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ST梅雁:卖家当度年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 13:00  CCTV《交易时间》

  年关降至,大考来临,千方百计扮亮业绩,ST公司变卖家当以度年关,究竟是速效救心丸,还是一根救命稻草,《交易时间》系列节目《ST股沙里淘金》,为您梳理ST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机会,今天关注ST梅雁,敬请期待。

  计渝:好,让我们继续《ST股沙里淘金》这个系列节目,距离年末只剩下最后几个交易日了,每到年关,为了应付大考,很多业绩不佳的ST公司,开始千方百计的扮亮自己的业绩,这其中变卖资产,出售子公司的股权无疑成为见效最快的途径,今天我们《ST股沙里淘金》第二集,说的是一家靠卖家来度年关的ST公司,这就是ST梅雁,ST梅雁今年先后三次变卖资产,并靠此实现利润2.12亿元,ST梅雁卖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当?ST梅雁还有多少家当可卖,本栏目记者实地探访了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来看记者发自广东梅州的报道。

  ST梅雁:卖家当度年关

  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上市已有16年的公司,曾经历过辉煌,然而16年过去了,公司现在却沦落为靠变卖资产为生的ST公司,根据公司的公告,今年1月,公司以4.1亿元转让旗下子公司贵柳水电公司61.9%的股。7月份公司又以8057万元转让梅雁电解铜箔66.99%的股权。8月份,公司再以7025万元,转让梅丰水电50%股权,实际上,ST梅雁出售旗下资产已成为家常便饭。

  吴煜(金元证券策略分析师):第三季度的业绩,主要是靠变卖一些优质资产产生的,的大股东在操作上已经非常明确,他想通过这种变卖优质资产来粉饰他的业绩。

  正是依靠不断变卖资产,ST梅雁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12亿元,业绩同比大增5126%,为了解被ST梅雁出售企业的资产情况,记者来到了刚刚被出售的,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的梅丰水电站,据记者了解,这座水电站共有13名职工,水电站看上去并不大,但是员工告诉记者,企业的效益一直不错。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梅丰水电站职工:我们电站的效益还算可以。

  记者:这个月有多少度电?

  职工:上个月好象是一百多万,一百三十万,一百二十多万度。

  记者:那一年就要两千万以上。

  职工:差不多。

  根据公司公告,梅丰水电站A厂第二台发电机组,刚刚于今年6月11号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但即便如此,也难改变被卖掉的命运,梅丰水库平静的水面,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难掩职工们不平静的心情,企业弄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也身感无奈。

  记者:有一部分资金回来了,负债比较少了。

  职工:是。

  记者:那他现在把盈利好的企业都卖掉了,那不就是剩下空壳了?

  职工:这不是我们管的事情。

  职工:我觉得公司要往上发展,要搞好,我们职工只能支持,有什么好那个的,毕竟我也在这里做了十多年多,对梅雁也是有感情的,希望他能越发展越好。

  记者随后来到被ST梅雁于今年7月28号转让出去的广东梅县梅雁电解铜箔有限公司,这里依然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不时有车辆进出,虽然企业已经被ST梅雁卖出,但还是可以清晰的看到梅雁铜箔的标志,了解完被ST梅雁抛售资产的现状,记者又来到梅州市梅县新县城梅县科技园,进一步了解ST梅雁的近况,然而在这里,记者却吃到了闭门羹。

  记者:我们一个礼拜前就打过电话了。

  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人员:但是她说这次已经拒绝了,就是说她不接受这个采访。

  记者:其实我们这次来还是同样的目的,您要不再打个电话,我们已经在这了,如果说还是不方便的话,我们就走,就这个意思好不好?

  办公室人员:好。

  记者翻阅公司资料发现,ST梅雁不仅在今年靠卖家当度日,早在2008年6月,公司股东大会就了转让广西柳州红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议案。2009年6月,公司还转让梅县洁源水电公司12.78%的股权,此外公司2009年还分别转让了梅县梅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及梅县梅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梅县梅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梅县梅雁水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各75%的股权,并全面退出了建筑,安装行业。

