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咏
4月20日,双汇发展(000895.SZ)复牌后连续两日跌停。
这一表现并不意外。最初在3月15日,央视曝光瘦肉精事件,双汇发展股价便一路走低至跌停,当日晚公司发布停牌公告,直至到4月19日,双汇复牌即跌停。如此局势下,投资者多在猜测,双汇发展到底会有几个跌停?
相反的是,卖方机构的态度却变得微妙:19日复牌前,就有以中投证券为首的数家券商出具报告,宣扬该股将迎来“绝佳的买入时机”。
只可惜,股价表现偏偏背道而驰。截至4月20日,双汇发展以63.14元收盘,距离停牌时77.94元的价格已缩水18.99%。
机构逆势看涨背后,究竟是专业精神下的独立判断,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瘦肉精带来买点?
尽管在停牌期间,双汇发展已吸引到多家券商为其鼓与吹;但临近复牌,这些机构的态度更趋向谨慎。
记者统计显示,从18日至今,累计有8家券商更新对双汇发展的研究报告,仅中投、招商两家给予“强烈推荐”评级,长江、申万选择“维持”此前评级;其余券商则下调或没有公布最新评级,海通证券更是建议投资者“减持”。
对照双汇股价走势,这些报告中不乏有准确判断。
包括申万、海通、广发在内的券商对双汇复牌后的表现担忧。“机构的被动减持和部分投资者的恐慌使得双汇短期有超跌可能,公司基本面的恢复和市场情绪对此次事件的消化均需要一段时间。”申银万国在报告中表示。
然而,中投证券的行业分析师却声称,相信双汇能够将挑战变成机遇。
“瘦肉精问题给公司带来的打击非常沉重,我们认为公司不会冒如此大风险采购瘦肉精的猪肉……而且瘦肉精添加是在养殖环节,双汇作为肉类产业第一品牌,产品质量在行业内一定是最有保障的。……公司是唯一一家进行逐头检测的企业,通过公司的大力宣传,消费者可能会更加向双汇集中。”
这份报告中,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频繁使用“最”、“第一”、“唯一”此类字眼,得出的结论是,“下跌的空间有限,70 元以下我们强烈建议买入。”
另一家持“强烈推荐”的招商证券则略为保守,认为“股价下跌20%左右将创造绝佳买入时机”。
让普通投资者很难理解的是,招商证券称,“根据我们的收入层次理论,消费者对双汇的产品有忠诚度。”这究竟是研究结果还是主观判断,还需时间来检验。
毕竟自瘦肉精曝光后,各地超市中双汇产品已纷纷下架。“2011年3月份,预计影响双汇集团营业收入13.6亿元,其中影响双汇发展营业收入13.4 亿元(含代销双汇集团产品营业收入)。”双汇发展在其公告中表示。
券商唱多背后链条
在纳入统计的8份报告中,中投证券最为突出。
尽管在报告最末,中投证券不忘提示,市场恢复情况有可能慢于预期;但和其他同行相比,“70元以下建议买入”的最终结论,依然是所有报告中的最高估值。
从双汇股价表现来看,19日复牌当日,该股报收70.15元,已经接近中投证券推荐的买入时点;但在20日,双汇发展开盘便大跌9.99%,最后收于63.14元。
是否还会有另一个跌停?以目前趋势推断,中投证券上述结论不免显得仓促。
根据记者进一步调查显示,中投证券与双汇发展之间,关系并不简单。
兴业基金旗下,兴业全球视野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简称“兴业全球”)便是联系两者的关键一环。
兴业全球2010年年报显示,该基金累计向18家券商租用交易单元进行股票投资;在诸多券商中,中投证券的地位着实不低。
数据显示,兴业全球在2010年租用中投证券交易单位,股票成交金额累计14.02亿元,占到当期股票成交总额比例的5.93%,排名第六;为此,兴业全球向中投证券支付了119.14万元佣金。此外,兴业全球还租用中投证券交易席位,进行了累计0.36亿元的债券交易,排名第四。
而对中投证券而言,兴业全球的分量同样不容小觑。
Wind数据显示,在中投证券收到的分仓贡献榜上,兴业全球仅缴纳119.14万元,距离排名第一的华夏优势增长795.66万元差距明显;但在整个兴业基金系,全部8款产品中也只有兴业全球选择了中投证券。
业内,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存在默契早已是共识;这一回,中投证券似乎难独善其身。
兴业全球正面临空前危机。该基金年报显示,双汇发展为兴业全球的第一重仓股,截至2010年末持有726.83万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高达9.75%。
尽管在双汇停牌期间,兴业基金已经宣布动用5000万元自有资金申购旗下兴业全球,可一旦双汇股价继续下跌,该基金还将面临更大的赎回压力。
这一背景下,中投证券对双汇发展的积极鼓吹,不免有“送人情”意味。
对此辅证的是,4月18日,中投证券还对金发科技(600143.SH)给予“推荐”评级。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金发科技为兴业全球的第二大重仓股,占据基金资产净值的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