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三一涉足挖掘机领域。缺技术、缺物料、缺人员的“三缺”情况一直困扰着三一挖机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形下,三一仍然将中挖作为主攻方向,玩起了“冒险者的游戏”。中挖作为市场主流产品,虽然需求量大,但是准入门槛高,而且竞争激烈。当时的中挖市场95%被外资瓜分,与其它国产挖掘机企业“在小挖中求生存”、“小富即安”相比,三一的做法多少有点“刀刃舔血”的味道。7年走来,三一挖机销售收入由零到2009年的近30亿,7年蛰伏,终得一朝凤凰涅槃。
■ 先天不足
2003年12月的一个晚上,长沙气温骤降。三一工业城北二号厂房的挖机生产线仍然灯火通明。戴晴华和几个研发工程师、技术工人正在讨论20吨中型挖机的技术难题。厂房很空旷,寒冷的气流不时从过道吹来,一群人紧挨着以相互取暖。这台流水线上的三一第一台挖机正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时间已容不得他们有丝毫懈怠。
缺技术、缺物料、缺人员的“三缺”情况,时刻威胁着摇篮中三一挖机的生存,也时刻困扰着戴晴华——三一挖机的技术带头人。从2003年初到2004年,历时一年多时间,三一才研制出第一台挖机。挖机研制出来了,试销结果却一片惨淡。“我们产品的质量不过关,2004年,一批批的产品被退回,可以说是卖一台退一台,大家心情很沉痛。”当时的挖机结构车间主任宋中军回忆说:“挖机事业部人员也不齐整,从外引进的技术人员沉淀不下来,来了又走,大家对三一的挖机事业信心不足。”
同样的悲观情绪在车间内蔓延。伍涛是挖机事业部结构车间最初的6名员工之一。2003年3月,新组建的挖机事业部共有四五十人,但到2004年,与伍涛一起在结构车间并肩作战的5人中,就有4人离开了三一。有资料显示,2004年全年,三一挖机没有任何销售收入。三一挖机从出生开始,就在生死边缘徘徊。
■ 借“机”发展
“那个时候,我们除了热情,其它一无所有。”从当时的技术带头人到现在的三一重机总经理,戴晴华把三一挖机看做自己的孩子,从先天不足的孩童到如今渐已成熟的青年,一路走来,戴晴华唏嘘不已。
开发挖机之初,三一高层就曾争论过学习韩国还是日本的问题。这在三一挖机平均24小时就出一次故障的时期,学习韩国产品已经是比较高的目标了。但是,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却表示:只做到韩国的水平就是失败。董事长的态度很坚决,但这对于戴晴华和其团队而言,这个目标在当时过于苛刻,甚至不切实际。事实证明,就是这个看似不切实际的要求,为三一挖机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扭转了挣扎求生存的状态。
2004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于刚刚起步的三一挖机事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挖掘机销售惨淡,一大帮子人要养活,作为三一集团的子公司,三一挖机不能从三一重工获得任何资金支持……”戴晴华细数2004年的种种困难,资金的压力令他喘不过气来。
当年的物资采购科长丁盛贵回忆:“当时,三一的挖掘机事业部只能算是个小厂家,很多供应商不是很搭理我们,缺物料是常有的事。”三一的境况不容乐观,大家体会到挖机除了技术含量高以外,还是高竞争、高风险的行业,能存活下来,靠的是信念和一份执着的坚守。
但是危机孕育着机遇。经济危机使得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很多制造企业都在危机中逐渐消逝。三一却奇迹般存活下来。
存活下来,壮大实力,成为三一挖机迫切面临解决的问题。当年,三一挖机事业部掀起全面向日本企业学习的高潮。挖机结构件实现外协,制造工艺大幅提升。戴晴华描述当时引入“动臂疲劳试验”时的情形:机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巨大的石头被生生地挖成了泥浆。董事长梁稳根时常在夜里两三点的时候突击检查。上下齐心,抱成一团,三一挖掘机的品质得到一定的提升,平均故障时间由几十小时提升到几百小时。
■ 东进抉择
2005年,是三一挖机的转折点。随着20吨机型的成熟,三一开始大规模扩充人才,以实现产品系列化。同时,昆山产业园也在筹划当中。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说,是否去昆山却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伍涛作为第一批派往昆山产业园的技术工人,心中燃起的希望和随之而来的失望交织混杂。“2005年,我们每月有了20多台的产量,销售也有了不少起色。”然而,初到昆山产业园,他们还是着实吃了一惊。当时,产业园仅有一个厂房完工,周边的道路设施还在筹建当中,工人们进厂房前要花很大的气力“搭路”。
戴晴华表示,当时影响搬迁的因素很多,最大的阻碍就是三一挖机没能过行业的“千台生命线”。年千台销量是挖机制造企业的生死线,只有达到了千台,企业的配套能力、制造能力、服务能力等才能达到一定规模,否则生存都是问题。
直到2006年,三一也仅有600台的年销量。然而,三一在历来的重大决策中,总是敢于挑战,也许,保守对于三一来说,就是平庸。通过一系列的风险评估,以及高层次质保人才的引进,三一挖机事业部开始大规模东进,并在2006年10月份完成了全部搬迁,从此,三一挖机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明珠重亮
挖机作为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对制造企业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要求极高,同时它也是极具风险的产业。2003年到2006年,三一挖机这颗明珠蒙尘,三一挖机事业部上下憋足一口气要使明珠重亮。
2007年,三一销售挖机1600多台,终于跨过“生死线”,并一举超越柳工和玉柴。在昆山,三一开始大展拳脚,驶上高速发展轨道。
“江苏及周边的安徽、山东是挖掘机产业密集地区,人才储备充足,配套厂家齐全,在这里,三一的挖机事业发展后劲足,养料充分。”戴晴华说,到了2008年,三一已经形成了从6.5吨到200吨的全系列产品,以及以SY215C、SY235C为代表的明星机型。
在技术、工艺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戴晴华及其团队开始谋划在营销和服务上的变革。他说,相比外资品牌成熟的经销模式,国内的直销陈旧而落后,缺乏生命力。2007年,三一重机经销模式推广成功;2008,三一重机代理商成长迅速,出现了一批国内一流的代理商。
2009年,外资品牌销售出现下滑,而以三一重机为代表的国内厂商销售增长迅速。对于未来的发展,戴晴华信心十足。“三一要在挖机的各个吨级遍地开花。我坚信有一天,我们国产品牌能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80%、世界的50%。”