  吴煜:他想通过变卖资产粉饰业绩,然后顺利把自己手中的持股抛出,大家可以看到这几个月来,大股东都有把他的股份出掉的一种打算。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从2007年11月份开始,ST梅雁大股东梅雁实业便开始连续减持ST梅雁的股权,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累计减持ST梅雁2.2亿股,占到公司总股本的11.62%,就在今年11月份,梅雁实业又减持了1932万股ST梅雁,目前大股东梅雁实业,持有ST梅雁的股份不到5%。一边是上市公司卖家当,一边是大股东忙减持套现,ST梅雁究竟还有多少家当可卖?记者随后走访了梅县新城汽车城有限公司,梅县梅雁玄窑水泥有限公司,等现在还在由ST梅雁控股的子公司,据记者了解,这些企业的效益也是参差不齐,规模大小不一,在梅雁集团总部的楼顶,记者看到梅雁效益,众人得益八个大字,这显示出当时企业创办者的良苦用心,但是,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吴煜:我觉得公司重组难度比较大,为什么它的难度比较大,因为我觉得重组上有几个障碍,第一个,目前为止,在长期负债有17个亿,现在是低利率环境,一旦利率走高的话,那这个对公司来讲重组的难度就会增加,第二个,它现在可变现资产,我们都知道已经把优质资产卖掉,剩下的资产都是劣质资产,它的净资产低于帐面,这个时候给重组增加了难度,第三点,它的盘子也是偏大了,这就导致它的重组成本会非常高。

  计渝:对于ST梅雁这家上市公司来说,我想长时间在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股市里的这些投资者来说,应该对名字是非常熟悉的,曾经在A股市场中,也曾经是风声水起一只个股,今天为沦落到卖家当,卖资产保自己的壳,这样一个地步呢?我们来今天和来到演播室嘉宾是宗文龙先生,他是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副教授,和他一起来交流一下这个问题,你好宗教授,欢迎来到演播室。今天我们看到对于ST梅雁来说,一方面大股东大幅的减产,另一方面它也在大规模变卖自己手中的核心资产,对于梅雁现在的境况你怎么判断?

  宗文龙:实际上对于企业进行股权处置,或者资产处置,这本身也是企业调整战略,或者调整经营结构的一种手段,问题是谁卖,什么卖,怎么卖?比如我们看到,现在的央企对于下属的大企业主辅业也在调整,比如我们前段时间看到中远集团,把远洋这么一个挣钱的资产卖掉,但是这个事情大家并不会觉得怎么样,因为这是调整自己的主业,很好的消息,问题是梅雁现在处在一个ST的阶段,而且卖的又是自己的核心资产,我想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让人觉得。

  计渝:很费解的一个问题?

  宗文龙:对,问题在这个地方。

  计渝:从目前来看,通过变卖资产,他能不能实现对于ST梅雁来说,能够保住这个壳,能够扭亏呢?

  宗文龙:短期内看,它把资产处置以后,通过它的中期报表来说,确实数字上实现了扭亏,但是这种短期行为其实我也很担心,因为我们都知道,谁能靠卖家当能够长久?并且这种帐面上的利润,对于投资者来说,大家多一份投资的小心为妙。

  计渝:宗先生,从你的研究来看,目前作为A股市场中,特别是ST的上市公司,通过变卖资产能够保住自己的壳,这样的现象是一个普遍现象?还是一个个体的现象?

  宗文龙: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现在中国有好多的企业,尤其是ST的企业,通过卖资产,尤其是卖股权,来实现短期内帐面利润的盈利,避免被进一步恶化,被退市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我们也看到了,现在的监管层里面,我们把这种通过卖资产,我们称它为叫做非经常性的损益,这种非经常性的损益,在企业的财务报告里面,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这个比重在上升,尤其是对那些ST,或者自己有一些遐想的企业比较多一些。

  计渝:在刚才的节目中间,通过我们记者的实地踏访,我们对于ST梅雁这家公司现在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对于这些ST类的公司,又多少是通过变卖公司资产实现扭亏为盈?或者是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的呢?我们接着来看报道。

  根据万德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共有171家ST,*ST类上市公司,截至到12月20号,在已披露的2010年报预告ST板块所有公司中,有28家ST公司的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或有较大幅度增长,而据记者发现,财政补贴,土地补偿,债务重组,股权转让,变卖资产成为年底ST公司扭亏的主要攻略,其中有ST梅雁,ST三星,*STRG,*ST宝龙等六家公司,是靠变卖公司资产,实现业绩大幅增长的,占比达21%。

  王汀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关于ST公司变卖资产,它的原因,我个人理解应该是有很多方面,第一方面,可能就是从短期来看,就是希望通过变卖资产的方式,短期内提升它的业绩,还有一个,我们认为,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通过变卖资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司整体资产的整合程度,另外第三个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某些ST公司,为了保证它这种所谓的壳资源。

