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报引爆ST股一季度行情 近40家ST股扭亏为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 06:51  新快报

  本报研究员 王中 实习生 周少杰

  1月12日,S*ST集琦率先拉开了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大幕。年报,对于ST个股来说可谓“生死门”,为了能在“生死大考”中交出“及格卷”,或实现扭亏、或重组保牌,ST类上市公司会使出浑身解数。

  借助非经常性损益成功扭亏的S*ST集琦,也引起了投资者对“ST”族公司“保牌”还是退市话题的关注。ST股需要保壳,尤其是持续两年亏损的ST股,如果在年报中再度亏损,将面临着暂停上市的压力。这些ST上市公司如能达成预期,不仅能让自身“逃出生天”,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良机。

  截至2月10日,沪深两市已有十多家ST上市公司披露年报。春节过后,两市将迎来年报的披露的密集期。是摘星去帽,还是暂停上市?未披露年报的104家ST上市公司将面临着大洗牌。而投资者将如何把握机会,在年报中淘金ST板块呢?

  年报引爆ST股一季度行情

  每年1-4月是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的时间。年报关乎上市公司的业绩,一季度往往是ST上市公司生死攸关的时段,同时也是ST股炒作最火的时段。历史数据显示,ST股在2007年的“癫牛”行情中相对大盘表现更为疯狂,远超同期大盘,而在2008年一季度的熊市,ST股也展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其下跌幅度远弱于市场平均水平。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ST股一季度的走势均强于同期大盘。

  随着2009年年报正式发布时间的来临,那些已连续两年亏损的披星ST公司为保壳而可能即将展开重组。受预期影响,近期ST股的股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动,如*ST东电自14日以来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21日更是实现了涨停;ST成功1月20日预告2009年度净利润预增2497%~2666%后,股价出现连续两天涨停;而S*ST集琦于1月12日发布公告称2009年借非经常性损益已成功扭亏保壳,1月19日复牌后股价更是连续5天涨停。

  受财政补贴的ST公司更“安全”

  “ST公司的股票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其现时的估值水平,而是在其业绩改善的机会和资本运作的机会上。伴随着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恢复正常,公司股价会得到重估。”长江证券分析师在ST公司的专题投资中分析,业绩改善和资产重组是ST股炒作的主题。

  目前,在剔除B股和暂停上市的股票之后,沪深两市具备交易资格“ST”族公司共有127家,其中13家已披露年报。从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09年年度业绩预告和三季报来看,在剩余的104家ST公司中,36家实现扭亏,有望摘帽摘星,28家连续三年亏损,面临披星或者暂停上市风险。粗略统计,127家ST公司中超过60家公司涉及重组筹备或重组传闻,近期走势强劲的S*ST集琦、ST成功、ST筑信便是代表。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凡是以地方财政补贴收入实现扭亏的ST公司,同样有较大可能出现重组事宜,对于主营业务举步维艰的亏损公司,财政补贴将大大降低退市风险。由此推断,目前公布预喜公告,且扭亏原因出于财政性补贴的公司或许具备了更强的“安全边际”,由于没有了退市的风险,这也给相关重组方提供相对充沛的重组谈判时间,个股股价出现补涨的潜力可能将会更大。

  摘星摘帽

  从业绩预告来看,近40家ST公司扭亏为盈,实现业绩增长。年度业绩报喜预示着这些上市公司有望成功保牌或摘星摘帽,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从ST公司年度业绩预告和前三季度的财报中寻找“黑马”,挖掘ST股中的金子。

  *ST伊利:ST股中的“大蓝筹”

  在“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下,作为国内乳业巨头,伊利在2008年年报正式公告后,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时隔一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正渐渐淡去,*ST伊利也重振雄风,今年首季即成为乳制品龙头企业中唯一一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都超过去年同期的企业。200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22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净利润5.51亿元,同比增长637%。

  *ST伊利股价自2008年末探底以来,2009年全年处于上升通道中,股价温和上涨,自每股7.76元的底部上涨至32.50元,距离2007年38元的高位仅一步之遥。翻阅*ST伊利的2009年三季报,嘉实主题精选、华夏回报、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嘉实策略增长等一批赫赫有名的基金扎堆该股十大流通股股东。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三季度共计27只基金持有该股1.55亿股,占全部流通股的21.30%;而QFII、社保基金也分别持有该股8.86%和1.82%的股份。

