跌停,双汇股价将达到56.83元,这与此前资产注入方案中所提到的实际控制人的要约收购价56元非常接近。
而一旦触发“要约收购”,就意味着双汇发展未来的实际控制人双汇管理层,将可能面临“以现金收购接近150亿市值的流通股”的局面。
尽管,21日的成功止跌让双汇管理层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的考验也不容忽视:未来股价是否还有突破56元“底线”的风险?如何保证业绩,兑现对投资者每股3元的盈利承诺以“稳定军心”?
近忧:56元红线会否突破?
“今天止跌后,未来一段时间,双汇发展很可能以横盘为主。”一位长期关注双汇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另一位机构投资者也表示:“短期内会有震荡,我们也没有盈利预期。”
第三个复牌日,双汇在56元上方的止跌,与此前确定的“要约收购价”不无关系。
去年12月10日,在公布整体上市的方案的同时,双汇发展也公布其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消息。根据公告,由双汇员工投资设立的境外公司兴泰集团,持有双汇国际30.23%的股份,为最大单一股东。而其关联公司运昌,则持有双汇国际6%的股权。同时,通过“投票权”的设计,兴泰成为双汇国际的实际控制人,并最终成为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
于是,这触发了兴泰集团对双汇发展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当时拟定的要约收购价格为56元/股,比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公告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53.38元/股溢价4.91%。
据记者了解,此次“实际控制人变更”目前尚在证监会待批,一旦通过,也就意味着要约收购生效。而一旦双汇股价跌破56元,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选择以这一价格,把股票卖给双汇管理层。也就是说,双汇管理层须对近150亿市值的流通股进行现金收购。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过去几天特别是20日,双汇相关负责人都在与各大基金进行沟通,希望能避免出现第三个跌停的尴尬境地。21日的股价走势显示,双方的沟通取得了成效。
当然,双汇的资产注入方案,目前还在等待证监会的批复。56元的“要约收购价”尚未成为真正的“底线”。前述分析师认为,双汇股票继续下跌的最大风险,在于证监会的态度。
远虑:三年业绩能否“达标”?
3元/股的盈利目标,将长期考验双汇的市场恢复能力
“现在,我主要的关注和考量点就是双汇未来的业绩了。”21日下午收盘后,一位持有双汇发展的投资者长舒了一口气,对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查阅去年12月10日公布的资产注入方案发现,其中提到一个盈利预测的补偿协议。也就是说,整体上市完成后,如果双汇发展的业绩未能“达标”,双汇管理层将面临对投资者的赔偿问题。
记者在去年12月10日公布的那份《双汇发展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换股吸收合并暨关联交易报告书》看到了这项“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如果双汇重组实施后的三个会计年度,拟注入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与评估数有差异,双汇集团和罗特克斯将通过“回购”方式予以补偿。
即,“双汇集团和罗特克斯同意将以其本次认购的股份总数为上限,按以下公式计算股份补偿数。该部分股份,将由本公司(双汇发展)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以1元总价回购并予以注销(双汇集团与罗特克斯分别承担与其相关部分的补偿股份数量)。”
一位券商研究人士告诉记者,此前,为了稳定基金,双汇曾“承诺”,2011年整体上市之后,其每股收益为3元的目标不变。“现在,关键还是看市场恢复情况!这对业绩是最强的支撑!”
19日,双汇在复牌公告中称,当时,其鲜冻品的日发货量,已恢复至2011年3月份上半月平均日发货量的89%,肉制品已恢复至71%,日回收货款已恢复至72%。”
当时就有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双汇公告的只是发货量,而非实际的市场销售量。“这也说明,有可能一些产品积压在流通环节中,并未真正到市场上流通。”
不过,21日当天,一位常州的双汇冷鲜肉代理商告诉记者,目前,双汇冷鲜肉已经基本销售恢复正常。此前,他主要向超市、学校和单位供货,“3月最差的时候,60%的超市都停了,3月销售减了一半!”“但现在基本都上架了,目前销售可能只有5%的影响了。”
但相比冷鲜肉,肉制品的恢复则显得漫长。“4月以后,稍微好了一点,比3月好,但比以前还是差很多!”一位浙江台州的经销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