  同时王汀汀告诉记者,投资者在关注ST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这些ST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变卖资产的质量好坏。

  王汀汀:如果变卖资产是无关紧要的资产,对公司长远经营没有太大影响,另外还要考虑一件事情,就是变卖资产本身它的价格问题,如果变卖资产的价格,如果明显的等于或者高于当前的公允市场价格,这种交易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交易,但是如果说我变卖资产交易对手方,是我的重大关联方,比如我的大股东,这种交易有可能存在所谓的利益输送的嫌疑,对于这种不同的情况,我觉得投资者还是应该区别对待,关键的着眼点应该就是公司的长远的主业经营的方向和公司长远的战略。

  计渝:对于刚才我们所谈论的这个话题,我们继续和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宗文龙先生来交流一下,宗教授,我们刚才看到记者的实地采访,也看到了ST梅雁这家公司以及相类似的一些ST类上市公司,他们在处置资产方面的一些行为,我们知道简单来看,把资产卖掉了,帐面就有盈利了,报表数据就好看了,自然也就可以保住这个壳,在市场中再多玩一年,这是一个,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表面现象,通过这些现象也有人士指出,他们通过变卖资产可能会实现资产的重组,这一点怎么来解释?

  宗文龙:从理论上讲,通过资产的变卖,换转新资产进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理论上应该有这种可能性的,还是我们说的那句话,我们的重组过程中,你得看是谁在重组,并且在什么时间重组的,就是这个故事编起来,让人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一个真的故事。

  计渝:而且我们注意到在市场中,其实在A股市场中间,只要涉及到ST类的上市公司,它重组的故事,在不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我们表现非常突出的一点,越是到年底的时候,越是进入四季度的时候,这个故事就会频繁出现,而且力度会不断的加大。

  宗文龙:是这样的,这里面还有一个,从公司的财务角度来讲,这几年我们国家从2007年以后,这种会计制度在国际接轨,接轨以后,事实上我们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这个规范在很多方面堵塞了上市公司,通过其他途径来调整帐面利润的手段,这样的企业不太可能,或者企业也不太敢于明显违法,或者违规的去做,卖资产的行为,可能就堂而皇之的成为很多企业的首选手段,因为它既没有违反政策,另外这个本身确实可以在短期内非常见效,你卖存货,卖设备这个太慢了,卖股权,尤其我们说如果真能卖的好一点,有一些什么关联方,当然现在很多企业关联未必是直接关联方,这个股权处置可能迅速拉高这个利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为什么在年底的时候,非常热衷于一卖,帐面利润上来重要的原因。

  计渝:通过对于一些资产的变卖,一方面我们看到,它是帐面利润好看了,可是对于这家上市公司来说,未来的成长性我们怎么判断?尤其像我们刚才看到的ST梅雁,它把一些它的核心业务资产卖掉,这家公司未来不就变成一个空壳了吗?

  宗文龙:是这样的,你把资产处置之后,是不是真的像我们想像中的,它会有一个新的投资方向?这也很重要。从企业财务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看企业的财务报告,比如说他如果连续在卖,但并没有新的投资方向,表现为报表里面,比如我们看资产负债表,你投资,长线投资,还有一些大型的资产,有的企业还卖无形资产,卖土地使用权,不断的减少,但是没有增量,从现金流量榜来看,你投资的金额越来越少了,但是卖资产回来的钱你这个多了,就是说你在处置旧资产以后,并没有找到新的盈利项目,这点非常让人担忧。

  计渝:这点就使得投资者通过报表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这家公司未来业务的确定性,方向是不是能够确定,它的业务成长性究竟能不能够把握,这点是值得大家来关注的,尤其对于一些ST上市公司来说,它之所以成为ST,首先因为它的市场竞争能力方面比较弱,它的经营和管理是比较差的,如果说它在主营业务上未来还是具有不确定性,这家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它的业绩增长,也就大打折扣了。

  宗文龙:是这样的。

  计渝: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ST类的公司,通过变卖资产的方式能够实现业绩的扭亏,我们也注意到,市场中还有一些ST公司,它们则是通过另外一些手段实现了这种捷径,什么阶段呢?债务重组,另外还有一个通过地方政府的补贴这种方式,能实现业绩的扭亏,这些真的就是ST公司真正的救命稻草吗?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背景。

  债务重组  政府补贴:ST公司扭亏救命草?

