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中海
继2006年备受关注的收购案后,近日高盛的突然减持,再度点燃起市场对双汇的种种猜测。
11月4日,外媒报道,高盛旗下的高盛策略投资(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价格向双汇另一战略投资者鼎晖,出售双汇集团5%的股权。同时,高盛还计划在近期内出售剩余的部分股权,最终使高盛在双汇集团的持股比例降至5%左右。还有媒体称,目前高盛仅持有双汇集团10%的股权,远低于2006年入主时的51%。
为何高盛仅剩下双汇集团10%的股权?高盛为何大规模减持?双汇未来将走向何方?
自从三年前,漯河市政府将双汇国有股卖给高盛和鼎晖后,媒体对双汇的集体猜想就从未停止过。而如今,几乎所有的猜疑,大都围绕“高盛淡出后,鼎辉背后谁在操盘,双汇集团背后的格局如何变化”的脉络而展开。
“正常”减持
高盛的减持表面看来着实有些“突然”,而事实上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006年4月,高盛和鼎晖通过双方的合资公司香港罗特克斯,以20.1亿元的价格,联合受让了漯河市国资委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份,高盛和鼎晖分别持股51%和49%。当时,双汇集团为双汇发展的第一大股东。
一个月后,双汇发展第二大股东漯河海宇投资,又以5.62亿元的价格,向罗特克斯公司转让了双汇发展25%的股权。
第二年10月,高盛向鼎晖转让罗特克斯5%股权,由此,高盛让出在罗特克斯的控股权。截至2009年6月,罗特克斯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双汇发展股权为51.46%。
“高盛减持,我更倾向于正常减持。高盛对双汇的股权变更、套现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是高盛在调整自己的全球投资战略而已。为什么一定要猜想是双汇MBO呢?”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分析说。
最近两年内,美国的大投行倒闭了12家,银行也开始空前的惜贷。在现有金融危机下,如今高盛看重更多的可能是“现金为王”,这也是其当下全球战略调整的一种需要。
在一些被高盛投资的项目中,高盛的退出已是公开的事实。
2009年年初,西部矿业公告称,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1月9日,公司股东、高盛旗下公司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累计抛售7804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2749%,套现金额约5亿。
6月,又有消息称,高盛将所持的30.3亿股工商银行H股股份已经售出,套现19亿美元。
但是,看似正常的减持,却一再引发“非常”猜测。
非常”猜测
猜测从管理层控股的海宇公司和海汇公司一路解析到万隆的年龄,甚至有媒体意味深长地以“万隆的年龄和双汇的MBO”推演双汇卖给高盛背后的种种可能。
2007年10月9日,高盛向鼎晖转让其在罗特克斯中持有的5%的股份,鼎晖控股罗特克斯。这次股份转让直接引发了“谁是背后实际控制人”的猜测。
当时,包括申银万国、平安证券、光大证券在内的多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都相继表示“看不清楚”其中的奥秘。他们找不到真正的控制人,只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场对管理层利益没有影响的转卖。
越是猜不出、“看不懂”,反而越发激起质疑者们的窥探欲。他们通过自己的探析,想从细微的线索里试图寻找这场游戏背后的真正受益人。
到了2009年3月,《上海证券报》转而质疑双汇发展的高分红:外资方坐享高分红疯狂抽血。
文章质疑,“在双汇发展2008年度派出的3.6亿元红利中,将有过半流入外资机构。再加上前两年所派红利,大约7亿元的分红被外资股东拿走。”
对此种种,张保盈并不认可。他说:“MBO对双汇管理层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保盈给记者算了笔账:双汇发展现在的股价是50元左右,总股本约为6亿,如果要全部控股,至少需要300亿。就是最低以10%的最大股东形成控股,也至少需要30亿。目前,双汇发展的第一大股东控股30%。因此,对于双汇管理层来说,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不太可能。
这种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是相对于质疑者的问题,却也稍显浅薄。比如,高盛为何只把股份转给鼎晖?鼎晖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到底是谁?
而此前,无论是最初对蒙牛的投资,还是后来对雨润、南孚电池和双汇,鼎晖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被称为资本“骇客”。
2006年高盛、鼎晖先后收购了双汇集团股权后,二者实际持有双汇发展股权已高达60.715%,一度可能引发“全面要约收购”。
当时,由于双汇发展股价较高,要实施“要约收购”所需资金不菲。不过,在证监会豁免“要约收购”之前,鼎晖投资总裁焦树阁已为鼎晖融得了高达60亿元的收购资金。
事实有时往往比看到的更复杂。尽管到现在,谁也没有看到双汇MBO的迹象。但质疑者似乎又都热衷信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让万隆很无奈。对于MBO质疑,6月,万隆在接受《经济视点报》采访时多次强调,“双汇这次的重组和我们管理层没有什么关系。”
他说,“高盛重组双汇,是在漯河市政府、河南省政府主导下经过层层审批的,我们都是按照法律的程序。另外,我们经过了挂牌、竞标,是完全按照竞标以后,把钱注入到了国资委。整个过程中,我们管理层根本没有插手。”
MBO水到渠成?
回顾双汇的产权改革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2年,双汇集团引进香港华懋,企业成为中港合资;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职工持股;第三个阶段是双汇发展上市成为公众公司;第四个阶段是国有股退出,把股权卖给高盛。
万隆接受采访时强调,当初没有进行MBO关键是管理层没有钱。但是,所有的质疑者都确信,可以借高盛和鼎晖之手代买,然后在合适时机转到管理层手中。正是沿这个思路,每次股权变更,都会引发市场对MBO的猜想。
也正是这个思路,质疑者相信,双汇谋求香港整体上市将为鼎晖退出提供更好的契机。
“双汇香港整体上市的概念都错了。”张保盈并不认同媒体的相关报道。
他解释说,双汇发展是支国内A股上市股票,要实现整体上市,就要立足现有流通股份,把公司还没有上市的股份融入现有股份里去,那么就要求双汇集团这个母本及其他子公司必须全部都是A股。因此媒体称双汇下属子公司或母本自己在香港上市,有借机实现整体上市的嫌疑不准确。
“除非双汇追求国际化发展,有可能在香港上市,但那也不叫整体上市。”张保盈说。
和张保盈的观点不同,来自独立分析师的观点认为,双汇的关联交易是迟早要解决的事情,“整体上市”将成必然,但这两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次变动是在双汇集团层面的,这样的变动对双汇发展运营虽没影响,但可为整体上市铺路。”
“上市是目标,但不一定是现在,也不一定是在香港。双汇目前的重要工作是在全国完成生产力布局。”11月10日,一位接近双汇管理层的人士强调,这是双汇在本发展阶段所没有完成的任务。
不久之前,万隆曾公开表示,近三年,双汇集团在漯河和外地的大力度投资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销售收入预计由3年前的200多亿元增长至今年的400亿元,明年计划完成销售收入500亿元,实现四年翻一番。
目前,金融危机给双汇提供了整合的机会,它可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国内其他的生产线,迅速做大。
此前,双汇与北大荒肉业的合资就是一例。“现在还有几条国内的生产线都在和他们谈,投资成本也比较低。”
1940年出生的万隆,今年已经69岁。虽然他并不持有双汇集团的股权,但他的身体状况如何以及退休与否,左右着双汇未来的走向。到现在,他还没有考虑接班人问题。
“双汇MBO有何不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反问。
他说,国内一些企业MBO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掏空企业,让国有资产贬值,而后达到MBO的目的。而双汇在高盛、鼎晖这些投资者进入后,仍以每年100亿的增长速度发展。在这位分析师看来,即便是双汇MBO了也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应受到太多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