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 坤
年关将至,上市公司获得各种意外“补助”扮靓业绩的时刻又到来了。仅昨日就有大成股份、金路集团、冀东水泥、升达林业、大华股份等多家公司分别获得各类财政补贴。这对上市公司以及包括广大普通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来说无疑都是重大利好。
从补贴的类型来看,有些属于雪中送炭。如金路集团子公司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获得的灾后重建贷款贴息补助资金1790万元,将有助于金路集团弥补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统计显示,与金路集团一样去年已经亏损,且今年前三季度仍旧亏损的公司有127家。其中亏损金额超过1000万的公司超过100家。对于这些公司来说,为了避免被“ST”的命运,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度里实现扭亏为盈就显得极为迫切。年底获得的政府补助无疑将成为帮助其避免出现亏损的年度财务记录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预见,在2009年最后近10天的日子里还会有不少公司会向投资者宣布这种“意外”的惊喜。
另一类补助则属于锦上添花。如此次大成股份、冀东水泥、升达林业、大华股份获得的补助就属于这类性质,这些补助对各公司的业绩影响程度不一。从公开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这几家公司均实现盈利,其中冀东水泥前三季度的净利润高达7.33亿元,1000余万元的增值税退税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大华股份的情况同样如此。但是对大成股份来说,其获得的一次性环保治理专项补助资金2917万元将使其今年的每股收益至少增厚0.13元,而且净利润的同比增幅也将非常可观;升达林业获得的800余万增值税优惠同样对公司业绩影响显著。
其实,不论是何种补助,对上市公司以及包括广大普通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来说无疑都是重大利好。政府对上市公司进行各类补助和补贴表明了对这些公司发展壮大积极支持的态度。记者了解到,由于上市公司在年终获得各级政府的补助和补贴等改变了一些上市公司的短期盈利预期,已经有不少敏感的投资者开始以此作为买卖炒作这些公司股票的重要依据。
不过,也有投资者提醒,虽然上市公司获得的各类补助和补贴会在年底扮靓上市公司的业绩,但是由于这些补助多是一次性性质,对上市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也是一次性的,因此更为重要的是要分辨各类补助的性质以及对上市公司的长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