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记者 张锐睿
今年以来,莲花味精的股价一直徘徊在3元左右,三季报业绩也就0.01元,但近两周却独领风骚,成为游资和机构竞相追捧的对象。
味精涨价难成利好
根据中国发酵信息网11月17日提供的各地味精出厂价显示,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味精价格已经上涨到11700元至12000元,而在9月份以前,国内味精价格一直保持在7000元至8000元一吨的价位,短短两个多月价格涨幅超过50%。
东方证券分析师林静表示,经济危机之后,由于刺激内需,味精需求今年增速达到10%,说明国内餐饮业势头强劲。同时,养殖业今年的强劲增长亦带动了味精的使用。此外,由于味精行业被认定为“两高一资”,过去3年没有新的项目,3万吨以下的小厂被关闭,此外环保要求使用的转精工艺亦使得产量下降,这都可能是导致味精涨价的原因。
“味精行业有环保的准入门槛和资本密集、利润微薄、行业寡头垄断的特征,我们预计供给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很低,加上成本的上涨,味精价格走低的可能性小;目前的价格高位预计可维持半年。”林静这样认为。
在资本市场,但凡有一点产品涨价的苗头,都可能引爆股价,更何况现在出现了50%以上的涨幅,莲花味精6天内拉出5个涨停,有股民甚至很乐观的分析莲花味精每股收益将达到1元,目标价直指20元。
11月26日,一纸公告浇灭了股民的所有幻想。公司公告表示,主要产品味精今年1~10月的销售价格平均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左右,同期公司生产味精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外购麸酸、玉米淀粉、小麦等价格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更大,因此公司本期经营业绩绝对额不会同比大幅上升。
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公司证券办的工作人员诉苦到,公司近年采购麸酸的价格上涨了50%以上,玉米淀粉的价格涨了30%以上,今年业绩出现下滑的可能性都存在,更别说什么业绩大幅增长了。
机构高位接盘令人难解
从11月18日莲花味精启动开始,游资炒作的迹象就十分明显。根据上交所公开信息披露,主要的买家席位都是中信证券佛山湖景路、海通证券深圳红岭中路、中信建投武汉市建设八路营业部等游资席位。这些席位基本上都会首日买入后于次日大量卖出,而接盘的资金也大多仅持有一夜后便获利了结,显现出游资典型的快进快出操作风格。
而与其他近期的热门股相比,颇为奇怪的是在第4个涨停板时,有两家机构却在涨停板价位大举买入1.61亿元。向来以稳健著称的机构投资者,却在莲花味精已经上涨47%的情况下高位介入,有些让人费解。有市场人士认为,日前公司大股东莲花集团共计将有7150万股被拍卖,机构有可能会在赌公司大股东易主。
根据北京中招国际拍卖公司公告,下周二,莲花味精1750万股的限售流通股将进行第三次公开拍卖,底价为3.9元/股。今年10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北京中招国际拍卖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持有的1750万股莲花味精限售股,最终因无人竞标而流标。11月8日,北京中招国际对这部分股权进行了第二次拍卖,依然无人竞标。到周五收盘时,莲花味精的股价为6.58元,比拍卖价高出68.7%,本次拍卖有望成功。中招国际的工作人员表示,日前很多有意者都在询问股权拍卖一事。
而根据公司的公告,莲花集团因无力支付郑州市商业银行的欠款,5400万股限售股近期也将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据悉,这部分股权的拍卖价也不会高于4元,这意味着公司将有7150万股股权即将转让,由于公司大股东和二股东的大量股权都被司法冻结,买到这些股权的买家再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部分股份,很有希望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也给予了莲花味精股价的想象空间。
但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接受《红周刊》采访时,对记者明确表示目前股权拍卖的事情没有任何进展,虽然公司此前有过一些重组的意向,但都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而目前公司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尽管如此,两家机构选择在如此时机介入依然令人困惑,11月20日,公司公告大股东的5400万股股权可能会进行司法拍卖,这已经意味着控股权有可能易主,而机构却在股票拉出4个涨停板之后方才买入,其中原因十分蹊跷,有股民甚至怀疑有机构在顶风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