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ST博信披星戴帽 老东家包销资产铺路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1日 23:24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建

  “解铃还须系铃人。”

  作为如今已濒临退市边缘的ST博信(600083.SH)老东家,深圳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博信)看来仍难全身而退。

  3月1日,ST博信公布了最新一期年报。数据显示,继2009年亏损1088.88万元后,公司2010年再次亏损约450万元。按照上交所规定,该股将于次日起披星戴帽。

  同时,公司公布一则出售资产公告称,将以2275万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50%股权的合营公司——深圳博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信科技),并由此为新的财务年度换来约1400万元的投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还曾因债务所累而不得不出让公司股权的原大股东深圳博信,如今却以购买方的姿态出现在公司的交易事项中。

  “ST博信要断臂求生,原有资产最好的下家无非就是老东家。”某长期关注此股的券商人士认为。公司目前几乎所有的资产都是原大股东所遗留的历史问题。在获得新大股东股权受让的最大让步后,深圳博信无疑将成为ST博信重组清障最好的选择。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大股东兼实际控制人杨志茂对公司的进一步掌控,ST博信也已随之驶入重组分岔口。

  老东家鼎力支持

  从ST博信的资产来看,除主要资产——全资子公司贵州博信矿业有限公司外,此次交易的博讯科技50%股权已成为其仅有的可供出售的资产。

  相关资料显示,博讯科技成立于 1992年12月22日,主营业务为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和销售以及电子元器件的购销,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北路博讯科技大厦七楼。除ST博信持有其50%股权外,另有两名自然人钟永坚、贾罡分别持有33.5%、16.5%。

  2003年8月,ST博信正式成为该公司股东。但自2003年起,该公司主营业务未继续开展,ST博信及其他股东更多投入资金用于公司科技大厦的建设。直到2007年,博讯科技大楼建成并交付使用,公司主营才转向物业对外出租。

  财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0年其实现租赁收入分别为19.87万元、140.59万元、105.80万元和168.0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30万元、-15.90万元、39.12万元和106.45万元。

  此次评估,公司主要资产正是其所在地博讯科技大楼及相关土地所有权。据评估数据显示,该公司截至2010年12 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 4508.78万元,较审计后的净资产账面值增加178.89%。评估增值的主要原因为所属土地及房屋建筑因地价及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幅度的增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评估报告也指出,该公司建筑面积为5348.42平方米的博讯科技大楼仍尚未取得《房地产权证》;而所依附的用地面积为224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尽管已取得《房地产证》,但由于该证为绿证,则只能自用,不得参加房地产开发经营,不得买卖。

  “深圳博信在此次交易中貌似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前述券商人士对此交易颇为不解。

  据他称,该项目运作长达五年,如今对外承租也有三年,ST博信投入的财力和精力并不少,选择出售仍有些许可惜。

  但作为ST博信的老东家,深圳博信受让这块资产则多少可以理解。早在几年前,深圳博信已由东莞搬迁至此处,公司注册地址为博讯科技大厦四楼。

  除此之外,2010年4月16日深圳博信还与ST博信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者因垫付职工安置补偿费而对广东福地科技总公司形成的1300万元债权也顺利转至深圳博信,ST博信由此冲减的长期借款也得以转回。

  “不排除深圳博信还会参与到ST博信接下来的资产清理中。”前述人士认为。为清障重组,公司目前惟一的资产贵州博信矿业公司势必也将面临处置,而深圳博信作为这一资产的主导者将可能参与其中。

  为重组铺路

  随之而来,ST博信重组也进入议事日程。

  据年报透露,未来12个月内,ST博信存在对公司或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合作或购买置换等重组的可能,拟通过实施重组改善公司的资产质量,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公司新的大股东,杨志茂无疑成为ST博信此轮重组的新的主导者。

  截至目前,其除直接持股ST博信14.09%外,还通过旗下另一家企业东莞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世纪科教)持股13.3%,合计持股ST博信的比例为27.39%。

  市场一直在揣测杨将如何“动刀”ST博信。

  公开资料显示,在杨的资本体系中,除ST博信外,新世纪科教是其主要核心平台。目前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分为三块:科教投资、房地产投资、实业项目投资。

  通过新世纪科教,杨目前还控股了另一家上市公司锦龙股份(000712.SZ),持股比例为26.48%。锦龙股份目前已成为杨整合旗下部分资产的平台。其中自来水业务、参股证券和期货的金融类业务以及部分房地产业务都由该公司开展。

  除此之外,新世纪科教还持有东莞市锦城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60%的股份,以及主攻教育投资方面的东莞新世纪英才学校100%股权。目前这两项资产都还没有通过资本平台上市。

  此前,更多人士认为杨将会整合旗下金融类资产进入上市公司。目前其总计持有东莞证券44.6%及华联期货3%股权。但由于这部分资产目前已主要由锦龙股份持有,而新世纪科教也曾明确表示,无意让东莞证券借壳ST博信。

  前述市场人士猜测,目前ST博信的主营转型已迫在眉睫。而杨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在目前国家调控的情况下很难继续深化。而惟有教育投资作为新兴投资项目,具有撬动资本的能力,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

  不过,有知情人士称,作为东莞低调富豪的杨志茂,其拥有的资产项目众多,不排除会采取其他的项目形式借壳,目前只有拭目以待。

点击进入[ST博信吧]讨论

【 ST博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