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分析员 杨秀红
一场增持潮正在涌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集体作秀?市场众说纷纭。
在今年市场经历暴跌的4月和5月,上市公司股东增持的声音不断传来。对此,有人认为是产业资本抄底的信号,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国泰君安证券等机构则认为,近期市场大跌后大股东纷纷增持,并非都出于对股价低估的认可,很多是出于其他目的,其中多为增发配股的情况,不能简单地以此做为市场见底的信号。言外之意,此次增持潮作秀的成分偏多。
争论未果,我们不妨“以史为镜”。历次上市公司增持公告“倾巢而出”之时,无一例外地会呈现一些共同特征。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遍历中国股市所有增持记录(自1996年11月第一份增持公告登出以来,上市公司股东的增持公告累计达到1650次),归纳出了这些特征。以此参考,或有助投资者在这次增持潮中寻找投资机会。
按照每月增持数量汇总排序,我们发现,历次增持潮爆发的月份往往出现在历史上股指筑底之时。
每次增持潮的涌现,多有集团公司和高管在背后撑腰。
此外,股东对公司的价值也有所考量。所有增持中,有62%是在上市公司市净率处于3倍以下时进行。
公司被增持之后,其股票在短期会迎来一些投资机会。据方正证券研究,增持公告发布后一个月内,股价大多会有较好的表现。
在市场筑底阶段涌现
历史上多次增持潮的涌现基本都处于股指筑底阶段。
我们统计,自1996年11月出现第一笔增持公告以来,上市公司股东的增持公告达到1650次,合计增持数量近93亿股。其中,第一笔增持发生在申华控股身上,其股东广州三新实业公司在1996年11月进行了增持,使其对申华控股的持股比例上升至7%。
在上述所有增持公告中,我们按月统计了股东的增持数量。结果发现,在有增持记录的92个月(1996年11月至2010年6月)中,股东月度增持数量超过1亿股的月份有27个,分布于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
其中,股东增持潮涌现的月份大多在历史筑底或者市场暴跌后的时期。如2005年9月、10月、12月;2006年1月、3月、4月、7月和8月;2008年8月和9月;2009年4月和9月以及今年5月。在这些月份,股东增持数量均在3亿股(含)以上。
从上述股东增持潮所处的市场阶段来看,市场筑底时期增持潮涌现的机会较多。
如2005年6月,上证综指创下998点历史低点,此后几个月一直震荡筑底。而在同年的9月、10月和12月,上市公司股东掀起来一波长时间的增持潮,3个月内的增持数量超过12亿股,约占有史以来全部增持量的13%。
2006年1至4月,市场震荡筑底并略有攀升之时,上市公司股东继续增持,超过13亿股。
此后,A股市场迎来超级大牛市,上证综指从千点左右攀升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
与之类似,2008年8~9月,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一波增持潮:两个月内上市公司股东分别增持约4亿股和5亿股。彼时,上证综指已一路下跌到2500点附近。10月创出历史低点(1664点)后绝地反弹,一直延续到2009年8月。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增持潮的到来还受到监管层政策的激励。
2008年8月28日,证监会发布“自由增持”新规,即允许上市公司大股东12个月内在二级市场自由增持总股本的2%,大股东只需在增持行为完成后的3日内将增持情况进行公告,并向证监会提出豁免申请。在新规发布前后,上市公司股东即掀起了一股增持潮。此外,同年9月,国资委还表态支持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在政策的号召之下,2008年8月和9月,两市涌现出一波抢眼的增持热浪。当年9月,中石油宣布认购自家股票6000万股。不久,工、建、中行同时发公告称,汇金公司已对三大行各增持200万股。此外,汇金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内(自该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这三家银行的股份。
股东月度增持数量超过3亿股的情况还发生在2009年4月和9月。
虽然和此前不同,这两个月的增持没有发生在市场筑底时期,但是2009年4月增持潮涌现时市场正处于牛市起步阶段,而2009年9月的增持潮则发生在当年的“黑色8月”之后,也可看作股东的一次抄底之举。
大公司和高管撑腰
史上每次增持潮涌现时,几乎都有集团公司及高管在背后撑腰。
2005年9月,当月股东公告增持的数量达到5亿股以上。其中4.5亿股的增持来自宝钢集团对自家股票的回购,占到当月增持总数的8成以上。
2006年1月超过6亿股的增持潮中,宝钢集团近5亿股的增持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月增持的主力军。