  ST鲁置业:捆绑银座业绩大增

  历经两次内部整合,于2008年借壳ST万杰上市的ST鲁置业,产品以商业与住宅并举。大股东由原山东省商业厅及10多个地市商业厅政企转制并整合形成,控制上市公司银座股份和ST鲁置业,依靠并购和上市等手段,实现2020年收入过1100亿的战略目标。

  ST鲁置业200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047.55万元,与2008年亏损2.97亿元相比,业绩大为改观。而近期披露的业绩预告也称“2009年度能够实现盈利,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变动”。

  与*ST伊利相似,ST鲁置业也受到众多基金青睐。2009年三季报还显示,汇添富均衡增长、华安策略优选、易方达行业领先、华夏红利等一批鼎鼎有名的基金占据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位置,9只基金共持有该股28.54%的股份。

  *ST皇台:天降“红包”成功保牌

  *ST皇台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亏损,2009年三季报更是悲惨地宣布,由于“2009年度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下降,资产减值损失上升,导致经营性亏损,预计全年亏损4600万元,”暂停上市似乎已是铁板钉钉。但是2009年12月31日突然天降“红包”。

  *ST皇台公告称,在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持协调下,公司与东方资产公司就双方之间的债务纠纷问题达成了协议,公司获得了部分债务豁免,将核销4700万元短期借款本金及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的全部利息,同时,将产生的5430.39万元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核算。由此*ST皇台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上演翻盘好戏,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增长了46566.9%,净利润约700万元—1000万元,增长111.83%—116.9%,一举扭亏为盈。

  重组题材

  对于多数常年经营不善的ST公司来说,扭亏实属不易。但由于壳资源的宝贵,地方政府也不愿意ST股退市,这自然就赋予“ST”族公司强有力的重组预期。尤其在年报披露前的一段时间,那些戴星ST股重组题材更是绯闻不断。

  据统计,2007~2009年间,两市具备交易资格的ST个股约有120家,但真正被勒令退市的只有ST佳纸、ST托普。众多ST股票能够死里逃生说明ST公司突击保壳的成功率还是相当高的。

  S*ST新太:股改点金ST变凤凰

  作为广东最后一家未股改的公司,S*ST新太此前已经被已被重整过6次。2007年底,佳都集团和隶属于广州市番禺区国资局的番禺通信管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手入主新太科技,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终于令新太科技这个广东曾经的IT龙头企业重获新生。

  自去年11月26日新太科技宣布重整计划冻结股份和股份划转完毕的消息以来,停牌7个多月的S*ST新太股价像是脱缰野马一样狂飙,连拉14个涨停。值得关注的是,在S*ST新太大幅飙涨的背后,富力地产借壳的传闻不断。尽管富力地产和S*ST新太大股东都多次明确表态富力借壳一事纯属谣传,但S*ST新太股价一路拉升,从复牌前的9.11元每股强势上涨至23.19元每股,股价上涨2.54倍。

  ST科龙:

  第三次启动资产注入完成在即

  去年9月1日,ST科龙以定向增发方式收购大股东约12.38亿元的白色家电资产的第三次重组方案终于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早在2007年,海信集团对ST科龙资产注入的计划就已经出炉,但是因为价格问题遭证监会否决。随后2008年5月,在修改预案之后,公司再次谋划资产重组,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变化,再次搁浅。

  重组报告书显示,ST科龙此次定向增发购买资产评估价为12.38亿元,具体包括海信山东100%股权等4家公司的股权,以及海信营销公司白电营销资产,这部分资产在2006年~2008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24亿元和0.38亿元。公司称,在重组完成后,海信空调白色家电业务必须与公司现有的白色家电业务全面彻底整合,方能充分发挥两者合并后的协同效应。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重组难题的迎刃而解,重组后的ST科龙将一跃成为年销售收入逾140亿元的白电大鳄,直接与海尔系、美的系、长虹系、格力电器等国内巨头形成对垒阵势。

  去年12月22日ST科龙发布公告称,该重组方案已获的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委会有条件审核通过。

  随着重组预期的逐渐明朗,ST科龙的股价也稳步上升,从去年9月份的每股5-6元的价位上涨至9元左右的价位,上涨幅度超过60%。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