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史进峰 谭璐 北京、香港报道
4月6日,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称,建行或在A股市场定向增发融资450亿元,并在H股配股融资300亿元,合共融资达750亿元,较此前传闻的融资规模为高。
4月7日,建行一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上述方案确实曾在建行考虑之列;但目前再融资方案尚待最终确定;“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我们给的假设和目标基本都一致,即未来要保持资本充足率为11.5%、核心资本充足率9%的水平。”
该人士表示,目前尽管最终方案仍然存在一定变数,但A股定向增发加H股配售确实符合建行的实际情况,而此前汇金公司也有意参与增发,并约定认购较高比例,但未约定最低限度。
7日,有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其实上周业内就已经听说,建行本身倾向于在A股增发,因为这样马上就可以补充资本,而如果在A股发可转债的话,则需要几年时间转股后慢慢转变为核心资本。
大股东障碍清除
据本报了解,实际上,中行A股发行可转债加H股配售方案出炉之后,建行原本想赶在年报发布之前,敲定一个市场和股东都能接受的方案;但3月26日,建行原定提交董事会审议的再融资计划被临时撤销。
3月30日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行长张建国表示最终再融资方案“我说了都不算”;建行一位内部人士坦言,再融资计划之所以临时流产,主要是大股东意愿不明。
上述人士透露,此前方案之所以未通过,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与其它大行融资方案不同,建行方案无论是定向增发还是H股配售,均需要大股东汇金公司公开作出承诺,而汇金因一直没有正式收到国务院的批复,因此一时很难做出决定。
“但过去一两周,汇金公司已得到国务院层面的相关批复,障碍扫除了。”该人士坦言,“尽管工、中、建三大行再融资方案出炉时间上存在一些差别,但再融资最终实施的时间不会差太多。”
股东结构决定融资方案
据上述人士透露,董事会召开之前,建行手头有六七个备选方案,但最终倾向于采取A股定向增发和H股闪电配售的方式,主要源于建行的股权结构不同于工行和中行,即H股占比过高,且A股股东结构比较分散。
从工行、建行、中行的A、H股比例来看,工行和中行H股占比分别为25%和30%,而建行H股占比高达96%。2009年年报显示,汇金作为建行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57.09%;但主要集中在H股,A股比例仅占全部股份的0.06%。
建行人士透露,“如果参照中行、工行模式,在A股发行可转债,A股股东按现有持股比例认购的话,会遭遇一些问题,因为建行目前A股股东基本为基金公司,缺乏大股东;如果采取定向增发,则相当于私募,银行可以通过投行自己寻找投资者。”
同时,市场人士表示,采取定向增发的方式可以一步到位地补充核心资本,资本质量也比较高;A股发行比例较高,可以适当调整建行A股和H股比例。
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的中国及香港银行业分析师颜湄之也对本报表示,建行可能有兴趣在A股市场多做一点,因为A股比较少。有研究机构指出,单一的配股方案并不适合建行,建行希望在A、H股市场上融资,并在比例上倾向于A股市场,以调节A、H股权比例。
融资模式之辩
中行、工行、交行都已公布了融资方式:中行在A股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可转债,同时在H股增发不超过H股总股本20%的股份;工行在A股发行不超过250亿元的可转债,同时在H股增发不超过H股股本20%的股份。而交行则A+H同步配股融资420亿元,A股采用代销方式,H股采用包销方式。
对于建行采取何种融资方式,有过不少讨论。
一开始市场判断,建行可能会采取与中行、工行类似的模式。因为以资产计算,建行是内地第二大银行,作为大型银行的融资规模较大,对A 股市场的冲击以及对银行本身的股价走势都有较大影响。
如果选择在A股发行可转债,则可转债在转股前可以补充附属资本,不会对银行ROE等财务指标造成压力,而随着转股进程逐步推开,摊薄效应慢慢释放,转股后变为核心资本。因此中行与工行都选择A股发行可转债,而H股则配股融资。
颜湄之指出,如果采取定向增发的方式,只是卖给几个大股东,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在A股市场定向增发对于市场没有太大影响,关键是除了汇金和中投这样的公司,谁有这么多资金?”颜湄之说。
有市场人士估计,如果汇金参与几家国有大银行的再融资计划,至少需要150亿美元。
颜湄之说,按照建行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其资本需求约在700亿元。她表示,多家内地大型银行都接连在H股融资,对于H股市场肯定会有影响,不过各家银行的融资计划都在市场上传了很久,各种预期和猜测都已经渐渐消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