2008年8月及9月的增持潮中,*ST钒钛的股东鞍钢集团则充当了主力,两月内增持自家股份逾3亿股。同时,中石油于当年9月22日增持6000万股自家股份。其同时表示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合计约36.6亿股。此外,中央汇金对于中行、建行和工行的各200万股的增持也在当月起到了示范作用。
集团公司屡屡撑腰,无疑为上述增持潮的涌现贡献了一臂之力。
从增持公司的股东分类来看,上市公司的增持也多以公司和高管为主。一般而言,增持股东的身份分为三类:公司、高管和个人。其中,公司包括基金、保险、QFII和集团公司等;高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和监事等;个人是指个人投资者。
将增持股东按上述三种类型分类,我们发现,在史上1650次增持公告中,有978次出自“公司”之手,另有540次来自“高管”的自购;只有132次来自“个人”投资者的增持。可见,公司和高管的增持占到增持总数的约六成和三成左右,而个人自愿增持只占到不足一成。
另据统计,在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大规模的增持潮中,背后增持股东为清一色的高管和公司。
近七成市净率小于3倍
众多公司和高管不会盲目增持上市公司的股票,其增持之前也会对公司价值进行一番衡量。
一般来说,判断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要结合市盈率和市净率综合判断。二者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
据了解,产业资本积极参与的股票市场估值区间在2~2.4倍市净率,而目前两市市净率约2.78倍左右。一旦接近这一区域,产业资本增持潮就会逐渐涌现。
就市净率而言,在全部增持公告中,剔除35个负值,增持公告发布时上市公司市净率小于或等于3倍的有1009次,约占总数的62%,小于或等于2.5倍的有699次,占总数的43%。
就市盈率而言,则没有明显特征。在全部增持公告中,有209次公告发布时上市公司TTM市盈率(即按前四季度每股收益加总计算的滚动市盈率)为负值,另有259次市盈率为15倍以下,还有169次市盈率在百倍以上。
可见,股东增持的参考标准,主要是以市净率较低的个股为主。
在2005年、2006年和2008年三次增持潮中出现的197份增持公告中,发布时上市公司市净率小于等于3倍的有136次,约占总数的69%;小于或等于2.5倍的有107次,占总数的54%。
2006年1月6日,宝钢集团发布增持4.9亿股宝钢股份当日,宝钢股份的市净率只有约1倍,而市盈率也只有5.7倍。
2008年9月24日,中行、工行和建行在公布中央汇金分别对其增持200万股公告时,三大银行股的市净率分别只有2.2倍、2.7倍和2.5倍。其市盈率也只有13.5倍、13.7倍和11.4倍。
增持后短期有投资机会
所谓“无利不起早”。大股东增持后是否能够获利?投资者是否可以跟风买进?在这个问题上,方正证券和国泰君安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方正证券近期的研究显示,被增持的个股在短期内会有较乐观的走势。方正证券研究人员表示,在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27日期间,作为样本的891家公司中,有65%的个股在增持公告发布后的30日内出现上涨,涨幅最大的接近80%。其中,5日、10日、20日、30日的平均涨幅分别达到了3.44%、4.38%、6.25%、7.16%,分别跑赢同期大盘2.55%、3.27%、4.79%、5.85%。
无论行情强弱,大股东增持的个股在公告后一个月内具有尚佳的市场表现,跑赢大盘的同时还有较大概率获取稳定收益,因此,投资者可以将增持概念股作为短期炒作的投资标的。此处要提醒投资者:在存在增持概念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市场环境、基本面、技术面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在短期内获得相应的收益。
国泰君安认为,从股东增持行为中可以发掘出一些投资机会。
有两类公司或会带来超额收益:一类是大股东有增持承诺,且上市公司有再融资计划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将逢低增持以保障再融资顺利进行;另一类是公司的再融资计划已通过证监会审批,且当前股价跌破增发价或与增发价接近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即使大股东没有增持承诺,但由于增发已势在必行,很可能倒逼大股东做出增持行为。
遵循上述思路,国泰君安认为第一类公司中国电电力和瑞贝卡值得重点关注。对于第二类公司,国泰君安认为上海建工是当中的典型,该公司高管于5月14日进行增持使得股价开始反弹,而接下来可关注的是中国铝业和粤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