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0公司引领后哥本哈根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6日 23:21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研究员 周俊

  12月7日~18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身为主办城市,哥本哈根市政府广场上的圣诞树格外引人注目,在这棵别具匠心的圣诞树上不仅悬挂着大约700个LED材质的照明灯,而且它是由“人工”供电,在广场的周边摆放着15辆脚踏车,你只要轻轻一踩,700个绿色照明光源将点亮整个广场。

  或许在这棵圣诞树的创意背后,是想喻示着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绿色能源的获取和应用。它点亮的不仅仅是哥本哈根政府广场,也是未来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

  我们现在正经历第三次革命——低碳革命。过去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球温度上升了0.74oC,中国温度上升得更快,为1.1oC。

  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称,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oC,全球所有区域将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如果气温升高4oC,全球生态系统则将遭受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性的经济重大损失。

  中国正在履行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11月底,中国政府首次宣布了碳减排的中期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

  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在2005年以来的三年多时间中,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已经累计降低了13%;但这更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目标,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如何尽可能在不损害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碳减排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从根本上讲,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和减排。在此背景下,2009年也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低碳元年”,而未来的5~10年间,资本市场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优秀上市公司都将是重要投资主题之一。

  中国的低碳之路:调结构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且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所牵引。2008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8.6%,并且,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比例在不断提升。相应地,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40.1%。而美国目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不到20%,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达到近80%。

  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政府在低碳革命中面临的最大课题,这一过程将是艰巨而漫长的。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也是自2003年以来增幅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中,能源结构升级将是实现碳减排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提高低碳能源比重,主要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利用量占比,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到2008年底,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所占比重为8.9%。

  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利用量占比在2007年就达到12%,美国为11%,欧盟达到16%,日本为14%。为此,中国政府表态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利用量比重力争提高到15%,其中,水电、核能、风电、光伏发电都存在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中国作为煤炭供应大国,煤炭作为第一能源的现状甚至在中长期都无法逆转。因此,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同样至关重要。

  低碳革命中,最为有效和可行的碳减排途径是节能。

  而中国能耗水平有非常大的下降空间。事实上,中国已经显示出了很强的降低能耗潜力。2009年上半年,国内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大幅下降了20%和15%,钢铁、建材和石化行业的能耗水平分别同比下降8.4%、9%和8.2%。

  具体到更微观层面,较少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增加碳汇和发展碳捕捉也是实现碳减排的较直接的重要手段。

  新能源空间大:风电景气最高

  不可否认,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而在此基础上,能源结构升级将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主要路径就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利用量占比,并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

  根据最新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占比将达到15%左右,这将超过目前美国、日本以及全球平均水平,接近欧盟。

  实际上,中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非常丰富,未来增长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水能仅开发了20%;陆地风能开发2.4%,海上风能则几乎没有开发,太阳能、核能的开发量也非常少。

  而到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核电总装机容量将分别从3000万千瓦、180万千瓦和4000千瓦大幅调高至1亿千瓦、2000万千瓦和7000万千瓦,这给了国内新能源产业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至于目前争议较多的新能源产能过剩,主要是指设备产能过剩,而非新能源发电量过剩。一方面,对于新能源发电的政策支持将得到持续并加大力度;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设备的过剩产能淘汰有利于行业龙头提高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

  从中长期看,由于对环境损害小、市场化程度高等优点,风电有望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景气度最高的子行业,在风电设备领域,华锐风电、东方电气金风科技为行业龙头企业,总市场份额达到58%。

  在太阳能领域,国内太阳能电池虽然产品高居全球第一,但其中98%都为出口,国内需求量极小。由于西班牙、德国等需求大国对光伏发电进行发展限制,因此,国内厂商遭遇挫折。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光伏产业复苏,光伏也将迎来业绩回升。A股上市公司中,作为龙头公司的天威保变具有明显的一体化优势,此外,拓日新能南玻A力诺太阳、精功科技等公司也有业务增长机会。

  核能领域,上海电器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装卸料设备等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东方电气则在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等领域有优势,华锐铸钢的优势在核泵泵壳,中核科技则主要生产核级阀门,哈空调是国内唯一有10年以上核级空气处理机组和核级风机安全运行经验的企业。上述公司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清洁煤燃烧技术发电领域,宝新能源是国内利用循环流化床先进技术综合利用发电龙头企业,凯迪电力也存在一定行业优势。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是科达机电,该公司的CFBC“清洁燃煤系统”供于陶瓷生产领域,有着客观的市场前景。

  节能:四大领域各显神通

  事实上,节能降耗也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最有效手段。而且由于中国能耗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节能降耗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

  综合分析,节能潜力主要来自四大领域:输配电领域节能降耗、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以及交通节能。

  输配电领域节能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智能电网的建设。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从事智能电网相关设备生产的主要有国电南瑞特变电工思源电气置信电气荣信股份等。

  工业节能的意义同样重大,由于中国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对GDP贡献比重非常大,因此,电机节能、锅炉余热利用、钢铁废弃利用、化工热气利用、水泥余热利用等领域的增长空间非常大。

  A股公司中,荣信股份、智光电气等公司专注于电机节能;海陆重工华光股份则是锅炉余热利用领域的龙头企业;包钢股份邯郸钢铁是钢铁废气利用水平在行业内有优势,三爱富巨化股份柳化股份等公司在化工热气利用方面行业领先;海螺水泥祁连山则在水泥余热发电方面较为出色。

  在建筑节能方面,智能化建筑有利于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水平,该领域泰豪科技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另外,建筑节能还包括新型环保材料以及电器节能,其中海螺型材北新建材等公司都是国内主要的环保建材供应商。在电器节能领域,三安光电是国内LED节能照明龙头企业,浙江阳光佛山照明雪莱特是国内家电节能灯的主要生产商,另外,双良股份是国内空调节能领先企业。

  在交通节能领域,国内一些主要汽车厂商已经开始着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试产,其中,福田汽车手中已握有北京市政府800辆新能源汽车订单,其他一些汽车制造商也积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且,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也逐步展开,如华芳纺织旗下的江苏力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供应商。

  减排:脱硫和碳汇最现实

  减少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也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最直接手段。具体来看,一方面,针对高污染行业的除烟除尘以及脱硫将继续推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另外,增加对碳捕捉技术的研发投入也是重要途径。

  根据国家环保部的统计,到去年底,全国已建成脱硫设备的火电装机累计3.63亿千瓦,形成年脱硫能力约1000万吨,脱硫装机占火电总装机的比例由2005年12%提高到了60.4%。根据国务院的规划,2009年,全国新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5000万千瓦以上。照此计算,火电脱硫装机比例将提高到68.7%。

  未来几年内,脱硫设备在火电领域将受政策引导而进一步提高装机比例,另外,针对烟尘粉尘的排放污染,除尘器也将得到政策的鼓励推广。

  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从事除烟除尘脱硫设备的公司主要有龙净环保菲达环保、众合机电等。

  而在碳汇方面,增加植被面积有利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减少碳排放。因此,国内林业,尤其是上游的苗木、育种以及种植管理将受到政策的更大支持力度。目前,国内A股林业上市公司多处在中下游的林业种植管理以及林木加工行业,真正处于上游产业的只有绿大地,该公司从事苗木销售和绿化工程。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