  根据万德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已披露2010年报预告的ST板块所有公司中,有28家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或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有*ST秦岭,*ST张股,ST黄台,*ST东热等12家公司是靠政府补贴,或债务重组实现的,占比达到了43%,而还没有发布2010年度业绩预告的*ST南化,则是在12月2号发布公告称,11月23号,收到南宁市政府3.3亿元政府补贴,计入2010年损益。

  王汀汀:这份补贴,更大程度上出于政府报保壳的意愿出发,因为很多地方只有一家或者少数几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资源本身对于当地政府的业绩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出于政府自身利益考虑,也是倾向于保护这样一个壳资源,如果当地政府有很强的财务支持的实力,它是有能力选择向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的的支持,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政府行为,不是市场行为。

  黄学军(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ST的公司具体来说,刚才提到了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债务重组,第二个是变卖资产,第三个就是政府补贴,其实它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保住这个壳的资源,壳的资源对上市公司,甚至对当地地方政府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我想这几种情况最后的目的,都是保住一个壳资源,保住地方政府一个融资功能的实现。

  专业人士认为,一些ST公司,在面临被暂停上市命运的时候,往往会施展浑身解数,或做债务重整,或变卖资产,只求能实现帐面盈利,投资者在投资ST股票的时候,则应注意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计渝:刚才节目中间专家提示我们了,对于ST板块这些个股来说,它们要想重新盈利,使得能够保住这个壳资源,三条途径,第一个是变卖资产,最简单的,第二个是债务重组,第三个争取地方政府给予补贴。刚才我们在节目中和大家聊的是变卖资产的问题,我们继续和宗文龙先生,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一起交流后面这两项,宗教授,债务重组在我们说市场经济中间,在各个企业之间是经常会出现的,对ST类的个股而言,它们在进行债务重组的时候,通常会有什么方式?有什么特点?

  宗文龙:正常来讲我们说市场经济,企业有生就有死,成长很生长,正常的债务重组,通常指的是这个企业债务出现危机的情况下,通常在法院,或者说在债权人的协议下进行重组,我们国家现在ST的债务重组,往往表现为在形式上,让你看起来比较符合逻辑,但是在实质上,当然这种实质我们在判断上比较有难度了,它利用一种已有的,合理的市场机制,但是它的实质目的可能未必像原来债务重组所具备的功能了,它更多的以财务上的平衡去债务重组。

  计渝:以财务上的平衡进行债务重组,再详细解释一下,应该他是怎么操作的?

  宗文龙:比如企业多数债务重组这样的,在重组过程中,我可以找一个关联方,当然有可能是非直接关联方,比如我欠你一百块钱,在达成协议以后,我就以低于一百块钱的,我以现金,或者以其他的资产来偿还你,这样我作为债务人,我低于债务的钱给你以后,在会计里面,如果这个是非关联方的,可以做到债务人帐上的营业外收入。

  计渝:被列入营业外收入。

  宗文龙:直接列到企业利润中去了。

  计渝:就变成当期收益了。

  宗文龙:对。

  计渝: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要关心的,从您刚才分析,这是在财务报表上做了一些粉饰,但是,对于这种债务重组,对于企业本身经营情况来说,对于它的盈利能够来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关心另一点,地方政府它为什么,我们看到在很多ST类上市公司中间,他们到年底的时候,往往会很快获得地方政府一笔资金的支持,这点问题我们怎么看待?

  宗文龙:这也是在中国上市公司里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你债务重组也好,政府补助也好,你企业自己做不成的,需要有一个对方,不管是放弃债权的债权人,还是给予企业补贴的政府,这个在背后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好去探究,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有好多地方政府他出于种种考虑,比如说扶持地方上市公司的目的,或者出于就业什么什么的,这样一些很多的非正常的因素,它会在关键的时候出手给这些ST上市公司补贴,这种现象非常多。

  计渝:这一点实际上我们看到,它都是来自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实际说我们要关注的是对于ST上市公司本身,它是不是能够真正的通过债务重组,变卖资产,或者是外部的,包括地方政府一个一次性的补贴,能够迅速的改变自己业绩经营的方向,保持它业绩的成长性,这点恰恰是我们投资者要仔细关注的,诸多的市场中的手段,手法依然是不能够掩盖那些管理经营比较差,市场开拓能力比较差的ST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会不断的下滑的这样一个命运。

【 ST梅雁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