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北高速分拆上市制造A股连体婴行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5日 11:34  中国经营报

  李俊辉

  有一种关系叫孪生,有一种现象叫连体。

  在A股市场上有这么一对奇特的股票:他们的股本一模一样,股权结构一模一样,甚至前几大股东也几乎一样,更奇特的是,他们在股市里几乎同涨同跌,互为对方行情的映射,活像“股市连体婴”。

  这两只股票是龙江交通(601188.SH)和吉林高速(601518.SH),它们之前有一个共同的“娘”——东北高速(原代码600003.SH)。

  同呼吸共命运

  2010年3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上市这两只股票。

  这两只股票的发行价格一样,都是3.78元/股,总股本均为12.132亿股,流通股本均为6.16亿股,股权结构同样为第一大股东49.19%,第二大股东17.92%(同为华建交通经济中心,简称华建交通)。

  上市交易当日,龙江交通股价摸高到4.98元,吉林高速摸高到4.97元;龙江交通收盘4.34元,吉林高速收盘4.30元;龙江交通当日换手率是18.25%,吉林高速则是18.02%,两者相差无几。

  这只是开始,经过3月22日的短暂横盘调整后,3月23日、24日、25日,两只股票齐拉涨停,3月26日,又齐齐冲高回落(龙江交通当日最高6.13元,吉林高速当日最高6.11元)。

  接着两只股票开始神奇的“映射行情”,从3月26日到5月13日33个交易日内,两只股票累计下跌幅度分别是龙江交通18.25%,吉林高速16.44%,K线图的走势相似程度在90%以上,其中5月5日又齐齐涨停。

  不堪往事

  龙江交通和吉林高速奇异“连体婴行情”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过于复杂的纠结,过于简单的复制式分拆。

  两家公司由东北高速分立而来,这家公司本身可为一个怪胎,《中国经营报》曾做过多篇连续报道。

  东北高速上市于1999年,上市目的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拉动内需政策,给高速公路建设拓展融资渠道。

  从1999年8月10日挂牌交易到2009年3月16日“因筹划重大事项(即分拆)”停牌,10年间,东北高速经历了总经理被罢免,在任董事长被判死缓,2.9亿元银行存款丢失,董事会超期任职,股东开会在公司总部被疑似黑社会人员围殴,多元化投资几乎全部失败,涉嫌挪用数亿元资金炒作期货等丑闻。

  2009年3月16日停牌时,ST东北高的股价是3.87元/股,而10年前,它的发行价是4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5.35元/股,收盘价是6.35元。如果投资ST东北高10年,你的投资收益(包括分红等)是-3.25%。

  复制式分拆

  “这次分拆还是过于简单了,才有这么奇怪的行情。”原东北高速老股东(也是现在吉林高速和龙江交通的股东)吉林市的齐先生认为,分拆方案等于一个模子复制了两家公司,不出怪事才怪。

  按照分拆方案,以3.87元为基准价,原东北高速股份一股拆成龙江交通和吉林高速各一股。也就是说,原股本12.132亿股分拆后多了一倍。

  “按国外资本市场的惯例,分立之后,两家公司的总股本之和应该等于原总股本,这种拆法还真是‘创新’。”香港资本市场分析师徐珀认为。

  不但如此,连原第三大股东华建交通的股权比例也被原封不动的复制了。东北高速上市时三大股东的股权比例经过股改支付对价后,比例变成黑龙江方26.9%、吉林方22.29%、华建交通17.92%。分拆为龙江交通和吉林高速后,华建交通的股权比例仍是17.92%。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