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在炒作紫金矿业 董事长提前抄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02:10  中国经营报

  张荣旺

  处于负面消息旋涡的紫金矿业(601899.SH)突然成了资本炒作的香饽饽。

  8月6日是紫金矿业发生污染事故批露后的第25天,但紫金矿业开盘波澜不惊,小幅拉升,至6.15元/股收盘。据金融界快赢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当日主力资金不断流出,这已经是紫金矿业连续第三天资金净流出。此前几个交易日,紫金矿业已经从最低点累计上涨了20%,而7月20日更是蹊跷涨停。7月12日,紫金矿业被曝其环境污染事故隐瞒9天。

  谁在炒作紫金矿业?紫金矿业造就的那些亿万富豪们采取什么操盘手法?

  董事长提前抄底

  紫金矿业7月28日晚间公告称,因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7月27日,紫金矿业公司副总裁、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陈家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令人惊异的是,7月29日,此负面消息竟然使紫金矿业股价大涨5.29%。不过金融界快赢专业版数据显示,当日大资金开始呈小幅净流出态势。

  7月19日,紫金矿业公告决定停产整改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当日,紫金矿业还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

  不过,两大利空消息虽然使紫金矿业股票低开,但很快反弹并形成上涨之势。7月20日,紫金矿业开盘迅速走高,经过一些大单的推动,很快被封住涨停直至收盘。全日资金净流入6.9亿元,成为两市净流入最大的个股。

  “大资金逆向思维,短线炒作罢了。”私募人士陈晓阳说,截至目前,公司还没有道歉和赔偿的具体说法,理性的投资者绝不会参与企业文化和高管团队有问题的股票。

  “这应该是一些公募基金在买入。”另一私募基金经理史爱军却认为,公募基金前期进入不少,未能顺利退出,他们更有动力“护盘”。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持股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国泰金马稳健基金,持股量达2867万股,其次是博时平衡配置基金,其二季度刚刚买入了1500万股紫金矿业。

  是公募基金掩护撤退还是游资炒作?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7月20日有投资者向券商融资8000万元买入紫金矿业。此融资额虽然只占该股当天成交额14.52亿元的5.51%,但如此大规模的融资买入加上其他跟风资金难免会对该股走势造成决定性影响。此前融资买入紫金矿业的资金量最多时也只有2000多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资金强势买入甚至融资买入,与此前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增持行为不无关系。

  2010年7月2日,紫金矿业低开低走,一度下跌超过3%。当天下午13:38时,突然出现几笔大单买入紫金矿业股票,成交价为5.70元/股,然后股价反复在5.70和5.69元之间拉锯,随着买盘的加大,紫金矿业股价逐步上扬,最终收盘价上涨到了5.86元。

  第二天,紫金矿业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陈景河以5.71元的均价买入100万股紫金矿业股份。

  让陈景河始料未及的是,其刚刚增持的紫金矿业发生了意外。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旗下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池内9100立方米酸性含铜污水进入汀江,但直至7月12日紫金矿业方才公告紫金山铜矿水污染事件。

  原股东套现百亿元

  虽然发生了意外,但陈景河的此次增持收益依旧不小,截至8月5日收盘,陈景河增持股份的账面仍有近10%的浮盈。如果结合陈景河此前的股权转让,其此次投资不能不说是一次漂亮的套利之行。

  2009年6月12日,陈景河以9.15元的价格卖出了2759.4万股紫金矿业股份,其中2100万股卖给了包括此次被拘留的陈家洪在内的10位高管。据陈景河说,其转让股权给公司高管的目的是股权激励。

  就在此次“股权激励”转让之前的4月27日,是占总股本33.87%的第一批首发原股东解禁日。首发原股东包括新华都集团董事长、“福建首富”陈发树,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首富柯希平和陈景河等的个人股,新华都实业集团、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等的法人股。

  虽然有“大小限”(首发限售股)即将解禁的负面消息,但紫金矿业的股价却涨势如虹。从2009年1月23日到3月30日,紫金矿业股价从5元涨到10.99元,上涨119.36%。2009年一季报显示,当时大量买入紫金矿业的机构主力包括景顺长城精选蓝筹股票基金和博时基金公司旗下的博时价值基金、博时精选基金和博时平衡配置基金等。

  紫金矿业限售股刚一解禁,陈发树和柯希平就开始大幅度减持。从2009 年4 月27 日至7月1日,陈发树累计减持2.945亿股紫金矿业,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02%。据新华都办公室主任李欣透露,陈发树当时减持紫金矿业总共获得30多亿元。从2009年4月27日到5月5日,柯希平累计减持0.748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52%。

  紧接着,新华都实业公司和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也开始大规模减持,新华都实业公司累计减持2900万股,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减持1.35亿股。

  截止到2009年底,陈发树和柯希平各持有的4.49 亿股和3.26亿股紫金矿业股份已经基本卖完。除董事长陈景河外,其他几个自然人原始股东也都悉数卖出,合计也有10亿股之多,这些股东套现达上百亿元。

  尽管原股东不断减持套现,但紫金矿业的股价在2009年基本维持在9元之上。而有圈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2009年4月24日,紫金矿业股东方曾秘密协商,商定解禁的限售股要在9元以上才能减持。

  官商紫金

  实际上,可能被套牢的高管中还有一位特殊的人员——紫金矿业原监事会主席郑锦兴。郑锦兴原本是武平县政府的公务员,后任上杭县副县长。2006年8 月,郑锦兴辞去公职到紫金矿业就任监事会主席。2009年6月12日,郑锦兴和其他高管一起从董事长陈景河处受让了100万股公司股份,交易价格为9.15元。5天之后,郑锦兴辞职赴任武平县副县长。

  从2006~2008年,郑锦兴在紫金矿业共获得薪酬累计为350.1万元。

  不知道是公司业绩增长放缓还是其他原因,紫金矿业多数高管的薪酬在2007~2009年呈递减趋势。郑锦兴2007年年薪为191.6万元,2008年年薪降为113.5万元,其2009年实际工作只有半年时间,因此业内人士估计其2009年上半年的薪酬不会超过100万元。这样郑锦兴在紫金矿业累计获得薪酬应该不会超过450万元。而郑锦兴受让陈景河的100万股股权却需要915万元,余下的近500万元对于公务员出身且重返政府工作的郑锦兴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如果郑锦兴“及时”在高点卖出,其获利最高可达300万元。

  资料链接

  紫金矿业高管曾有政府官员身份者一览

  副董事长刘晓初曾任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

  副总裁黄晓东曾任福建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福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处长、处长;

  副总裁李四德曾就职于原国家黄金管理局、冶金工业部黄金管理局、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历任副处长、处长、投资部主任、咨询委主任、局副总工程师;

  新任监事会主席林水清此前为上杭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监事林新喜曾任上杭县纪委副书记、常委;

  上杭县原人大主任林锦添曾担任紫金矿业的党委副书记,如今改任党委常委;

  上杭县原人大副主任范志喜退休后任该公司党委常委;原县党校校长郭文生任该公司总裁办主任。

  本报据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紫金矿业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