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平股份真实盈利能力下降 慷慨送转只是浮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7日 17:38  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特约 北京 田刚

  华平股份(300074)于1月31日发布年报,公布了“10转15派10”的分配预案,由此也拉开了股价逼空式上涨的序幕:从1月28日的84元上涨到2月17日的128.5元,涨幅高达52.98%,且期间几乎没有像样的回调,堪称年报高送转行情的经典案例。然而从该股的年报及其他公开信息中不难发现,华平股份的经营状况远不如股价表现这般抢眼,真实盈利能力的下降和预期市场格局的洗牌困扰着公司,可谓身处内忧外患中。

  真实盈利能力下降

  公司年报中披露,华平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净利润4118.7万元,同比下滑2.19%,经营性现金流2000.72万元,更是同比大幅下降了55.79%。从这一组数据便可以看出,华平股份的业务价值和真实盈利能力出现了显著下降。

  首先针对营业收入,虽然出现了1.71%的同比增长,但是依照公司针对“多媒体通信系统”业务毛利率下降的解释,营业收入中包含了“向中国武警部队销售了1765台摄像机,销售额为746.73万元”的特殊事项,如果扣除这部分收入,则公司真实营业收入为9594.99万元,与上年度的10167.48万元相比出现明显下降。同时,“老客户的扩容升级为公司贡献了50%以上的销售额”,更说明公司在新客户开拓方面的迟缓。

  其次针对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真实利润下降幅度将远不止2.19%,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上市募资资金产生的945.19万元利息收入,以及创业板上市补贴280万元,扣除这两项后,公司的实际可比利润将降至3615.47万元,相比上年度4388.9万元同比下降17.62%。

  最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由去年同期的4.75,下降到今年的2.48。公司对此解释为“公司大客户应收账款未到回款期”,但是也无法消除销售难度加大、回款效率降低的客观现实。

  行业竞争或遭遇“鲶鱼”

  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并不鲜见,永久免费的360快速扩张就已令瑞星等传统龙头如坐针毡,现在这种情况似乎快要蔓延到华平股份所处的行业了,PPMEET承诺的永久视频会议服务,成为搅动起整个行业的“鲶鱼”,而像华平股份这类传统服务商势必面临着价格战和业务利润下滑的威胁。基于互联网的PPMEET或许无法撼动像中国武警、中国人寿之类的高端客户需求,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型公司,“永久免费”无疑成为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利剑”,也“刺痛”了正处于“红海转型期”的华平股份的神经。

  对于华平股份来说,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方式是通过高额的超募资金进行对外收购扩张,但是从华平股份的年报来看,募资资金中的5亿元已被存成定期存款,公司对外扩张的意图似乎并不明显。

  “财富幻觉”风险高企

  相比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华平股份的估值水平无疑是被严重扭曲的,而造成这一扭曲的正是高价发行所导致的资本公积转增的“财富幻觉”,然而仅仅依靠“幻觉”又怎能长时间支撑起数十亿的市值?没有盈利水平高速增长配合的股本扩张,只不过是将小盘绩优股变成大盘绩差股,而类似于华平股份这样的高送转“账面游戏”仍在不断上演(相关股票见附表)。

附表附表

  资本公积转增和送股的表象并无区别,无非都是持股数量的增加和除权后的相对低价,但是二者在资本领域却存在本质的不同,送股属于利润分配的方式之一,来源于上市公司的经营所得,而资本公积则基本“仰仗”于股东的“赠予”,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对于类似华平股份这样由于高价IPO衍生出来的资本公积转增,羊毛更是仅仅出在一小部分羊身上。流通股东恰是这一小部分羊,那么在“剪羊毛”的时候又有什么值得欢呼雀跃的呢?

【 华平股份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