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北京新闻中心负责人 滕晓萌/文
2010年什么人才最贵?一是董秘,二是保代。 周一,一位投行副总在我面前熟练地接起电话,“你那边需要几个保代啊?哦,哦,那不行,我不考虑。” 放下电话,他略带歉意的说,“猎头的,现在每天都会接到猎头的电话。”
当天的饭桌上,还有一位前深圳上市公司的董秘。投行副总想起一个问题要问他,认不认识其他适合当董秘的朋友?我们这边好多项目,找不到合适的董秘。
这样你就知道,创业板激发了多少疯狂的想象。我最近见过的所有小公司董事长,都怀揣一个一两年内上市的计划,有的在引进风险投资,有的在做股改,有的在找券商。所有人的目标都是:“首选创业板,实在不行就中小板。”
投行的朋友说,现在的项目太多了,有创业板IPO经验的中小券商接都接不过来。
而一家已经过会的创业板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则向我抱怨,这是北京一家规模不大的IT公司。她说,我们之前都没做过这些事,大家都不知道IPO怎么做。
所以,好多创业板公司的董秘,也成为刚过会公司挖角的对象。
这样的疯狂,能持续多久呢?我上周见了四家基金公司的人,其中包括两位基金经理,他们都说,不敢做创业板,除非打新股,泡沫太严重了。
周三,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负责人拿着一块披萨对我说,我们现在不怎么做股票了,看不懂,我们今年主要做债券。
创业板的神奇之处,不在于创造了多少个百元股,而在于一些确实资质平平的小公司,顶着创业板的光环,几个月内就能成为业内市值老大。
这一周,实习记者李一帆在做碧水源的调查,如果你看过碧水源的招股说明书和此后的一系列公告,你应该知道,他们的卖点,就在于自称国内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和经营实力都最强的公司之一。
“碧水源是啥?”一家北京环保公司的老总听到我的问题惊讶地说,“我没听过这家公司。”他做污水处理已经10年了。
所以这一周,实习记者任家河在理财周报敲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待到潮水退了,就能知道到底是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